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摘要: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是实现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的途径;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一个重大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关键词:企业;政治核心;作用途径Abstract: Party organizations plays the political core role in enterprises, is the way to realization of the party political leadership .It is a major principle to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play a political key fun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it cannot be shook at any moment .Key words: enterprise; political core role; way中图分类号: 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课题。

国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企业党组织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由国有企业的任务和目的决定的,也是吸取了企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得来的。

因此,如何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探讨发挥这一作用的可操作性途径,就成为加强国有企业中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

1、明确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内容和职能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不显著的现象。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党组织能够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以及参与决策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党政主要领导的自身素质,这是党组织参与决策能否到位的关键所在。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管理约束机制不到位,导致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难以落实,是党组织参与决策不到位的原因之二。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企业党委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尚未理顺,是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不到位的原因之三。

企业党建方式的转变,明显滞后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不到位的原因之四。

因此,笔者认为要探索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首先要弄清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内容。

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②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③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及职工代表大会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④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⑤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搞好党性党风教育,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但还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但不是单纯脱离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政治中心”,也不是另一个独立的“权力中心”。

二是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应有机地融合、渗透在公司的决策层、监督层、执行层之中,围绕企业的发展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企业的规范运作中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其次要明确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应发挥的职能。

党组织在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中,除了保证监督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这一党章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基本职责外,主要应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

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应该是管理机制的导向器,党组织的监督应当是积极的监督,保证应当是主动的保证,保证和监督应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证不是服从,监督不是监视,失去了保证的监督,监督没有力量,失去监督的保证,保证没有方向,保证和监督,应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党组织监督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保证法人代表充分先行使职权应该统一起来。

二是推进作用。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性要求所赋予的使命。

党组织应该是国有企业管理机制运行的推进器,这种推进,首先是参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推进。

国有企业中党组织的推进作用表现在增强党组织的活力,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因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不是依靠行政命令,而是靠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靠加强党的建设,靠加强党的建设,靠非权力的影响力,以及对企业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来实现的。

三是协调作用。

国有企业党组织只有带领工青妇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发挥导向作用、推进作用和协调作用,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企业各项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行政干部经常处于大量的矛盾纠葛中,上下左右,里里外外,都得处理得当,一旦处理不当,管理机制之间的磨擦就会增大,这时协调工作就显得很重要,党组织应在管理机制中起润滑剂的作用。

四是参谋作用。

国家企业党组织应从自身的职责出发,在企业民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法人代表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党组织要树立服务的观念,把保证监督工作看成是艰苦的服务工作,为保证法人代表权力的行使,党组织在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及时调查研究;对生产工作主动了解动态,提供信息,但不干预;对干部的任免,认真考核,积极提出建议。

2、探讨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2.1搞好党的自身建设,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基础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在实际工作中自然形成的;要保持这个核心作用,同样也要靠工作、靠实践。

因而,只有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以此来召唤、影响和带动群众,使职工紧密地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按照党的意图行事,这样,才能保证党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加强党对企业的领导,搞好企业的各项工作。

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

要对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把关,不了解企业的现实情况不行,了解情况而不参与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也不行,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只搞马后炮不行,那怎么样才行呢?关键的问题就是应当全过程地参与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只有党组织参与了决策,依靠组织和集体力量,大的失误方可以避免,即使有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

只有党组织参与了决策,方向上的把关才能落实,保证监督才有力量。

否则,正确的决策难以畅通无阻地贯彻。

错误的决策,不仅会使国家和企业遭受损失,使决策者与监督者间发生磨擦,而且也不能体现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党组织参与决策,不是去包揽具体的行政事务,而是对涉及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方向,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职工较大的切身利益方面等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参与。

2.2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组织保证党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

江泽民指出:“有没有好的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进一步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敢于经营管理、熟悉本行业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1)。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党组织在干部管理中的主要责任,包括负责各级干部培养、教育、考察、监督和管理,发现推荐人才。

首先要积极协助上级组织选拔配备好行政一把手,要十分重视经营决策者的人才发现、培养和推荐,积极配合和协助上级组织做好考察、培养和选拔工作。

其次,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抓好企业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促进干部的知识更新。

尤其要注意认真处理好企业党组织集体讨论干部任免同董事会、总经理聘用或任命干部的关系。

企业坚持和贯彻党管干部原则的做法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同,它必须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而董事会、总经理选任干部也应遵循一些原则,如严格按照干部政策和干部标准任用干部;必须经过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必须经过党政领导集体讨论;接受企业党组织对使用干部情况的监督等。

2.3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和关键途径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也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职责和基本途径,必须坚持不动摇。

那么,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基本途径又有哪些呢?笔者认为:首先,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参与意识。

《公司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公司中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活动依照中国共产党党章程办理”。

这说明,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八项基本任务同样适用于各类企业。

当前,必须切实采取各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认真解决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上认识不到位,思想不一致的问题,增强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确定参与方向,规范参与内容。

一是在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发展战略上参与决策,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二是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参与决策,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在企业的用人选人上参与决策,确保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和行政首长用人权的统一;四是在企业职工利益的大事上参与决策,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统一。

第三,强化参与主体,拓宽参与途径。

要通过抓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使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促进党组织参与决策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在拓宽参与渠道上做到五点:一是集体参与。

就是党委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对重大问题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二是例会参与。

如通过党政工团联席会议,以及党群部门负责参加有关生产会议,党政相互通报情况,对工作做出统筹安排;三是列席参与。

就是通过参加企业行政领导(厂长、经理)办公会议和各种专业会议,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正确决策提供思想引导作用。

四是情感参与。

把党政间思想能否沟通,感情是否融洽,作为党政密切合作的的基础,把党政之间的意见和主张通过日常的交往,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相互传递,融入决策的思维之中。

第四,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领导体制、工作机构和工作制度。

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企业领导体制,是我国国情和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从党领导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出发,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科学规范的要求,新的体制的基本框架应是:(1)党组织是企业的政治核心;(2)董事会是企业的经营决策中心;(3)厂长经理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指挥中心;(4)职工代表大会和监事会按照各自章程履行民主管理和监督职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