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浅析现代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作者:张镝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
摘要:建筑设计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形态,建筑质量的好坏主要和设计质量有关,在新时期的影响下,设计人员要讲究思想的开拓和设计方法的创新,将建筑结构的设计技术与时代接轨,本文详细阐述了现代建筑设计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现代建筑;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当前的建筑建设中,人们希望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环境和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性能。

在现代的建筑领域中涌现出了大批先进的建筑技术和建筑理论,从而使现代建筑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现代的建筑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设计需遵循整体性和综合性原则
整体性设计原则指把要设计的建筑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整体的功能、构成及其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及相互结合的关系中揭示系统特征与运动规律。

综合性设计原则必须从要素、结构、功能、相互关系和历史发展等各个方面综合地考察,是指对任一系统的研究,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2、设计需联系性和动态性设计原则
联系性设计原则要求在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要考察研究的对象系统本身的方方面面,还要考察系统周围环境。

系统存在的外部条件是环境,系统与环境中其他系统有着种种相互联系,主要包括:环境给系统提供资源、系统给环境提供的污染。

动态原则是探索系统的内外联系与系统发展变化各个方向、趋势、活动的速度和方式,对于建筑设计来讲要立足现在,把握时代发展方向。

3、设计需有序性设计原则
高层系统由低层的系统组成的,在相同层次系统间有相干性。

因此系统是有序分层次的,是层层相关的结构关系,层次越低,结合越强。

因此,单体对群体、使用的房间对功能区、基地对环境都有着构成性关系,其结合度应递减方能促进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一旦上层系统中某
个环节破坏,势必影响到它的使用功能。

正确处理各部分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中应认真处理的重要步骤。

4、设计需结构性和最优化设计原则
结构是连在关系及作用下的结合方式。

一般而言,结构决定性能,性能表现反作用于结构。

所谓要素主要是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结合,要素的稳定直接影响到了运动的方向及其发展趋势等。

关系就是把要素全部连接起来的作用,关系到质和量。

因此一定要了解它的结构,遵循结构性设计原则。

同时系统中所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差异整合过程。

要通过差异整合才能使建筑每个部分有机地组织,促进整体大于部分的之和,必须注重最优化设计。

二、现代建筑设计的构成要素
1、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是指建筑的使用要求及用途,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

建筑是人们用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都应满足安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2、建筑技术
建筑技术是建造房屋的手段,包括建筑材料、结构、物理、构造、设备与建筑工程技术等各项技术保障。

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全方位综合考虑问题。

3、建筑艺术形象
建筑艺术形象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主要目的之一,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型、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和质感等综合因素所创造的综合艺术效果。

建筑外部造型设计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特,而在内部空间的处理过程中主要以实现空间利用为目标。

4、经济合理性
建筑设计时还必须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

其在结构安全和美观大方的原则下,使用较少的投入从而得到最多的经济利益,或在同样劳动下,获取最佳效果,使建筑设计达到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三、建筑设计的方法
1、平面功能(流线)法
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

虽然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

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

我们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功能来。

比如我们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常常要从使用人员的使用流线之间的关系、密集人群的安全设计、个体私密性等问题进行平面功能的组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安全、稳定、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

而这些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师在分析平面功能关系时必须全面考虑。

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构图法
现代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

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

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的。

构图法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巴西国会大厦。

3、结构法
结构法亦称为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主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设计。

结构与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演绎建筑物的性质,现代建筑大师也曾经把建筑结构要素当作装饰要素来处理。

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构外露,就像要告诉人们建筑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人们看到此类建筑有时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

4、符号象征法
符号象征法是我们把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内部的装饰部位,或是用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和空间体量。

虽然很多的建筑在设计时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的体现建筑的文化,但是这个方法还是大量的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中,例如企业可能想通过企业符号在建筑设计时很好的融入其中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5、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情趣以及人们的思想,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力求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

四、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规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广场设计、雕塑与壁画等环境艺术品设计以及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和精神要求所进行的理想的内容环境设计,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以至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十分实用的新兴边缘科学。

1、回归自然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长,人们向往自然,和天然饮料,用自然材料,渴望住在天然绿色环境中。

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流派由此兴起,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在住宅中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强调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的应用,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

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具象的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2、整体艺术化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人们要求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要求室内各种物件之间存在统一整体之美。

室内环境设计是整体艺术,它应是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的把握,功能组合关系的把握,意境创造的把握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协调。

许多成功的建筑设计实例都是艺术上强调整体统一的作品。

3、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结束语
建筑设计是现代建筑的灵魂,同时也是确保建筑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要加大对建筑设计的重视力度,并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筑设计,从而才能够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许启洪.现代建筑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
[2]赖运强.现代建筑设计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建设,2010
[3]李家围.浅谈现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创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