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式及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培训工作面临的形式及对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务员培训工作
面临的形式及对策
XX市公务员培训中心
一、领导对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
中共XX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相当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公务员培训工作。

市人社局公务员管理处、市委组织部综合处、市公务员培训培训中心等业务主管处室和单位按照会议要求,多次商讨我市“十二五”公务员培训工作,对培训内容进行商讨把关。

目前《XX市“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初稿已经完成,将于近期正式行文。

该文将为我市“十二五”公务员培训的宣传、贯彻、实施、考试考核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对我市的公务员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对我们举办的各类公务员培训班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市委书记XX等多位市领导纷纷走上我市公务员培训班讲台,亲自给大家作专题报告。

市财政局和市物价局从培训经费上对我们的培训工作给予了保障。

虽然《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培训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公务员培训所需经费应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提高。

对重要培训项目予以重点保证”。

但我市现行的公务员四类培训经费从未纳入财政预算,都是向市物价局和
财政局报《各类培训收费报核表》,经批准后向各参训学员单位收取,用于专项培训。

对此部分参训单位颇有怨言。

今年以来,市财政和物价部门对我们的培训工作加大了支持力度,对一些专项培训能给予拨付一定的经费,实现了零的突破。

二、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
为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宏观管理,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我市拟定了《关于贯彻落实〈XX省“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XX市“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关于开展市级机关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XX市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等多个配套文件,并不断在培训约束激励机制上推陈出新,使得监督、宣传、激励三位一体,培训任务得以全面完成。

具体内容见第六大点。

在管理机制上,我们主要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总体负责全市公务员培训工作。

市级层面由市公务员培训中心根据上级要求拿出培训方案,经组织人社部门会商同意后组织实施。

各县(区)公务员培训工作由各县(区)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会同县(区)委组织部综合科自行组织。

年底市组织人社部门连同市公务员培训中心组织考核组到各县(区)进行督促检查评比。

三、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由于资金匮乏,我市政府部门还没有开发供全市公务员大规模学习的网络培训平台。

目前虽然有市委党校开通的XX网络培训平台,但是一做不到资源共享,二不能满足于我市公务员大规模学习的需求,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工作的开展。

四、培训机构及师资队伍
XX市公务员培训中心是负责我市公务员四类培训的专职施教机构。

市级机关在职公务员的培训,全市公务员初任培训都由该中心直接组织。

各县(区)公务员培训由县(区)人社局公务员管理科自行组织。

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我市公务员培训师资全部是外聘,由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和各级领导干部组成。

五、培训人数、内容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
“十二五”期间,XX市公务员培训中心将围绕省公务员局《江苏省“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对我市公务员重点开展新一轮“5+X”轮训工作。

市级机关的4000余名公务员每年由市公务员培训中心直接组织轮训。

各县(区)按照我市“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自行组织培训。

六、培训约束激励机制及培训结果的应用
主要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是“一票否决”。

公务员在取得相应职级的基础积分上年度培训积满10分才能参加晋级或评优,并在提拔之前在媒体上公示积分情况。

同时,将公务员培训情况纳入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工作目标体系和软环境建设“十佳单位”评比。

这种办法使教育培训由“软任务”变成了“硬规定”,从机制上保障了公务员参加教育培训的权利。

每次培训结束把培训内容、学时和培训积分登记在《公务员培训证书》和《公务员培训登记表》上。

年终考评,只要通过干部教育培训积分电子数据库,就能检验其是否完成培训任务。

二是“管理到位”。

良好的课堂秩序离不开教务管理人员具体细致的工作。

我们在开展各类公务员培训班时坚持教务员或培
训组织者跟班听课和管理。

通过综合运用“对号入座考勤法”、“考勤结果公示制”、定期检查和突击抽查等手段,较好地破解到课率低、课堂秩序差等难题。

三是“舆论影响”。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尤其注重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大力宣传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特色做法和约束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大规模培训公务员的氛围,扩大了公务员培训工作在全社会的影响。

目前,“初任培训无不可抗拒原因不得请假”、“培训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定等次、缺课两天培训视为不合格”等培训要求已经深入人心。

逐步实现“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的重大转变。

四是“以评促训”。

我市自2003年建立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制度。

该制度对培训方案、培训实施、培训保障、培训效果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对培训中发现的问题,责任属于施教机构的,我们及时督促其分析解决;责任属于学员的,及时予以提醒,对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者,将其表现记入《公务员培训登记表》。

8年来,我们通过把公务员培训和人事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培训登记、证书管理、教学组织、考试考核、档案管理等方面做到了有章可循,也找到了不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的办法。

七、培训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XX省“十二五”公务员培训规划》为我市开展十二五公务员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必将进一步加强我市公务员队伍建设,促进我市公务员培训事业发展。

挑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公务员培训约束机制稍显偏软。

《公务员法》及《公务
员培训规定(试行)》等法律法规均有关于公务员培训结果使用方面的规定。

但是只是对公务员在培训上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粗线条的划分,对于培训结果的使用却显得过于笼统,可操作性不足,缺乏刚性的制约管理措施。

比如“在职培训考试、考核不合格的公务员,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这一条款,由于“优秀”往往只集中在少部分人身上,制约不了只把自己定位在“称职”等次的大部分人,因此大部分公务员脱产培训12天的权利没有得到实现,小部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义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

(二)培训经费存在缺口。

尽管《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培训经费有明确规定,但落实到基层难度比较大,培训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缺乏相应的保障。

目前我市市级机关的培训经费一般是向物价、财政部门报批后向参训单位收取,基本都能给予保障,不足的部分财政也会给予适当补贴。

但是大部分县(区)在培训经费上存在缺口。

由于这种培训经费的保障形式只能是保证上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对于施教机构想开展的自选培训动作和一部分单位的培训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影响了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三)“培训者”培训工程略显薄弱。

培养一批合格的、一流的培训组织者和教务管理人员是做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

组织者和教务员所承担的组织与教学管理工作既服务于教学又指挥于教学,是维持正常、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

但是长期以来,这类培训往往集中在领导层面,真正需要参加培训的业务骨干却得不到培训。

为此我们建议省公务员局能对负责
公务员培训的施教机构骨干人员多开展些实用性强的培训者培训工程(注:不是考察),通过培训,让受训人员接受新的培训形式、培训方法,来运用到本地区的实际培训工作中。

(四)公务员培训基地缺乏
由于培训基地未解决,势必给“十二五”大规模公务员培训带来影响。

因此建一个综合性的公务员培训基地迫在眉睫。

八、针对面临形势采取的对策
一是积极向市财政协调,争取将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二是向上争取,建议市政府尽快明确我市公务员培训基地;三是大力解放思想,在公务员培训形式、方法、内容、管理机制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四是加强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带着一腔真感情,用热心、诚心、决心和恒心来做好我市公务员培训工作。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