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日本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得失_(第三版)解析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日本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得失_(第三版)解析

紧急避难用品包:家家都有,背包 内有各类用品27件 防灾兜帽:经过特殊耐热耐火加工 的含铝防灾兜 其它特殊用品:压缩内衣、无需水 洗发剂 、可燃烧100小时的蜡烛 、手 摇充电收音机及电灯、光催化杀菌存 水罐、阿耳法米饭
日本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一般小学 建筑结构为3 层以下,中学建筑结构 在4 层以下。七级地震时建筑虽可受 损,但不得倒塌。走廊净宽应 ≥ 2.3 m, 小学学校建筑楼梯踏面宽度 ≥ 26 cm, 每级踏步高度应≤16 cm
➢1998年4月在内阁官房(相当于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增设统一 协调各部门的“内阁危机管理监”(官职为副官房长官),设 立“官邸危机管理中心”,有专职职员100多人,2008年的预 算经费为16亿日元。
➢政府常设灾害救援队有近2千人,分别来自警察局、海岸警备 队、火灾管理、医疗等机构,每年的财政预算60亿日元左右。
11
1.7 防灾更重于救灾
日本应急管理分为“日常防备”和“危机应对”两 种机制。 不断增加对防灾措施、及预案的投入和优化。
灾前、灾中:
应急预案
危险发生
灾后:
紧急应救急援
应急管理 对应 (应付 )
防灾
临灾
减灾
灾害时的危机 管理
接近 尾声 灾后
防灾 减灾
警戒发布
抗灾 抢险救灾
救灾
恢复 重建
Restructure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政府预算:2008年为111.29亿日元, 2009年为148.67亿日元。
➢历时十年几十亿日元成功打造“地震早期预警系统”
➢地震保险:其中家庭财产损失由日本再保险株式会社(JER) 、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三方共同承担;取消了部分免责条款; 通过航拍、卫星照片等资料,把一些受到海啸和火灾破坏严重 的区域直接统一判定为全损地区。
12
地震救援效率
120
99.3 100
81 80
60 52.1 33.7
4021.3 200 Nhomakorabea震后330 0M分in.
震后11d天ay
15.3
震后2 d2a天ys
Survival rate(% )
救活率(%)
日本JST安全研究所 采用将预测性技术课题与实际需求相结合的手法,研究 开发出用于防灾减灾的应急模拟体系。
紧急行动模拟的核心部分包括行政组织行动再现模拟、 居民行动再现模拟、情景再现模拟、GIS服务器和信息提 示模块。主要用于模拟灾害发生以及灾后重建中可能遇 到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比如:
10
1.6 开发、并常备应急 专用物品
Reasons Analysing of Fukushima Nuclear Accident -
The Gain & Loss of Japan Disaster Emergency Management
福岛核事故原因分析- 日本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得失
北京大学 工学院 张金凝 朱厚涛 邹海云 赵青山 周甜
1
第一章 狼来了- 国家危机预案
1.1 日本自然灾害频繁
• 日本列岛处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之间, 其地理位置、地形等决定日本是一个地震、海啸、台风爆 发等自然灾害极易发生的国家。
• 日本人口超过1.26亿,以单一民族为主。科学研发能力和 教育居世界前列,国民拥有很高的生活质量,是全球最富 裕、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 但国土面积小: 377,835平方公里 • 且人口密度高: 337.1人/平方公里
对比:中国人口密度 135.4人/平方公里 (四川省:167、湖北省:325)
2
• 日本地震频度高、强度大,活火山数量也比较多, 全世界大约10%的地震、20%的6级以上的地震都发 生在日本,海啸常与地震伴生。然而自然灾害死 亡人数仅占世界的0.4%左右。
8
1.4 技术前提:地壳检测、早期预警
1.4.1 海底地震监测系统 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06年起已基 本建成包括:8千米深处海底地 震计、海啸仪、5千公里的光纤 电缆 、和地面设备组成
9
1.4.3 应急模拟系统
存储大量五级以上地震灾难资料,大地震后30分钟自动 计算出受灾规模、损失情况,以指导当局有针对性的迅 速开展救援措施。
专门调查会
日本中央防灾 组织结构图
干事会
会长 内阁府大臣政务官 顾问 内阁危机管理副官房长 副会长 内阁府防灾担当政策统括官
消防厅次长 干事 各府省厅局长等
5
内阁府
通信联络
24小时体制、同各省厅和各应急机构同时联络
破坏信息采集和集中
• 地震破坏的自动估计(30分钟以内) • 飞机可视信息(来自直升飞机图象) • 来自公共单位的首次信息 • 派出信息采集先遣队
首相官邸、有关机构的通信联络
首相官邸、内阁信息采集中心、有关省厅
破坏规模的确定
灾害对策相关省厅联络会议
大地震
内阁官房(官邸)
内阁信息采集中心
内阁总理大臣
提 出
建 紧急集合队伍会议
议 官房副长官(事务)和各省局长
设立灾害对策总部 确定今后方针
确认、指示
决裁
内阁会议
总部设立
灾害发生时内阁 应急反应时间表
气象厅
气象用通讯网
气象官署 (气象台、测候所
其他指定行政机关
广播公司
日本红十字会等指定公共单位
其他有关防灾当局
中央防灾无线网 消防无限通信网 都道府县防灾行政无线网 市町村防灾行政无线网 其他通信网
市厅村
同报
居民
广
消防本部、消防署

警察署等
医院
学校
地方自愿防灾组织
其他有关防灾当局
7
1.3 财政保障:预算、财政投入
紧急灾害对策总部(总部张:内阁总理大臣)
总部运营
非常灾害对策总部(总部张:防灾担当大臣)
6
指定行政机关 总理大臣官邸
日本防灾通讯网
内阁府 国土交通省
消防厅
水防道路用通讯网 紧急联络用网
工事事务所等
都道府县
警察厅
警察用通讯网 都道府县警察本部
防卫厅
防卫用通讯网
自卫队主要部队
海上保安厅
海上保安用通讯网 海上保安官署 (海上保安部等)
➢ 1960年日本政府决定将9月1日定为防灾日, 8月 30日到9月5日为“防灾周”
➢ 1961年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日本有极强的灾害忧患意识
3
1.2 制度保障:灾害对策法律、组织体系
4
咨询
内阁总理大臣、防灾担当大臣 报告
中央防灾会议
提出意见
会长 委员
专家
内阁总理大臣 防灾担当大臣和所有其他内阁成员(17名以内) 指定公共单位负责人(4名):日本银行总裁、日本 红十字会会长、NHK(广播协会)会长、NTT(电报电话公司)社长 4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