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平面设计方法 (2)

建筑平面设计方法 (2)


• @.3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 @.3.1 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 @.3.2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要求 • @.3.3 平面组合方式
@.0 建筑平面概念
• 建筑平面图表示的内容:建筑物在水平方 向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并集中反映建 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一 环。
• 不论处于何种设计阶段和采用哪种比例, 建筑平面图所表达的一个基本内容是永远 不变的,那就是对立体空间的反映,而不 单纯是平面构成的体系。
三、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 • • •
1.影响房间面积的主要因素 (1)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2)人们在室内的使用活动面积 (3)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
三、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 2.实际工程设计中房间面积的确定
• 在已有的面积定额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三、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 3.房间平面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 楼梯之间的房间(L1) 名称 耐火等级 一、二级 托儿所、幼儿园 医院、疗养院 25 35 三级 20 30 四级 一、二级 20 20 耐火等级 三级 15 15 四级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L2)
学校
其它民用建筑
35
40
30
35
25
25
22
进深=8×桌长+3×通道宽度+纵墙内表面到纵向定位 轴线距离×2 =8×550+3×550+250×2 =6550(mm)
因6550mm不符合建筑模数,调整为6600mm。
良好的天然采光
• 一般房间多采用单侧或双侧采光,因此,房间的深度常受 到采光的限制。一般单侧采光时进深不大于窗上口至地面 距离的2倍,双侧采光时进深可较单侧采光时增大一倍。 • [采光方式与进深的关系见下图]
• 3.厨房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 厨房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
• 尽量利用厨房的有效空间布置足够的贮藏设施,如壁柜、
吊柜等。为方便存取,吊柜底距地高度不应超过1.7m。 除此以外,还可充分利用案台、灶台下部的空间贮藏物品 • 厨房的墙面、地面应考虑防水,便于清洁。地面应比一般 房间地面低20-30mm • 厨房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并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公共厕所:应设置前室,可改善通往厕所 的走道和过厅的卫生条件,并利于厕所隐 蔽。前室的深度1.5m-2m,一般设洗手盆、 污水池。
设计时可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的数量, 同时结合设备尺寸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寸 进行布置。
60
有 前 室 的 厕 所
67
68
69
70
71
公共建筑的厕所设计
108
走道的长度
过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门的最大距离,以及袋形过道的 长度,从安全疏散考虑也有一定的限制。
走道的长度应根据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及防火规范来确定。 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最远房间出入口到楼梯 间安全出入口的距离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封闭楼梯间的最大距离(m)
图c 厨房操作三角形
80
厨房设计
81
厨房设计
82
厨房设计
83
综合起来,厨房在房屋套型中的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 1、靠近入口和公共活动区; 2、 内厨房靠近内天井; 3、 突出于主外墙可以独立通风。如图d所示。
图d 厨房在套型中的位置
@.2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平面空间的组成
设计者必须以空间形式,组织 建筑物的功能性质,以满足使 用者幸福生活及其形态的要求
@.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1.1 主要房间的平面设计
一、主要使用房间的分类
• 生活用房间:起居室、卧室
• 工作/学习用房间:办公、书房、值班室、教室、实验室 • 公共活动用房间:营业厅、观众厅、休息厅
四、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位置

防火疏散
门的位置设置原则
面积小、人数少的房间-家具的合理布置、缩短交通 路线
面积大、人数多的房间-通行简捷、疏散安全
• 窗
房间的门窗设置
(二)房间窗的设置 作用------1. 窗的面积大小--——室内照度是否足够 1)窗地面积比=窗洞口面积/房间地面面积 2)气候条件 3)立面效果 2. 窗的位置--——室内照度是否均匀 1)决定光线方向、有无暗角和眩光 2)影响室内通风性能 3)影流程图如图a所示。
图a 厨房操作基本流程图
78
厨房操作动线分析如图b所示:
图b
厨房操作动线分析
79
操作者在厨房三个 主要设备:洗涤槽、 炉灶、冰箱之间来往 最多。三点间连线形 成操作三角形。分析 表明,三边之和在 3600-6600间为宜,过 小会感到局促,过大 会感到疲劳。厨房操 作的三角形如图c所示。
• 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中各部分的联系是否便捷, 平面组合是否合理,同时对房屋造价、建筑用地 等均有影响
交通联系部分的分类
• 水平交通联系:走廊、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 垂直交通联系:楼梯、电梯、坡道、自动扶梯
• 交通联系枢纽:
• 门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 交通枢纽
四级
0.65 0.75 1.00
0.75 1 .00 1.25
1.00
一般民用建筑常用走道宽度如下: 教学楼:内廊 2. 10-3. 00m、 外廊 1.8-2.1 m 门诊部:内廊 2. 40-3.00m、 外廊 3.00 m(兼侯诊) 办公楼:内廊 2. 10-2.40m、 外廊 1.50-1.80 m 旅馆 : 内廊 1. 50-2.10m、 外廊 1.50-1.80 m 作为局部联系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 90m。
卧 室 的 m m 面 宽 和 进 深 尺 寸
34
满足视听要求
• 有的房间如教室、会堂、观众厅等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 人们活动要求外,还应保证有良好的视听条件 • 从视听的功能考虑,教室的平面尺寸应满足以下的要求:
• 第一排座位距黑板的距离≥2.00m; • 后排距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0m; • 为避免学生过于斜视,水平视角应≥30o。
走道的类型
• 按使用性质不同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
• 主要作为交通联系同时也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 教学楼,休息活动和陈列橱窗;医院门诊部,通 行和候诊用
• 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例,展览馆的走道应 满足边走边看的要求;医院走廊兼做候诊
走道的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
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 侧或尽端
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矩形平面布置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提高面积利用率 2)房间的开间进深易于调整统一,便于平面组合 3)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便于结构设计与施 工。
房间的尺寸
• 房间尺寸是指房间的面宽和进深: • 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的要求 • 满足视听要求 • 良好的天然采光
门窗的相互位置关系
@.1.2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设计方法
• 与使用房间设计相同
一、公共卫生用房的设计 • (一)厕所设计 • 1.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水池 • 2.卫生设备的数量 厕所设备的数量—表 • 3. 卫生设备的布置 • 4. 厕所的平面尺寸 • 5. 厕所的平面位置 设计要求:位置隐蔽、使用方便、隔绝气味 布置方式:集中布置 公共建筑---前室 住宅建筑---通风设备
建 筑 平 面 图 的 形 成
建筑平面图
• 一般的理解是用一个假想的水平切面在 一定的高度位置(通常是窗台高度以上、 门洞高度以下)将房屋剖切后,作切面 以下部分的水平投影图。 • 其中剖切到的房屋轮廓实体以及房屋内 部的墙、柱等实体截面用粗实线表示,
• 其余可见的实体,如窗台、窗玻璃、门 扇、半高的墙体、栏杆以及地面上的台 阶踏步、水池及花池的边缘甚至室内家 具等褓的轮廓线则用细实线表示。
建筑构造
@ 建筑平面设计
• 生活中处处有建筑,建筑就在我们身边
本讲提纲
• @.0 建筑平面概念
• @.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 @.1.1 主要房间的设计 • @.1.2 辅助房间的设计
• @.2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 • • • • @.2.1 走道的平面设计 @.2.2 楼梯的平面设计 @.2.3 电梯的平面设计 @.2.4 扶梯及坡道的平面设计 @.2.5 门(过)厅的平面设计
按上述所给条件及要求,通过排列计算,确定教室的开间与进深 尺寸为(图10.7)
开间=2000+(排数-1)×排距+1020+横墙内表面到横向定 位轴线距离×2 =2000+6×850+1020+120×2 =8360(mm)
因8360mm不符合建筑模数,考虑楼板的经济跨度,教室开 间取8400mm(两边各为2700mm,中间3000mm组合)。
二、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
• 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应满足室内活动、家具摆放和使 用、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 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必须使房间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 光和通风良好 • 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 间之间的组合,所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 室内空间以及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部,要考虑 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 (二)盥洗室、浴室的设计 • 1.盥洗室卫生设备-- 洗脸盆或盥洗槽: • 浴室的主要设备—淋浴器、存衣、更衣设备
• 2.设计要求与布置方式
二、专用卫生间的设计
• ???
专用厕所:使用人数少,往往是盥洗、厕 所、浴室组成卫生间。
三、专用厨房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