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纺织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概况1.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现状世界上助剂工业约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当初几乎全部用于纺织行业,为纺织助剂。
以后进入日用化工市场,但仍以纺织工业为主,到了五十年代,它的用途已发展到石油化工、农药化肥、纸张、皮革、塑料、医药、选矿以及建筑等多种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纺织助剂年产量约280万吨,生产近1.4万个品种,包括100个类别。
根据1989年的报导,欧美的纺织助剂的商品牌号已达8千余种,门类为48大类,日本也已有5500个品种。
国际纺织助剂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由于近年纺织产业从传统的生产中心美国和西欧向东南亚转移,使得东南亚地区纺织助剂的需求快速增长,如表1所示。
表1 世界各地区的纺织助剂需求量地区或国家1991年需求量(万吨)2000年需求量(万吨)年均增长率(%)日本9.44 9.75 0.4北美34.72 40.30 1.7西欧30.72 34.40 1.3东南亚58.03 82.95 4.1其它48.33 58.00 2.0合计181.24 225.40 2.4在东南亚纺织助剂市场上,西欧与日本有很强的竞争力,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西欧的纺织助剂在世贸范围内处于支配地位,主要有basf,bayer,hoechst,cibe,sc,icl等公司,就品种而言,bayer就有助剂产品近1千种左右。
从市场分析,纺织助剂中增长最快的是印染助剂。
我国纺织助剂产量在2000年为46.57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26万吨,(前处理助剂17.4~7.8万吨,染色和印花助剂11.2~11.6万吨,后整理助剂6.5~6.8万吨);2001年纺织助剂年产量为51.98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29万吨;2002年纺织助剂年产量为61.02万吨,其中印染助剂约34万吨。
我国纺织印染助剂的品种近1千种,门类29大类,常年生产600个品种,在这些助剂产品中,80%是表面活性剂,20%是功能性助剂。
2000年世界纤维生产量4830万吨,纺织助剂与纤维产量之比为4.7%,世界工业发达国家为7%,而美国、德国、英国为15%左右。
我国在2000年化纤产量690万吨,天然纤维约500万吨,纺织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为3.91%;2001年化纤产量963.3万吨,助剂产量与纤维产量之比为4.17%。
基本上比世界平均水平略低,而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除反映纺织助剂有很大发展空间外,也说明我国纺织品质量水平不高。
2000年世界染料产量约为70万吨,助剂产量为它的3.2倍,以日本为例,在1976年纺织助剂产量为16万吨,当时的染料产量仅5万吨,助剂用量为染料的三倍左右。
2000年我国染料年产量309559吨,有机颜料72591吨,总计382150吨,助剂产量为它的1.22倍;2001年染料产量337420吨,有机颜料74639吨,总计412059吨,助剂产量为它的1.26倍;2002年染料产量421300吨,有机颜料95700吨,总计517000吨,助剂产量为其1.18倍。
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说明我国近几年染料生产突飞猛进,但商品化所用助剂是低水平的,也反映我国染料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同时也为助剂工业提供一个新的发展领域,为发展迅速的染料工业的商品化提供合适的助剂。
目前我国纺织助剂无论是品种数量和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
具体表现在:各助剂生产企业的助剂品种少而且雷同,缺少专用高档助剂和适合各种应用的系列化助剂,通用助剂生产能力过剩。
助剂质量不稳定,且缺少检测手段,质量指标不规范。
环保型纺织助剂的开发缓慢,清洁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尚不普遍。
2.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现状(1)世界表面活性剂现状要增加纺织助剂品种和系列化,要提高纺织助剂产品质量和应用性能,很大程度要依靠纺织助剂的原料,即表面活性剂的发展。
全球表面活性剂人均占有量,以1995年为例,美国13.9kg,日本9.7kg,西欧6.6kg,中国0.5kg,差距甚远。
目前我国开发和生产的纺织助剂品种只有世界的约8%,专用高档助剂的比例更低,主要原因是可选用的表面活性剂品种较少。
因此发展表面活性剂是改变我国纺织助剂与国际差距的主要途径。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世界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已趋成熟。
主要生产表面活性剂工业集中在西欧和北美,如p&g(宝洁),unilever(联合利华),abridlt&wilson,witco,ici,dow,rodia等大企业。
表面活性剂的消费市场逐渐由欧美转移到亚洲,消费量已超过1千万吨,如表2。
表2 世界各地区表面活性剂的消费情况(百万吨)地区1995年市场份额2000年市场份额预计市场份额年增长率%年增长率%(%) (%) 2003年(%) 1995-2000 2000-2005北美2.7 29.0 2.9 26.9 3.1 24.8 1.44 1.34西欧 2. 0 21.5 2.2 20.4 2.4 19.2 1.92 1.76亚洲2.9 31.2 3.6 33.3 4.4 35.2 4.42 4.10其它1.7 18.3 2.1 19.4 2.6 20.8 4.32 4.36合计9.3 100.0 10.8 100.0 12.5 100.0 3.04 2.97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于洗涤剂及日用化工,工业用表面活性剂以纺织助剂所占比重较高。
以2000年为例,纺织助剂所用表面活性剂占所有行业的19%左右,而占工业表面活性剂的45.6%。
表面活性剂的消费方向如表3。
表3 世界表面活性剂的消费方向(百万吨)行业1995年市场份额2000年市场份额预计市场份额年增长率(%)(%)(%)2005年(%) 1995-2000年家用洗涤剂4.7 50.5 5.5 50.9 6.4 51.2 3.14个人护理0.7 7.5 0.8 7.4 1.0 8.0 3.63工业和公用3.9 42.0 4.5 41.7 5.1 40.8 2.72合计9.3 100.0 10.8 100.0 12.5 100.0 3.00 从表3看到,1995~2005的10年中,各行业消费表面活性剂份额基本上保持不变。
表面活性剂中各种离子类型的市场需求是以美国为例,见表4。
表4 美国务类表面活性剂需求量(万吨)离子类型1997年2002年总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需求量所占份额(%) 需求量所占份额(%)阴离子型143.8 70.9 162.2 68.9 12.80 2.44非离子型31.0 15.3 35.6 15.1 14.84 2.81阳离子型25.5 12.6 34.1 14.5 33.73 5.98两性离子型2.4 1.2 3.3 1.5 37.50 6.58合计202.7 100.0 235.2 100.0 13.76 2.61从数量看,阴离子型最多,非离子和阳离子型其次,两性离子型最少,增长率以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最低。
阴离子型的lab,aes和as,非离子型中aeo及apeo的消费量占全部表面活性剂的63%左右,它们的世界消费量见表5。
表5 世界各类表面活性剂的消费量(百万吨)品种1995年份额% 2000年份额% 2005年份额增长率%lab 3.1 33.3 3.5 32.4 4.0 32.0 2.58ae3 0.7 7.5 0.8 7.4 1.0 8.0 3.63as 0.6 6.5 0.8 7.4 0.9 7.2 4.14aeo 0.8 8.6 1.0 9.3 1.3 10.4 4.97apeo 0.7 7.5 0.8 7.4 0.8 6.4 1.34其它 3.4 36.6 4.0 37.0 4.5 36.0 2.84合计9.3 100.0 10.8 100.0 12.5 100.0 3.00(2)我国表面活性剂现状我国表面活性剂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1982年,表面活性剂品种约有133个,90年代末期已达92万吨,表6为我国近几年表面活性剂产量。
表6 我国近年表面活性剂产量(万吨)种类1997年1998年年增长率% 1999年年增长率%民用表面活性剂33 36.55 10.75 39 6.7工业表面活性剂46 48.45 5.32 51 5.3合计79 85 7.6 90 5.9表面活性剂生产的年增长率约7%左右,2002年年产量约106万吨。
阴离子型产量占一半以上,非离子型不到三分之一,阳离子型不足四分之一。
生产品种1999年已达1857个,阴离子型517个(占27.8%),非离子型864个(占46.6%),阳离子型365个(占19.6%),两性离子型111个(占6%)。
2002年表面活性剂品种达2000个。
日本表面活性剂一览表1998年版本中,日本表面活性剂品种为6239个,其中系列产品约800个,系列化率为13.28%。
我国与之相比有很大差距,尤其是新型表面活性剂,即使有少量生产,质量也不能满足需要。
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最重要的一种,它的产量占世界表面活性剂的1/3。
曾经报道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经皮肤吸收后,对肝脏有损害和引起脾脏缩小等慢性症状,以及致畸性和致癌性,而且泡沫多,不耐碱,作为纺织印染助剂其功能不够好。
作为纺织助剂除了强调应用性能,必须是由资源可持续化,表面活性高,对人体刺激小,易生物降解的绿色表面活性剂作为组成部分,表7是常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刺激强度,急性毒性及生物降解率。
表7 常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参数品种刺激经度ld50(g/kg)最初生物降解率(%)a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16 1.3 93sas(仲烷基磺酸钠) - 1.3-2.5 96aos(十四烯基磺酸钠) 0.67 - 89-98十八酸钾皂0.48 6.7 -aes(月桂醇醚硫酸酯钠盐) 0.75 1.8 97map(十二烷基磷酸酯钾盐) 0.315 1.1 90-95aec(醇醚羧酸盐) 0.375 - 96-98apg(烷基多糖苷) 0.25 10-15 99国际上aos,mes迅速增长,其它如aec,aaec,map及aess等品种也在发展,因为这些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绿色化学品。
1.α-烯烃磺酸盐(aos)(alpha olelin sulfonate)α-烯烃磺酸盐(aos)是1968年实现工业化的表面活性剂,它与mes都是二三十年前即已为人所熟知的最有潜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多年来,它们的总产量只不过年产10万吨左右,只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市场一个很小的份额。
aos具有生物降解性好,在硬水中能去污,起泡性好以及对皮肤刺激性小等优点。
aos主要组成是由烯基磺酸盐64~72%rch=ch(ch2)ns03na羟基磺酸盐21~26%,rch(oh)ch2(ch2)ns03na及二磺酸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