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分析交通运输管理水平分析摘要: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由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为主转变,逐步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有计划、分步骤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国内、国际一流水平。
近年来,河南交通开创了历史辉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连创新高,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公路总里程、农村公路总里程三项指标位列全国首位,公路密度暂居全国第二。
河南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县乡公路为支脉,公路、水路、运输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但是,随着国家对土地和金融进行宏观调控,河南交通继续沿袭以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为以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为主转变,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南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河南由公路交通大省向公路交通强省跨越。
1.增强提高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的认识河南交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高速公路为标志的各项交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但交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河南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都对河南交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省委书记徐光春指出,一个庞大的公路交通体系要健康运行,必须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完备的管理制度作保障,要加强交通工作管理;原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指出,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现在就是要把以建设为主转化为以加强管理为主,以提高道路运营的水平为主,要向这个方面转移。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种方法,是一个过程。
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
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凡是有人群从事活动的地方都需要管理。
社会、组织、家庭、个人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
二是管理工作的好坏是决定一个组织的实力和竞争力。
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组织能否充分发挥组织内部各种资源的综合效率,从而影响组织在社会上的实力和竞争力。
三是管理也是生产力。
在有些情况下,资源状况基本不变,加强管理,协调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当于生产力得到了提升。
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而且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兴衰。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在自己民族文化和历史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短短几十年间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日本人提出了生产第四要素理论,即与土地、劳动和资本一样,管理也是生产要素之一。
因此,提高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河南交通强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2. 正确处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关系李盛霖部长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时指出:“公路、水路交通行业要改变重增长、轻服务的现象,今后把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为重点”,并在2008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要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由此可见,交通运输部将交通运输行业定位为现代服务业,今后交通运输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以“三个服务”为主。
那么,交通运输部提出来的“加强服务”和省交通厅提出来的“加强管理”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如何正确认识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河南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概念和分类管理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管理是通过优化配置和协调使用组织内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既定目标。
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就是要通过优化交通运输系统各种资源的配置、协调组织使用各种资源,促进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工作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营管理、交通运输服务、市场监管、财务运行、廉政建设等等方方面面。
从管理的性质来说,可以简单分为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
内部管理指的是单位自身的人财物管理,通过内部管理,达到高效率、低成本、优形象的目的。
比如交通厅机关管理、厅属单位管理以及各企业管理等,这是范围较为广泛的管理;外部管理指的是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监管职能,对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准入、退出、资质、价格及涉及安全生产等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
简单地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中涉及到的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位管理和政府监管。
其中单位管理又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企业管理。
2.2交通运输工作服务的概念和分类服务是具有无形特征却可给人带来某种利益或满足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从服务的概念上可以看到,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服务是一项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某种事业的活动,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和个人事项的活动。
第二,服务是一种工作,是一种职业,这种职业是为了集体或别人的利益或某种事业的实现。
毋庸置疑,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企业单位就是服务性单位;随着国家关于建立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深入,政府机关就是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为人民服务。
从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分类的角度对应来说,河南交通运输工作服务可以分为政府服务和企业服务,政府服务包括交通行政事业单位的审批、审核、市场准入等服务。
2.3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与交通运输工作服务之间的关系管理和服务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管理中寓含着服务,服务中必须加强管理。
因此,从全省交通运输工作涉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可以看出,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和服务主要也应该分为两大类,即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管与服务和企业单位的管理与服务。
目标齐心协力地运作,那么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系统的功能发生放大或倍增;反之,如果一个管理系统内部互相掣肘、离散、冲突或摩擦,就会造成整个管理系统内耗增加,系统内各子系统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致使整个系统陷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
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也存在于一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之中。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资金、土地、服务对象等要素,是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内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是内因。
根据哲学观点来看,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系统的发展,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物质环境包括人财物和信息,文化环境作为系统内部文化对创造管理的“协同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想而知,由于一个单位所有员工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属性的差异,将会引起工作中的不和谐,有损于单位整体目标的实现;造就和谐的机关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文化协同理念,将会有利于机关和企业的发展,从而直接影响河南交通运输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河南交通运输系统应该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形成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的协同效应。
交通运输系统文化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建立和弘扬交通系统的铁军精神,建立和完善各单位、各部门的规章制度,提炼、总结各种企业精神,明确、统一企业标识,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等。
4.有计划、分步骤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国内国际一流2007年,交通厅党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时度势,决定把当年作为交通工作管理年,并提出“建设规模领先、管理服务一流”的工作目标。
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如何实现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在国内国际上争创一流水平?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
4.1建立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标准是实现一流水平的基础汉语词典解释“一流”的概念是“第一等”,也就是说,“一流”是在某个等级标准中处于最高层次的那个等级。
河南交通运输工作如何达到管理水平一流的目标,首先要搞清楚“一流”的标准是什么,需要将衡量一流的各项指标进行分类和量化,然后将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的管理情况按照各项分类和量化的指标进行对照,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管理水平达到了一流,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管理水平没有达到一流。
因此,建立一整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等级标准是实现厅党组提出的“管理服务一流”的基本条件。
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主要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和单位管理两大类,其中单位管理又可以细分为单位内部管理和企业管理两种形式,建立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标准可以从这三个角度进行考虑。
但是,由于监督管理、单位内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点和最终目的不一样,制定标准时选取的分类和指标也是不尽相同的。
对于监督管理标准,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执行情况、办理程序的简化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人民群众投诉率等可以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对于单位内部管理,可以把节能减排措施、保密制度的落实、信息公开程度、各业务部门联动情况、财务支出情况、文化建设情况、廉政建设情况等作为制定标准的依据;对于企业管理,应当着重于在企业利润、企业品牌树立、成本节约、服务水平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标准。
我们可以按照以上分类和指标的管理标准来强化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循序渐进,逐步达到设定的一流标准;同时,决策者还可以根据这些指标来认定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而为最终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国际一流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4.2有计划、分步骤实现管理水平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目标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的目标,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是要进行认真谋划,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艰苦工作才能实现的。
首先,要解决管理水平一流标准的共识问题。
“一流”的称号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承认才是真正的“一流”,固步自封、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达到了“一流”水平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因此,各类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标准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承认,省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可由省级部门来制定,国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要由国家级部门制定或认可,国际交通运输工作管理一流水平必须由国际有关部门制定或认可。
其次,要积极主动做好各级管理标准的制定工作。
目前,国内、国际对交通运输工作管理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
河南交通运输工作要敢为人先,发扬“亮剑”精神,发挥“铁军”作用,勇当排头兵,及早部署与规划,由我们牵头组织国内、国际有关专家和学者制定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国内、国际一流的管理标准。
第三,要分步骤逐步实现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省内、国内和国际一流标准。
河南交通运输工作管理刚刚起步,我们应该稳步推进、扎实有效地开展交通运输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省委、省政府既定的目标。
河南省交通厅以及交通系统的各单位、各部门都要制定一个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这三个时间段内分步实现省内一流、国内一流和国际一流。
参考文献:[1]丁波,朱艳茹,何太碧.交通运输企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井敏.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潘开灵,白烈湖. 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4]王先进,杨雪英.国外交通行政管理体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