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郧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前言石漠化问题是我国三大生态问题之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继续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沙漠化治理生态工程,促进自然生态恢复。

郧县地处鄂西北巴山区,是山水资源大县,是经济困难大县,是发展希望大县,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同时也是湖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分布的58个县市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万亩,岩溶区面积万亩,占,其中石漠化土地万亩,占 %,潜在石漠化万亩,占。

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万亩,中度石漠化万亩,强度石漠化万亩,极强度石漠化万亩。

近年来,郧县石漠化有逐步加剧的趋势,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尽快遏制和扭转石漠化扩展蔓延态势,是郧县当前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为有效地遏止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根据湖北省发展改革委、省林业局、省农业厅、省水利厅《关于郧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的批复》(鄂发改农经〔2011〕544号)有关文件要求,我县于2011年5月中旬开始组织发改、林业、水利、畜牧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依据《郧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和2008-2010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编制了郧县2011年度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

一、综合说明1、项目名称:湖北省郧县2011年度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项目主管部门:郧县人民政府3、牵头组织单位:郧县发展和改革局4、技术支撑单位:郧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郧县水利水电勘探建筑5、项目实施单位:6、项目建设区:根据郧县流域分布状况和省发改委2011年投资建议计划和建设任务,按照《郧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3年)要求,2011年首先治理汉江流域,这个流域生态区位非常重要,是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位于郧县中部汉江河谷,包括溪清凉寺河、曲远河等条小流域,项目涉及乡镇。

7、工程建设容及规模:从2011-2013年共治理岩溶面积,其中治理石漠化面积平方公里,2011年共治理岩溶面积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面积平方公里。

具体工程建设容:①生物措施:全面营造林面积为公顷,其中封山育林公顷,人工造林公顷(包括其中柏木公顷,木瓜公顷)。

(详见附表4、5、6)②食草畜牧业发展:实施人工种草公顷,建棚圈平方米。

(详见附表4、7)③工程措施:在项目区,配合生物措施进行必要的水利水保工程,2011年度实施坡改梯公顷,蓄水池口,排水沟米,沉沙凼口,田间机耕路米,引水渠米,拦沙坝处,谷坊个。

(详见附表4、8)8、工程建设期及进度安排本工程建设期为一年,即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

进度安排如下:2011年8月完成工程初步设计,9月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011年10 -12月完成生物措施、种草养畜其它工作;2012年1-8月底完成生物措施人工造林整地及秋季栽植,生物措施封山育林工程的森林防火、标语刷写,标牌制作等。

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完成坡改梯及水系配套工程,拦沙坝及谷坊在冬季农闲季节完成;及生物措施的春季造林及人工种草;2012年8月石漠化治理办公室组织发改、林业、水利、畜牧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验收。

9、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万元,其中生物措施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草食畜牧业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工程措施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

其它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详见附表10,工程投资概算)在项目总投资万元中,中央财政投资与地方配套投入按比例筹措,其中中央财政投资万元,地方配套万元。

(详见附表10,工程投资概算表)10、工程效益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区,人工造林公顷,封山育林公顷,人工种草公顷,可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提高个百分点,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对保护丹江水源区水源安全,防止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农业高产、稳产,保护物种资源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项目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项目区农民在工程建设和项目经营活动中,增加收入,提高生态建设和保护意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人工造林、种草也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基本情况(一)郧县基本情况1、自然地理概况①地理位置:郧县地处巴山区,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水中上游地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水地丹江水库的重要水源区,地理位置为东径110°07′22″—110°16′,北纬32°16′—33°15′37″。

行政位置为湖北西北部,与河南的淅川县、陕西的商南县、白河县以及我省的市、丹江口市、郧西县、竹山县接壤。

全县东西长约108公里,南北宽约92公里,土地总面积3830.6平方公里,折合383058公顷。

其中林业用地279469公顷,耕地37082公顷,其它66507公顷。

②地形地貌:据湖北农业地理,郧县属岭山脉东延余脉,北有岭,南有巴山,整个地形由西南、正北向中部汉江河谷倾斜,并向东南方向呈口舌状开口,汉江的主要大支流丹江河(滔河)、堵河等均从县境通过并汇集于汉江。

全县以山地为主体,突出的险峻山峰1554座,最低海拔(汉江库区水面)160米,最高海拔(苍浪山顶)1824.7米,境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幽深,其地貌的主要特点:一是相对高差大,切割深。

30米以下的(含农地、水域等)面积63813.3公顷,占总面积的16.6%,30—100米的面积5980公顷,占总面积的1.6%,200—400米的面积110960公顷,占总面积的29%,400—700米的174913.3公顷,占总面积的45.8%,700米以上的面积为1833.3公顷,占7.8%。

最大切割深度946米,最小切割深度7.8米,平均切割深度347.2米。

二是区域自然坡度大。

小于6度的面积为30746.7公顷,占总面积的8%,6—15度的面积19820公顷,占5.2%,16—25度的面积89000公顷,占23.2%;25—35度的面积161206.7公顷,占42.1%;36—45度的面积76273.3公顷,占19.9%;大于46度的面积6066.7公顷,占1.6%。

2、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郧县土地总面积38305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0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林地2794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95%;城镇村、工矿用地、交通等建设用地954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水域161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草地288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5%;未利用土地1190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1%。

(详见附表2,郧县土地利用现况统计表)②森林资源现状郧县国土总面积383058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79469公顷,占72.95%,非林业用地103589公顷,占27.04%。

在林业用地中森林107727公顷,占林地的28.12%,疏林地14086公顷,占3.67%,灌木林地130325公顷,占34.02%,无立木林地及苗圃地27331公顷,占7.13%,全县森林覆盖率31.8%。

(不含灌木林,若含灌木林全县森林覆盖率65.8%)全县活立木总蓄积270.6万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255.3万立方米,疏林地蓄积1万立方米,散生木蓄积9.4万立方米,四旁树蓄积4.9万立方米,分别占总蓄积的94.3%、0.4%、3.5%、1.8%。

全县森林具有天然次生林面积分布广,中幼林面积蓄积都占很大比重的特点。

③水资源郧县水资源丰富,境有汉江、堵河、滔河(丹江河)、曲远河、将军河等主要河流,其中汉江年过境客水量220亿立方米,丹江、黄龙两大库区水面20375公顷,其中可养水面11300公顷,两个库区除进行水面放养捕捞外,有11个库湾共2170公顷可以施行投食性网箱养鱼和其它形式养鱼。

我县水质清溶氧高,酸碱度适中,鱼类品种丰富。

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条件。

④生物资源郧县东西、南北相跨各约一个经、纬度,但由于地处过渡性地带并受垂直气候影响,生物资源丰常丰富,各种动、植物品种达2380余种。

在有限的空间围富集着如此繁多的生物资源并养育全县63万余人口,反映出大自然的富有和慷慨。

郧县人均林地、草地面积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可养殖水面在山区县具有明显优势。

林、特、牧、药资源在生物资源中居突出地位,品种最多,分布最广,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共有品种1480余个,占生物资源的62.2%,郧县所产龙须草、油桐、柑桔、木瓜、天麻等在省有一定影响,并逐渐成为山区开发性生产的主导产品。

已查清的中药材品种591个,占24.8%,所产的全虫、连翘、柴胡、柏籽,乌桕等都是地道产品,生猪、牛及家禽等饲养量在全市占重要地位。

⑤光热资源郧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年平均日照时数1984小时,百分率达45%;年辐射总量为105.4千卡/平方厘米,居市之首,高于鄂西南,近于江汉平原,仅低于三北岗地,其中辐射多于鄂西南约11%,比邻省的陕南多2%-9%。

≥10℃其间的辐射量为80.2千卡/平方厘米,占全年的76.1%,年平均气温为15.9℃,≥10℃的初终间日数达236天,积温达5085.5℃,又居全市之首,属全省高温区之一,极端最高气温达42.7℃,在全市仅次于竹山。

3、地质土壤郧县在我国地势三级划分中,处于典型的第二级阶梯东部边缘的岭东段南缘断裂地带,地质结构复杂,岩层疏松,节理支离破碎,裙皱断裂扭曲严重,倾斜度大,因此存在大面积松垮崩塌现象。

其发育土壤的母质主要有近代河流冲积物,第四纪粘土、红沙岩类风化物等。

不同的地形地貌与成土母质,在不同的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别,属残积、坡积、冲积性土壤。

据县土壤志资料,全县主要土类有:水稻土、湖土、石灰土、紫色土和黄棕壤等五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104个土种,152个变种。

在石漠化地区分布较多的是石灰岩土两质岩性,是黄棕壤和白云岩。

按照湖北省地质图和相关资料以及这次调查情况来看,项目区九个乡镇场大部分母岩为石灰岩。

石灰岩种类主要有石灰岩、含白云质灰岩,钙质白云岩、白云岩等,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及养分含量较低,必须尽快恢复植被,提高地力。

4、社会经济情况郧县辖个乡镇(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非农业人口万人,占;现有农村劳动力万个,人口密度 /人km2。

全县耕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公顷,粮食总产量万吨,单位面积产量公斤。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亿元,占总产值的 %,林业产值亿元,占 %,畜牧业产值亿元,占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