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免税进口设备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例分析

减免税进口设备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例分析

减免税进口设备违反海关监管规定案例分析(挪作他用)
信息来源:天下关税网发布时间:2010-9-15 点击次数:276
一、基本案情
近期,P海关综合治税联合核查小组根据该关关税科提供的信息,对关区辖下N公司以鼓励类项目A0201申报进口的减免税设备的使用情况开展核查,发现企业存在因市场变化而改变设备用途的现象。

目前,企业已就其减免税设备中不符合项目确认书用途范围的部分,主动向P海关申请补税,涉及设备进口价值约319万美元,应补税款约363.9万元人民币。

二、企业情况
N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成立于2001年9月26日,注册资本320万美元,投资总额640万美元,经营范围是:研究、开发、生产非金属模具及相关塑胶产品,销售自产产品,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N集团的总部设在美国,该集团在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及经营制造注模塑料产品等方面,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水平。

目前,除广州N外,该集团在我国香港、深圳、苏州、天津都设立有分公司。

2001年8月,N公司就其投资项目向P区对外经济贸易局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章程》,由P 区外经贸部门审批通过,项目批复文号:番外经业[2001]373号。

批复中列明:“生产规模为年销售2400万美元,其中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

”据核查人员到P区外经贸部门了解,“番外经业[2001]373号”文所提及非金属模具的产值比例为企业要求加以列明,企业称如不列明此项则无法获得项目确认书。

2001年10月,该公司执373号外经贸部门批复到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申请办理“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并获得批准,项目编号:粤外经贸资批确[2001]02229,所属项目产业政策审批条目为:《外商鼓励类目录》第二类第一条(A0201):非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加工、制造。

2001年8月5日,企业的“进口物资清单”获P区外经贸部门批准(番外经物E2001]第188号),该公司执上述项目确认书及“进口物资清单”到海关办理了减免税设备备案手续。

随后,企业于11月8日申请对进口物资清单进行变更并获得批准。

自2001年12月开始至2004年1月,该公司从捷普电子(P)有限公司结转减免税设备总价值319万美元。

三、核查情况
2003年12月,P海关关税科对该公司设备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发现该公司主要生产塑料制品,而非金属模具并没有直接生产,全部依靠进口,与A0201产业条目的要求不符,于是要求企业按规定作补税处理。

企业称有关项目的研发仍在进行中,符合有关规定,不同意海关意见,并表示将向海关提供有关资料说明,同时希望能按生产实际变更确认书的产业目录为Fl300,即塑胶产品项目,该项目为“产品全部直接出口的允许类项13”。

但企业一直没有提交有关证明材料。

至2005年2月,N公司授权某咨询(深圳)有限公叫广州分公司就上述项目确认书及减免税设备问题与海关进行沟通,称该公司董事局重视国内市场份额,自2001年设厂起一直都存在塑胶类产品的内销业务,无法变更为Fl300项目,并称企业目前在经营的新型电子元器件产品的生产及即将上线的高端数字信息交换品的生产,电属下鼓励类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及商务部2004年11月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规定).希望能扩大经营范围后再办理项目确认书的变更,以此符合海关对减免税没备的监管要求.实际上,该公司至今仍未能将项目确认书进行变更。

减免税设备的后续核查,是P海关综合治税专项行动的重点核查项目之一,接到关税科反映的这一隋况后,主管关领导非常重视,由稽查科牵头组成专项小组,到企业宣讲政策。

核查过程中,经办人员向企业出该公司使用减免税设备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耐心细致地介绍了与减免税设备相关的海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自查自撒。

2005午10月27日,企业提交报告.申请对原项目确认书项下申报进口的减免税设备按规定进行补税。

四、存在的问题
此次核查中.该关发现存在以下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J企业授权咨询公司应对海关核查工作。

自海关核查介入之口起,某咨询公司(全球五大事务所之一)的高级税务顾问便参与应对工作。

据了解,该公司内部有“海关组”,由一些海关退休或“下海”的人员组成,专门从事应对海关方面的工作.这些人员的工作收费是以分钟计算的,因此,哪怕足一丝的疑点,他们也要追问到底。

这就要求核查人员对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十分了解,思路上要非常清晰,在减免税政策、法规方面更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准确的把握。

为此.核查人员走访了外经贸审批部门,并得到关税处、稽查处的具体指导。

(二)企业巧妙地利用了“擦边球”实现减免税设备的结转。

从N公司申请立项的历程来看.企业在成立之前已经有意向要购买捷普塑胶部(含注塑设备),其企业名称也表明了'塑胶产品的主导方向。

在申请鼓励项目时,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即表示可以同时生产塑胶产品。

在第一份“进口物资清单”获得通过之后,3天内就把原来以模具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改为以塑胶生产设备为主的清单,实现了“渐进式的过渡”,使原属捷普塑胶部的注塑设备可以顺利结转。

尽管目前尚缺乏证据方面的支持,但其通过“擦边球”获得免税注塑设备的“原意”是非常明确的。

(三)设备的通用性为“移作他用”提供了条件。

在N公司的减免税设备当中,仅l台可直接用于非金属模具生产,其余的多为注塑设备,但注塑设备既可以用于生产塑胶产品,也可以用于试验非金属模具,在塑胶产品市场条件有利的情况下,企业也就难免把设备“移作他用”了。

(四)政策的严谨性和可操作性尚待进一步明确。

存《外商鼓励类目录》中,A0201条目的阐述并无“塑胶产品”,而N获得的项目确认书当中,项目范围却包含了“塑胶产品”。

为了确保企业以生产非金属模具为主,项目确认书同时增加了“非金属模具的产值占总产值的50%以上”的要求,但在现有政策规章中,享受A0201条目并无产值比例的规定,因此,拿产值比例作为衡量标准,其说服力度能否经得起考验,恐怕还要靠外经审批部门进一步“释法”了。

区成不服九龙海关行政处罚决定案
2010-3-2 发布:浏览:72
【案情摘要】原告:区成;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九龙海关。

原告区成于1987年12月4日经罗湖海关入境时,未带任何玉石器用品。

12月6日,原告携带玉石器317件,放在行李中,未向海关申报,经罗湖口岸“绿色通道”(即无申报物品通道)出境,通过行李机时被查获。

经广东省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原告所带玉石器中,有玉龙带钩1件,属清初文物,禁止出境;玉带钩、白玉猴各1件,属清末文物范畴;其余314件,属现代各式特种玉石工艺品。

这些玉石器,估价总值人民币9580元。

1988年2月27日,罗湖海关作出处罚决定,认定原告行为属走私行为,给予其以没收所携带玉石器的处罚。

原告不服罗湖海关的处罚决定,于1988年3月3日向九龙海关申请复议。

九龙海关复议认为,罗湖海关对区成的处罚决定是适当的,其申请复议的理由不能成立,决定维持原处罚决定。

原告不服九龙海关的复议决定,于1988年7月1日,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维护他的合法权益,退还被没收的原物。

在广东沿海,近一时期走私者采用入境小汽车夹带电脑硬盘、芯片等小件高档物品的走私活动日趋增多,
珠海拱北海关近日引进了新型车辆检查系统,连续查获夹带走私物品的入境车辆,让这种夹带走私活动遇
到了“克星”。

几天前,一辆没有向海关申报装有涉税物品的七座旅行车从拱北口岸入境,值班人员使用车辆检查系统进行图像扫描时,在这辆车两侧的裙边部位发现了异常。

拱北海关驻闸口办事处查验一科关员张亮:
普通车辆在这个地方它的透明度应该是比较强,因为它的零部件比较少,而这部车通过我们机器透视以后,发现它颜色很深,而且有条块状有规则的物品在这分布,所以我们怀疑这个位置应该藏有物品。

随后,海关人员根据扫描图象的异常部位,对该车进行了人工查验,在汽车前轮后部的特制暗格里,搜出包括320兆、160兆大容量电脑硬盘150个。

记者在现场看到,走私者在这辆车设置的暗格非常隐
蔽,入口处覆盖的铁板上还焊有一块垂直铁板,检查人员即便发现,也会产生暗格的入口太小,不可能藏
有走私物品的错觉。

拱北海关缉私局闸口分局缉私二科科长王民强:
把私货装进去以后,他再把那个螺丝拧上,再在铁皮上面喷一层沥青,把螺丝口给封盖住,我们关员就不容易发现痕迹,而且他再喷一层泥浆,让人感觉到这个部位平常时候很少动的。

拱北口岸每天进出境车辆6000多辆,以往海关人员对车辆查验主要靠经验,必要时还要敲打车身,通过辨别声音来判断车里是否夹带物品。

拱北海关驻闸口办事处查验一科副科长梁宏宇:
有些车是比较高档的,奔驰、宝马都一百多万的车,本身每个配件都很贵,你查的时候把它拆下来,可能装的时候都有难度,或者损坏,这时候对我们查验难度是非常大,而且准确率也不那么高。

海关人员介绍,近年来,珠海拱北口岸和深圳皇岗口岸利用车辆夹带手机、电脑芯片等高价值走私物品的案件逐年上升。

这套价值一千万人民币的移动式车辆检查系统,利用X射线对过境车辆进行扫描检查,不但可以准确地判断车辆是否夹带走私物品,还大大提高了粤港澳车辆的通关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