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镇财政所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财政所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乡镇财政所财政基础管理工作汇报材料
XX乡位于XX县东南7公里,全乡总面积118.8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人口1.71万,辖14个行政村。

乡财政所现有4名工作人员,人员编制隶属县财政局,参照公务员管理。

根据工作实际情况,乡财政所设置单位统管会计、资金会计、票据管理员、涉农资金发放员等岗位。

近年来,我所狠抓财政基础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有效堵塞乡村支出漏洞,规范乡村支出管理,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主要做法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一是以规范业务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财政所业务制度。

我所先后制订了《财政所职责分工制度》、《财政所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乡政府采购管理实施办法》、《财政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所业务培训制度》、《报表报送制度》、《票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促进财政管理的制度。

保障了乡镇财政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

二是以强化监督为重点,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财政所设立了监督台、举报箱等接受上级部门抽检及群众监督。

对上级检查结果、举报核
实的情况与财政所干部个人考核成绩相结合,促进了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规范业务工作,实行“五个统一”
一是统一资金管理。

乡、村和各站所所有财政拨款、专项资金、惠农补贴资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归集到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资金结算户”集中管理。

二是统一银行账户。

取消乡、村、站的银行账户,将所有资金归集到统一账户中,进行分户核算。

三是统一会计核算。

在统一账户下,由乡财政所办理支付申请,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审批后统一办理资金拨付。

四是统一票据管理。

将原来由乡财政干事领取、缴纳、核销票据和各站所从其主管部门领取票据的模式,改为由乡财政所票据管理员到财政局统一领取、缴纳、核销票据,再由财政所工作人员对下统一发放、对上统一上缴、统一核销,实行以票管收。

五是统一审批制度。

在乡政府成立财经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研究决定乡重大财务收支活动。

对乡、村所有财务工作,由领导小组成员中主管财务工作的乡镇副职领导负责审批乡本级的日常开支。

乡村重大项目支出,必须由财经领导小组研究通过后,方可报请支出。

实行财务报告定期报送制度
为便于上级部门真实掌握乡财务状况,财政所每月为每
个核算单位编写财务月报告,向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党委政府报送,让县、乡领导了解财务收支、单位生产经营、资金结存、惠农补贴资金兑付进度等情况。

同时,将财务报告抄送各村并进行公示,让村民对财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建立乡村基础资料库,加强农户信息动态管理
做好乡镇财政工作,首先要摸清自己的家底,要全面真实掌握农户的基础信息,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XX年10月,我所率先进行农户信息资料动态管理试点,进而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行。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由财政所牵头,组织林业站、农经站及乡政府抽调干部组成调查组,按照“一卡通”所需登记的农户信息资料进行逐村、组、户走访调查,对30年二轮土地信息、本地农户外出打工或经商土地转包、本村农户土地互包等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详细摸底,并对与“一卡通”信息不一致的地方及时进行了更新。

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还制定了《农牧民基础信息动态管理制度》,以农民“一卡通”系统为平台,对农户信息的调查、更新、录入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建立了工作机制,对农户基础信息进行日常更新和阶段更新。

加强乡村资产管理
根据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狠抓落实,使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落到实处。

我所制定了《乡村集体资产管理规定》,对乡、村集体机动地、
固定资产、集体经济林木的管理及拍卖程序等作了明确规定。

定期进行清产核资,依法界定资产所有权。

账内资产要做到账实相符,账外资产要建立统计台账。

建立乡、村集体资产的评估制度。

乡、村集体资产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发生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转移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

在加强财务民主管理,增强透明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防止集体资产流失,为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发展壮大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制止新生债务的发生,逐步化解旧债
认真落实《XX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了化解旧债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一是摸清、锁定债权、债务底数,分清债务性质,明确责任主体,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账。

二是制定化解措施。

明确偿债主体,不允许借偿债之名对债务进行转嫁或摊派,乡财政所从乡村两级集体收入提取20%用于化解旧债,财政所根据《XX县乡镇财务管理办法》,按年度将乡村偿债情况通过财政局上报县人大,县人大将此情况与乡镇年度考核工作挂钩。

三是推进债务民主监督。

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结合起来,接受群众监督。

对于新的工程项目,严格
按照预算执行,坚决制止举债建设与超标建设。

积极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大硬件投入。

近几年来,财政所不断加大对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的投入,基本上保证了财政所干部人手一台计算机。

二是实现了县乡联网。

以实施“乡财县管乡用”管理信息系统为契机,开通县乡之间网络,乡财政所日常信息、报表等通过网络报送,减少人员在县乡之间的往返。

通过启用“乡财县管乡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乡镇财政管理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支付。

各项惠农补贴资金都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

做到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

在完善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乡财政所干部业务操作能力。

二、取得的成效
规范了乡村的财务收支行为
通过改革,财政所形成统一的会计核算和集中的资金支付方式,强化了财务收支活动的监督,加强对乡村财务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实行“结算支票化,个人收入账户化”的集中支付办法,乡村资金管理运行更趋规范、安全、有效。

提高了乡村资金使用效益
这几年,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支农惠
农投入力度。

实行乡镇财政管理改革,有利于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和发放惠农补贴资金,提高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实在在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实惠
采取“一卡通”管理发放惠农资金,有效杜绝截留、抵扣资金等问题,确保各项财政涉农补贴资金安全地兑付到农户手中,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的温暖。

乡村债务逐步得到有效化解
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规范乡村举债行为,努力化解现有债务,从源头上防止了乡村盲目举债现象的发生。

健全乡村理财机制,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由于规范了乡村的收支管理,各类资金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力促进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

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基础和财政所建设工作,推定乡镇财政管理工作再上台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