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ppt
精勤不倦 精诚济世 止于至善 惟是惟新 大医精诚 明德至善
何谓大医?
• 古代: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 • 近现代:关韬、林巧稚、裘法祖、吴阶
平、钟南山、叶欣 • 国外:南丁格尔、白求恩
德厚业精优秀医务工作者
医护的责任 专业的要求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裘法祖
天下事久坏于庸人,而庸医均之,所谓庸者,皆 不学无术之人也.....所谓庸臣误国,与庸医误人,
句:所以尔者,夫壹人向隅,满堂不 乐。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 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 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 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 医人之膏肓也。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 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 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侍己所长,专心 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 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 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 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 可耻言之鄙俚也。
通“毋”,不 可,不要。
同“工夫”, 指时间。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世故,客气。白居易寄 杨六诗:“亦有新往还, 相见多形迹。”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 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 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 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 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 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 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 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 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 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 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重点内容
字:蚩同媸、 同凄、 同险、 同虻、 同惭。
词:大慈、恻隐、疾厄、妍蚩、华 夷、形迹、患、市、隐忍、蒂芥。
句: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 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 命,人畜一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 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 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 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 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 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 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 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 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 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
博及医源
精
精勤不倦
不得道听途说,以为医道已了, 深自误哉!
繁体:【瞭】 (一)liǎo (1)走路时足胫相交。(2)结束;了结。(3)决定;决
断。(4)聪明;有才智。(5)明白;懂得。(6)清楚; 明晰。(7)快。(8)悬挂。(9)副词。完全;全然。(10)眼珠明亮。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 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 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 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 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 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 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 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2)通“常”。(3)通“尝”。副词。曾经。
经方之难精
病有内同外异 有内异外同
人有五脏六腑盈虚 血脉荣卫通塞
先诊候审之
脉候有浮沉
俞穴有浅深
肌肤有厚薄
省略之
代词这
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
今以至精至微之事, 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
语气副词 难道
其不殆哉?
盈
益之
虚
损之
通
徹之
重加其疾
塞
壅之
寒
冷之
热
《诗》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 之谓也。 《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大 之谓也。 《传》曰『不为利回,不为义疚』,方 之谓也。 《易》曰『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圆 之谓也。」
大医精诚摘自《千金要方》, 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广为 流传,影响深远,为习医者必读。
上海交大医学院校训:博极医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 福建中医药大学校训:大医精诚 安徽中医学院校训: 至精至诚 齐齐哈尔医学院校训:大学至善 南京医科大学校训: 博学至精
大 慈
龙树菩萨《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慈 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恻 《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 隐 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朱熹
注“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指具有灵性的人类。《晋书·桓玄传
含 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道济 灵 含灵。”《宋史·乐志十》:“佑我
含灵,锡兹介福。”
温之
定语后置 难精
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 神授,何以得其幽微?
繁体:【藝】 yì (1)种植。 (2)才能;技艺。如:多才多艺。 (3)古代统治阶级教育子弟的六种科目—六艺(礼、乐、 射、御、书、数)或儒家的经典—六经(《易》、 《书》、《诗》、《礼》、《乐》、《春秋》)。 (4)文章;典籍。
向 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 隅 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喻指哀伤或抑郁。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
至 人
无功,圣人无名。”《素问•上古天 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 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喻指思想和道德高超的人。
重点内容
字: 绮、 欢。
词:体、内视、俨然、宽裕、汪汪、 皎、昧、参差、审谛、覃思、率 尔、俊、邀射、顾眄、凑、珍羞、 迭荐、向隅。
“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了 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重点内容
字: 同喧、 同哗、 同耀。
词:谈谑、矜、戴面、许、膏肓、 寻、诬、经略、谅、救济、曲 碎、鄙俚。
句: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 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大医精诚
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 原(今陕西省耀 县)人,约生于 隋开皇元年(公 元581年),卒于 唐永淳元年(公 元682年),活了 一百零二岁。他 十八岁开始,就 “志于学医”, 所谓“青衿之岁, 高尚兹典。白首 之年,未尝释 卷” 。著有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各 三十卷。
胆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圆而行愈方
訾
古同“恣”,恣纵,狂放。
矜
(1)骄傲;自负。(2)夸大。(3)文饰;美化。
瘥பைடு நூலகம்
(1)病愈。(2)病除。(3)治好病。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 曰:“唯。”子出,门 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李仁》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 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
内 《洞玄灵宝定观经》:“内观心起, 视 若觉一念起,须除灭,务令安静。” 俨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 然 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参 不齐貌。《诗经•周南•关雎》“参差 差 荇菜,左右流之。”此引申为差错。
tan 审谛覃思
详细周密深思
丝竹 珍羞 醽醁
音乐 珍食 美酒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
其情同,其罪均,而其原皆本于不学。 ——《外台秘要 序》
精
大
博极医源 精勤不倦
医
精
诚
心 普救含灵之苦
体 俨然大医至意勿失
法 不可炫己毁人,经略财物
诚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
张湛:字处度,东晋学者,养生学家。 经方:经典的医方。
多音字:shàng,cháng (一)shàng (1)增加。(2)添饰。(3)超过;高出。 (4)尊崇;崇尚。(5)荐举;选拔。(6)喜欢;
爱好。(7)奉。(8)娶帝王之女为妻。(9)佐助。 (10)志向;愿望。(11)久远。(12)副词,庶
几、希冀、尚且。(13)同“傥”。倘若。(14) 通“上”。(15)通“掌(zhǎng)”。主持;掌管。
(16)通“当(dāng)”。相当;匹配。(17)姓。 (二)cháng (1)〖尚羊〗同“徜徉”。徘徊,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