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学习的基本理论_PPT幻灯片
基本观点
关于学习实质 • 学习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 • 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关于学习规律 • 效果律:桑代克对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 练习律 • 准备律
效果律:“在学习活动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方面会因导 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另一方面会因导致不满意的结果而削弱。
分化(discrimination)——只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 对相似的刺激不反应。
消退(extinction)——如果条件刺激多次出现而没有 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 至消失。
自然恢复——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呈现条件刺激,消 失的条件反应又重新出现的现象。 高级条件作用
(三)我国心理学家对学习的分类
学习 习
行
知
技
为
识
能
规
学
学
范
习
习
学
习
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 ➢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行为理论(behavioral)
——引言——
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些害 怕呢?当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受到别人更多的称赞, 你是否会经常穿那件衣服呢?当你讲完一个笑话,却 没有人笑,你是否以后还会讲这个笑话呢?下面的学 习会影响你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将从行为主义 观点来探讨学习问题。
重点 问题
1 学习的概述 122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3 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学习"一词的起源
学:上半部分是人的左右两只手正在结网--意味着经验积累 习:像鸟的翅膀--意味着鸟在阳光里练习飞翔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鹰乃学习 --《礼记》 学习:主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不断观察和积累劳动本领的活动。
教学启示:深入分析学习活动的各种结果 灵活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练习律:“在学习活动中,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方面会随着 练习的增多而加强;另一方面会随着练习的缺失而减弱。
教学启示:练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
准备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以学习主体的心理准备和 心理调节状态为转移。 ①学习者准备行动时,给以行动则产生满意结果; ②学习者准备行动时,不让其行动,会产生烦恼结果; ③学习者不准备行动时,强迫其行动,将会产生烦恼的结果。
无条件刺激
狗分泌唾液 无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
无反应
狗无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形成之后
通过与无条件刺激(肉)联结,中性刺激(铃声)成为条件 刺激。然后,条件刺激铃声本能能够促使狗分泌唾液。
巴甫洛夫的基本观点
条件反射的形成是暂时神经联系建立的过程
泛化(generation)——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其它类似最 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
不同层次的学习
动物学习
人类学习
学生学习
低层次的学习 中等层次的学习
主要探讨动物 学习和人类学习
体现人的社会性
中共同的部分 具有能动性
高层次的学习
以间接经验的 为主
有计划、有目 的、有组织
举例
请判断以下哪种情况是学习活动的结果
小明长得越来越高 儿童看到医生拿着针管过来,就感到害怕。 某个学生初一时跳高成绩是70厘米,初三时是90厘米”。
概率的措施。 正强化:在操作行为出现后给予的积极(有益)的刺激的
措施。 负强化:在操作行为出现后停止或移开的消极(伤害性或
主要评价
贡献:
• 运用实验法研究学习 • 奠定了联结派学习的理论基础
局限:
• 简化了学习过程的性质,只能解释简单的机械学习 • 未能揭示学习的能动性 • 未能区分人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巴甫洛夫(И.П.Павлов,1849-1936)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实验
经典条件作用形成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分类:经典性条件反射vs.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2.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 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
学习的过程:反应→强化→反应的过程, 公式表示为:(S)—R—S。
3. 强化与惩罚
强化:指某种行为出现后采取的具有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
(一)桑代克的联结说
桑代克(Thorndike, 1874-1949) • 教育心理创始人 • 学习的实验研究 • 教育心理学之父 • 写了50本书,450篇论文
猫的学习实验: • 桑代克迷箱 • 尝试与错误
桑代克迷箱
让一只饥饿的猫学会打开“迷箱”的门,出逃并取得箱外的食物。将饥饿的猫放入迷
箱之中,并在迷箱之外放置食物,饿猫刚刚进入迷箱时,乱叫,乱抓。后来,偶尔的机会, 触动了开门的开关,出逃并取得食物,在以后的实验中,饿猫在迷箱中尝试开门的错误动 作会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直到最后一放入迷箱就可以触动开门的机关并取得食物。
辨析题
学生张莉莉在马路上看到一个发型、步姿、 服饰与她妈妈很像的人,于是她很远就叫起“妈妈” 来,这证明了巴甫洛夫的刺激分化原则。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白鼠学习实验 基本观点
Ø操作条件反射 Ø学习观 Ø强化理论
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装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1
1.操作性条件反射观: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行为(respondents)vs. 操作性行为(operant behavior)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所以联结理论又叫做“刺激—反应”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加涅、班 杜拉等。
主要观点
1.学习是通过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2.强化起重要作用; 3.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 4.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罗伯特 ·加涅(Robert M ·Gagnè) 毕业于耶鲁大学 心理学博士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 世界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按学习情景复杂程度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辨析题
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张二同学从红、黄、 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 四边形中辨识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