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歌介绍
东北民歌:
东北民歌是指流传于东北三省汉族小调的统称,它的歌词是东北人民生活语言的诗化。
由于地理、语言、生活习性养就了东北人豪爽的气质,在民歌中往往得以充分体现。
东北民歌中有些曲调是受地方戏二人转唱腔的影响,所以显得非常富有地方色彩,生动活泼,反映了劳动人民开朗的性格和丰富的生活情趣。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民歌可分为三大类:
一、山歌
山歌又分“长调、“短调”,“长调”高亢刚健,节拍自由;“短调”曲调平稳,节奏规整。
二、歌舞曲
歌舞曲大多为一领众和形式。
三、萨满调
萨满调是为请神、跳神、祭祖、葬礼时唱的歌,曲调吟诵式,多为领和。
鄂伦春民歌为五声音阶。
以宫调式、羽调式居多。
他们最喜爱的民歌有《额呼兰.德呼兰》,是一首歌颂大自然的歌。
此外《鄂伦春族小唱》在全国也很闻名。
东北民歌特点:
东北民歌的特点一般音调比较高亢嘹亮,旋律宽广,气韵悠长,声音运用上也比较刚直。
《东北风》、《月牙五更》、《摇篮曲》及《小拜年》已成为具有东北代表性的民歌,久唱不衰,深受人们的喜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民歌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