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

苏大各专业硕士生导师简介学位点名称:通信与信息系统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赵鹤鸣 1957.09 教授信号处理汪一鸣 1956.02 副教授计算机通信俞一彪 1962.05 副教授数字信号处理翁桂荣 1963.09 副教授多媒体通信,传感器及电子测量赵建龙 1941.07 高工计算机通信王加俊 1969-11 副教授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周旭东 1964-12 副教授信号处理施国梁 1963-1 副教授自动控制、机器视觉学位点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崔志明 1961.07 教授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朱巧明 1963.07 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徐汀荣 1958.01 副教授算法设计与分析,网络与数据库杨季文 1963.10 副教授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吕强 1965.04 副教授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计算语言学陆建德 1949.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协议朱艳琴 1964.06 副教授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安全技术孙涌 1958.08 副教授管理信息系统,水利水电计算机系统王宜怀 1962.02 副教授单片机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学位点名称:应用化学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屠一峰 1963.09 副教授电分析化学刘德启 1963.07 副教授水环境污染与防治化学狄俊伟 1964.11 副教授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学位点名称:纺织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徐回祥 1942.03 教授丝绸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俞加林 1947.09 副教授纤维集合体的纺织加工理论与实践左葆齐 1957.02 副教授蚕丝蛋白粉综合利用、计算机的纺织应用、纺织工艺理论、质量控制陈宇岳 1962.03 副教授纤维(真丝)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李明中 1963. 副教授有机高分子膜及其生物医学材料费万春 1956.11 副教授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胡征宇 1957-1 副教授制丝机械与CAD技术王国和副教授学位点名称: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盛家镛 1939.03 副教授茧丝绸结构和性能研究丝绸测试仪器的研制及应用不招生蒋耀兴 1961.07 副教授纺织材料和纺织品的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潘志娟 1966.01 副教授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及其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研究学位点名称: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钱国坻 1937.05 教授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不招生梅士英 1938.10 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陈国强 1957.11 教授织物功能性整理及其化学反应杨如馨 1943.11 副研纺织品染整新技术、新工艺程万里 1946.09 副教授染色性能研究杨百春 1939.03 研究员高分子材料和新型纺织化学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不招生王惠珍 1942.12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纺织品染整工艺和理论朱亚伟 1963.07 副教授纺织纤维材料和染整成品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和开发近代技术在染整加工中的应用赵建平副教授唐人成 1966-1 副教授纺织品染整工艺与理论学位点名称:服装姓名出生年月职称研究方向备注傅菊芬 1966-6 副教授服装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陶华,教授,男,1948年9月生,江绍兴人,198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获工学士学位;1988年于西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于法国国立理工学院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

现为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装配,结构疲劳,并行工程。

近年发表主要论文:应力波安装干涉配合紧固件;振动疲劳研究之发展:钛合金和铝合金低温疲劳寿命研究(法文);超声疲劳研究;Etude Experimentale du Fretting Fatigue a Tres Haut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航空并行工程技术研究。

主要兼职: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航空连接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网点办主任,陕西省中法科技交流协会副理事长。

?钛合金疲劳裂纹起裂机理。

现主要科研项目:超声疲劳机理和寿命预测及结构抗超声疲劳设计方法?+?Frequence;桂世和,教授,男,1939年10月生,自动控制专业。

1986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历年来,在“控制理论及应用”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现从事的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2000 年3月已办退休,现回聘在机电系工作。

黄民柱,副研究员,男,1941年10月生,浙江江山人。

1964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机械系,现为线性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纺织机械设计。

主要论文有“RCT圈多器原理”等十二篇,“电动绕球机”专利两项。

三十多年来参加多项纺织机械设计、研制工作樊琳,副教授,男,1954年4月生,籍贯:苏州。

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获学士学位,现为我校机械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制造、特种加工。

从事科研有数控编程“非圆曲线和列表曲线的圆弧拟合”,“数控线切割机床自动停机装置”,无级变速器“超越离合器片弹簧结构设计”和“多相并列连杆式无级变速器数显装置”等。

卫瑞元,副教授,男,1955年10月生,籍贯苏州。

1982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

现为我校机械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构分析与综合、机械动力学、现代设计方法等。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有STAUBLI2232多臂机运动分析、P7100片梭织机投梭机构动力学分析等。

芮延年,副教授,男1951年2月生,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现为我校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代表性论著:(1)Rui Yannian ,Wen Bangchunand Xiao Fuhuan. Experiment Research on Intensified Facility of low-speed Spiral Flocculation Grain Forming Dehydration. The 3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2)Yannian Rui.The Strengthen Mechanic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Research . Asia-Pacific vibration conference'99. (3)关于《创造学》课程的教学与思考(4)《机械CAD/CAM》教学方法初探。

主要从事的科研项目(成果)1) ZDS-2000型带式振动压榨过滤机. 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99.12; (2) Yannian Rui.The Strengthen Mechanics of Ultrasonic Vib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mbrane Separation and Its Experimental Research . Asia-Pacific vibration conference'99.研究工作范围:1.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应用;2.固液分离理论与技术;3.物料干燥技术与设备;4.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5.振动利用技术与设备;6.商用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冯志华,副教授,男,一九六二年四月生,浙江省长兴县人。

一九八三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机械系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一九八六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机电系纺织机械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在职博士生,我校机械设计专业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动力学极其控制、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

钱志良,副教授,男,1957年5月生,江苏无锡人。

1985年毕业于上海工业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机构及机器人学,优化设计。

已发表论文十六篇;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两项,在研一项;获软件版权一项。

顾德裕,副教授,男,1956年8月生,江苏苏州人。

1988年毕业于上海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机械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为我校“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的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机构学及机械CAD/CAE/CAM。

已发表论文十五篇;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五项,在研一项。

张茂青,副教授,男,1954年6月生,籍贯上海市。

1983年毕业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我校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适应控制、磁悬浮控制、机电一体化。

发表的代表性著作有“磁路分析与电机原理”,代表性论文有“8098单片机在主动型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等十几篇,完成纵横向科研项目十几个。

陈林森,教授,男,1961年1月出生,江苏省大丰县人。

1986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光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为我校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学、全息与信息处理技术方向的研究和开发。

在SPIE、应用激光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是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激光全息技术应用开发研究”课题技术负责人,其中专题项目“高品质模压全息制版系统与生产技术”获9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现兼任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光信息处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防伪协会技术评审专家、《激光杂志》编委、江苏省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理事。

吴建宏,研究员,男,一九六O年七月生,籍贯,苏州市。

一九八五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我校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息学与光信息处理。

主要从事全息光学元件、显示全息和光学测量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现为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光学仪器与光学设计及空间光学沈为民,副教授,男,1963年4月生,江苏省吴县市人。

1984年毕业于苏州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98年获得光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光学仪器与光学设计及空间光学方面的研究,是我校的青年骨干教师,已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完成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八项,获得国家教委教学仪器二等奖一项,省二等、三等科技奖三项。

目前负责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各一项。

程珊华,理学院物理系副教授,我校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