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确保焦化厂内动火作业安全,有效地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2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我厂动火作业分级、易燃易爆场所确定、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等。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区域内非固定动火区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焦化厂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3 规范性引用文件AQ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Z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12710-2008 焦化安全规程GB6222-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4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4.1 动火作业系指采用以下方式的作业:4.1.1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气割、砂轮机运行、磨光机打磨、喷砂防腐等各种作业;4.1.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电炉等明火作业;4.1.3化产区域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具。
4.2易燃易爆场所本标准是指生产和储存物品的场所符合GB50016-2006中火灾危险性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
4.3固定动火区指允许正常使用电焊、气焊(割)及其他动火工具从事检修、加工设备及零部件的区域。
在该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可免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但必须满足设立固定动火区的条件和要求。
4.4固定用火指生产工艺设置用火以及其他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常规作业,如化验室工作上使用的电炉、电加热器、酒精炉等火源。
此类用火,可免去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但用火单位必须明确防火责任人、落实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
5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
5.1特级动火作业:5.1.1 在带有可燃或有毒介质的容器、设备、管线作业;5.1.2 节假日期间在一级动火区域内进行的检修作业;5.1.3 在20点至次日8点期间在一级动火区域内进行的检修作业;5.1.4 在未拆除易燃填料的凉水塔内施工等动火作业;5.1.5 可燃液体罐区防火堤内的动火作业。
5.2一级动火作业包括:5.2.1正在运行的工艺生产装置区域内;5.2.2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及有毒介质的泵房和机房;5.2.3 可燃液体、有毒介质的装卸作业区;5.2.4 工业污水、含水系统的隔油池、油沟、管道(包括距上述地点15米以内的区域);5.2.5 切出运行,经吹扫、处理、分析合格的系统工艺设备管线;5.2.6 停工检修经吹扫、处理、化验分析合格的工艺装置;5.2.7 经吹扫、处理、化验分析合格,并与系统采取有效隔离、不再释放有毒有害、可燃气体油罐的大修;5.2.8 危险化学品库;5.2.9 厂区输煤、输焦管廊等。
5.3二级动火作业除特级、一级动火范围以外的其他各类临时动火。
5.4焦化厂的固定动火区包括:5.5承包商的动火作业按不低于一级动火作业要求办理手续,在二级动火作业区域动火的,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6职责及审批权限6.1在动火所在单位领取《动火作业许可证》。
6.2特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领导初审签字,经机动科、技术科、安全科、办公室(保卫)复审后,报主管厂长终审批准,一式六份,动火人持一份,作业所在单位、机动科、技术科、安全科、办公室(保卫)各存一份。
6.3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办公室(保卫)主管领导终审批准,一式六份,动火人持一份,作业所在单位、机动科、技术科、安全科、办公室(保卫)各存一份。
6.4二级动火作业的《动火作业许可证》,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终审批准,一式两份,动火人持一份,动火作业所在单位存一份。
7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7.1一级和二级动火作业7.1.1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还应执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
7.1.2凡盛有或盛过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7.1.3凡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甲、乙类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时,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吹扫、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7.1.4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燃物、空洞、窨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7.1.5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在地面进行动火作业,周围有可燃物,应采取防火措施。
动火点附近如有窨井、地沟、水封等应进行检查分析,距动火点15米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
对于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7.1.6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7.1.7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
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7.1.8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7.1.9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7.1.10凡在有可燃物或堆燃物构件的凉水塔、脱气塔、水洗塔等内部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采取防火隔绝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
7.1.11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米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10米范围内及动火点下方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等作业。
7.1.12动火作业完毕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7.1.13装置停工吹扫期间,严禁一切明火作业,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当作业内容或环境条件发生变更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动火作业许可证》同时废止。
7.1.14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用可不用的动火一律不动火,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应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严格控制一级以上动火作业。
7.2特级动火作业特级动火作业在符合7.1规定的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规定:7.2.1在下列情况下不准进行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
1、生产不稳定。
2、设备、管道等腐蚀严重。
7.2.2动火作业前首先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并按照危险、有害因素制定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将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措施详细记录在作业证中。
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与被动火作业单位的安全员、机动科、安全科、保卫科、主管厂长必须到现场,必要时可请专职消防队到现场监护。
7.2.3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监视生产系统内压力变化情况,使系统保持不低于1Kpa(102毫米水柱)正压。
低于1Kpa(102毫米水柱)压力应停止动火作业,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动火作业,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7.2.4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8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8.1动火分析应由动火分析人进行。
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窨井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8.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出。
8.3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级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8.4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者,应由车间主任或安全科、办公室(保卫)签字同意,另做具体处理。
8.5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9《动火作业许可证》的管理9.1《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分为特级动火、一级动火、二级动火,应按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的分级标准分别注明。
9.2《动火作业许可证》的办理程序和使用要求9.2.1《动火作业许可证》由申请动火单位指定动火项目负责人办理。
办证人应按《动火作业许可证》的项目逐项填写,不得空项,然后根据动火等级,按本制度第6条规定的审批职责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9.2.2动火负责人持办理好的《动火作业许可证》到现场,检查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向动火人和监火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后,将《动火作业许可证》交给动火人。
9.2.3一份《动火作业许可证》只准在一个动火点使用,动火后,由动火人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如果在同一动火点多人同时动火作业,可使用一份《动火作业许可证》,但参加动火作业的所有动火人应分别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9.2.4《动火作业许可证》不准转让、涂改,不准异地使用或扩大使用范围。
9.3《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9.3.1特级和一级《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8小时9.3.2二级《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为72小时。
9.3.3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
10职责要求10.1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项目负责人对动火作业负全面责任,必须在动火作业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实,向作业人员交代作业任务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项;作业完成后,组织检查现场,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10.2动火人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
动火人接到《动火作业许可证》后,应核对证上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动火人必须随身携带《动火作业许可证》,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动火作业。
动火前(包括动火停歇期超过30分钟再次动火),动火人应主动向动火点所在单位当班班长呈验《动火作业许可证》,经其签字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10.3监火人监火人应由动火点所在单位所属岗位班组长、工段长、安全员或车间管理、技术人员等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消防知识的人员担任,必要时,也可由动火单位和动火点所在单位共同指派。
新项目施工动火,由施工单位指派监火人。
监火人所在位置应便于观察动火和火花溅落,必要时可增设监火人。
监火人负责动火现场的监护与检查,随时扑灭动火飞溅的火花;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动火人停止动火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