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文档]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精品文档]初中物理实验方法


七、图像法:图像能够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规律有选择地、 具体地表现出来,准确直观地反映物理量及其之间的关系, 从而揭示物理本质或规律。有时借助物理图像解题要比其 他常规解法更简捷,有时还可以用图像来解决一些疑难问 题。如:用温度时间图像理解熔化、凝固、沸腾现象。
八、观察法:是物理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观察仪器刻度、构造、 铭牌、说明书,图像、图表,实验的安装、现象、数据,进 行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如:水的沸腾实验,在使用温度计 前,应该先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刻度值。实验过程中要 注意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的两种情况, 温度计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示数变化。
• 还有一些方法:1.放大法2.水浴法3.称重法4.变形法5.归纳总结 法
• 放大法: • 累积放大法:纸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等等; • ‚形变放大法:形变是力作用的效果,在力学中形变的基本表现
形式为体积、长度、角度的改变。而显示形变的方法可用力学 的方法,也可用电学、光学的方法,体积的变化,由液柱的长 度变化变化显示热膨胀;
三、等效替代法:是保证在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 前提下,将实际的、陌生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用 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代替来研 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其实验例子: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 中,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四、实验推理法:有一些物理现象,由于受实验条件所限, 无法直接验证,需要我们先进行实验,再进行合理推理得出 正确结论,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深刻揭示 自然规律,这也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如物体在光滑的水 平面上可以永远运动下去、真空不能传声等结论,都是这样 得到的。这些结论实际上是推理得到的,不可能用实验验证, 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 “实验推理法”、“实验 + 推理法” 等。
• A. 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 是等效替代法
• B.探究电热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液体温度变化反映电 流产生的热量,采用的是转换法
• C.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 不变,采用的是理想模型法
• D.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 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类比法
• 光学放大法:一种是使被测物通过光学装置放大视角形成放大 像,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另一种是使用光学装置将 待测微小物理量进行间接放大,通过测量放大了的物理量来获 得微小物理量。如测量微小长度和微小角度变化的光杠杆镜尺 法,就是一种常用的光学放大法。 水浴法:探究固体熔化的规律,目的:固体均匀受热。
• 称重法: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 变形法:通过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变形为杠杆进行分析,生活中
的轮轴,螺旋-特殊的斜面。 • 归纳总结法:总之很多实验都验得出结论,都要应用此法。
• (2019泸州)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常会用到一些科学 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 法”“理想模型法”“转换法”等.在下面几个实例中,对 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
• 一、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一个物理量往往同时 与多个物理因素有关,研究该物理量与这些影响 因素中的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其他几个 相关因素保持不变,只改变这个因素,得出该物 理量与这个因素的关系,这种方法就叫控制变量 法。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 力面积的关系。
• 二、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一些比较抽象、看不见、 摸不着的现象获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 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容易测量的物理量 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转换法。如: 根据小球将木块推动的中学 科目:物理 年级:九年级 教师:林彦超
• 教学目的:
• 1.让学生在中考总复习过程中对整个初中物 理实验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 2.了解不同物理实验采用什么物理方法。
• 教学重点:让学生对初中物理实验方法有 一个系统性的认知。
• 教学难点:初中物理实验(55个演示,41 个分组探究)个数较多,使学生能够按实 验方法对每个实验理解性记忆。
五、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它是指由一类事 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 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其结论必须由实 验来检验,类比对象间共有的属性越多,则类比 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如:用水波类比声波。
六、理想模型法:“理想模型”是物理学中的一 个重要的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目的,就是 为了摒弃次要条件,突出主要因素,对实际问题 进行理想化处理,从而方便对物理本质的研究。 在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研究对象或实际过程抽 象成为“理想模型”。如:光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