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禅八定的境界(荟萃内容)

四禅八定的境界(荟萃内容)

四禅八定的境界
“四禅八定”属释家禅宗大乘功法。

这里主要介绍两大阶段的要领。

一、欲界定,欲界定分四个步骤训练:
第一步:粗定
练功的时候,专心一意。

即要专注,不分心,不乱想。

坐势也行,站势也行,睡势也行。

粗略地把意识定下来。

第二步:细定
把练功意念进一步往深层里定,好像是定在了一个地方不走一样,即定根法。

其道理是,由于思想高度集中,认真地静下来了,所以就好像动不了似的,这叫细定。

这要求练功人把练功意念往深层定,气往下沉,人非常的安稳。

第三步:欲界定
练功的意念稳稳地定住以后,下意识就开始出现一些美好的想法。

所谓“欲界定”,是指有了某种想法和念头之后,马上就定住了,不要让某种想法或念头继续往前发展。

如,练功时,你脑子里突然出现某地,但你马上把意念就定在那某地,不要让下意识走进了那某地的地方——欲界定。

又如,你的意念刚好出现的是大海边,那你马上把这个意念定在海边上,可不要想到下海——欲界定。

或意念刚好出现的是井边,可不要想到下井一一欲界定。

或出现了一棵大树,那就马上把意念定到这棵树上,不要再出现上树或其它杂乱的意念——欲界定。

练功练到这一步常常心神爽快。

这是练功中关键的一步。

由粗定到细定,进一步到欲界定。

就是下意识的欲望跑出去了,跑到某个地方了。

如前面出现大河,你就把意念定在那观看大河,而不要让意念再往前走,走进河里边去,如走进去就要出麻烦。

这叫“欲界定”。

第四步:未到地定,又叫“未来禅”。

“未到地定”这一步是指,练功的下意识在“欲界定”的那个地方观望好长时间以后,随之再用意念把下意识往回收、收、收,收拢回来,整个下意识又回到了你练功坐着的位置上。

回来后,再把意念放松,放松到觉得你周围什么都好像没有了,心身也没有了似的,这就进入了气功的“心身境虚”的境界。

这一步叫“未到地定”。

以上的四个步骤,是“四禅八定”的第一阶段。

如果你练功时能把这几个过程都经过了,就完成了第一阶段。

二、根本禅
根本禅又分为四步功夫,即四禅。

l.初禅,初禅包括“八触十功德”。

八触,八触即八种练功感触:动、痒、轻、重、凉、热、涩、滑。

第一触动
静功坐到一定程度,就要动起来。

动起来以后不要怕,也不要去追求,随它自然动,但不要有意顺着去动。

它能动什么地方,就动什么地方,不要顺着去加力。

第二触痒
动过后就是痒。

常常心头发痒,身上发痒。

这时心头特别难受,再难受也得忍耐,不要管它,慢慢地深呼吸就行了,不要把它看成毛病。

千万不要脱衣服挠,也不要用扇子扇,或拔起腿来活动一番,那可就糟了。

那就等于馒头没蒸熟,就把锅盖揭开了,这就吃亏了。

这时一动,不但心头仍然痒得难爱,而且身体也很不舒服,再练功,老是静不下来了。

所以,出现痒的感觉不要管它。

第三触轻
再进一步练,就出现全身轻。

甚至有人会慢慢地腾空起来。

这需要大脑高度地入静。

练轻功的就重点训练这一步,常年不断地练、练、练,后来就真的能腾起来很高。

练功刚进人“轻”的感触时,不要害怕,不能“唉呀,我怎么搞的!”要始终不紧张.也不兴奋。

第四触重
轻过后,再继续练功,身体就要出现重的感触。

特别的重,好像自己的腰弓下来,身体在向下缩。

有某种特殊功能的人,这时就可能由于自身磁场加强,使体重增加八倍以上,一两个人抬不动。

出现了重的感觉,千万别紧张。

有的人紧张,或用意念想“越重越好”加强它,你可能就定在那里,重得动不了。

重,要把它看成练功的正常过程,仍然正常地,慢慢地深呼吸练功。

第五触凉
重过后就出现凉。

在发凉时,血压要下降,甚至要下降到休克状态,但也不要害怕。

这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运的气内收,要有个信念,想着很快会热的。

第六触热
凉的感触出现后,再继续练功,就慢慢地开始发暖,由发暖到发热,然后烧得不行,像在太阳下面晒,甚至像在火炉边烤,有的人烧得特别凶。

这时千万不要害怕。

一般地说,功夫里的“三味真火”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这叫“文火”、“武火”、“龙雷之火”。

由文火到武火,由武火到龙雷之火,进入这个练功过程相当好。

如果到了这一步,功夫就容易上升。

练功过程中,常常是小腹、胸部、头部发烧。

发烧时,稍稍用意念想一下,把这个火引到小腹里面,或腰后面的两个肾脏里面,比较好的引至会阴穴或涌泉穴,烧得再厉害也没关系,只要不害怕,不紧张,仍然放松练功,一定能控制得住.不会出现特殊的反应。

第七触涩
烧过后,慢慢地平息下来,就出现了全身发涩的感触。

此时此刻用手去抚摸皮肉,会感到全身像捆着似的,全身的肉皮像盐巴。

眼睛也不舒服,涩巴巴的,舌头也干涩的。

出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现象。

仍坚持慢慢地练,缓慢池深长呼吸。

定则由涩到滑。

第八触滑
进入这一练功过程,全身好像在很滑的油里一样,或像滑雪滑冰时处于很滑溜的状态。

这时,你觉得全身都非常舒服,觉得什么地方都能通过了,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内气血的循环加强了。

这是初禅的“八触”,八个过程。

坚持练下去,时间一长,就属于童子功的一个方面,全身皮肤很柔润,像幼儿皮肤一样。

十功德,八触过后,继续再练功,就会进入“十功德”练功阶段。

下面分步讲。

第一步:空
继“滑触”之后继续练,就出现“空”。

突然全身空了,心神虚空。

这和第一阶段的“欲界定”的最后一步——“未到地定”的“心身境虚”是不同的。

那个阶段是虚,现在是空。

全身空了,好像自己的内脏都抛开一样。

这种感觉。

常常是突然出现的,要把它定下来,不要害怕。

突然出现异于常态的感觉,往往容易动,但这时一定要坚持不动,一点也不能兴奋。

第二步:明
大脑中就要显现明亮的图像。

内景明了,外景也明了,内外景象都非常清楚,而且常常看得比较远。

遥视功能可能在此时出现。

身、脑全空,很快就会出现图像。

内脏图像可以出来,就能看到内脏了。

外面的图像也会出来,可以看得很清楚。

这叫“内外景象明净美好”。

这时,要把图像定下来,不可慌张。

第三步:定
空、明、定,就是说,内外景图像出来后,就需要“一心安稳”。

不管是看到内脏,还是看到血管,就老是看那一个地方。

只看一个目标,不要看第二个,叫“一心安稳”。

要把看到的景象定下来,定得稳稳的。

第四步:智
当定在一个地方看时,就需要把它看清楚,不要迷惑不解,要神清。

这个时候切记不要发困,不能睡觉,也不要迷迷糊糊。

要把你看到的景象看清楚,这时大脑要非常清醒。

这就进入了练功的“智”的阶段,智慧在这时就容易开发出来。

如,你面前出现了一个人骑自行车的景象,当你在前面看不清楚时,意念可调到后面看,这时是在用智慧,要神清而不迷惑,对所看到的内外景象,要看得越来越清楚才好。

第五步:善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