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和内容,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关键词】:现代住宅;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引言
一个优秀的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小区的文化品质,因此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
但如何才能使小区景观设计作品拥有一个既鲜明又深受市场欢迎的特色呢?无论哪种风格、哪种主题,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而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才能营造一个有品味的现代居住环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光速般的升温。
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他们居住区的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房地产光速般的升温。
老百姓越来越关心我们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他们居住区的环境。
1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
设计发展更高阶段的人性化设计,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
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因此,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
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让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
同时也考虑到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所以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
小区景观设计对于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语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做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
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
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2景观规划的一般内容
2.1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是一个建筑学概念,且含义宽泛,而住宅小区也是—个复
杂的有机功能体。
房屋住宅作为主体,并与周围的环境空问相得益彰,构成景观。
但通常房屋住宅是为人们提供生活、工作所需要的空问场所,其基本要求是经济适用。
所以小区景观通常指除住宅以外的小区内部的绿化、道路、亭台楼榭、山水等自然或人工的一切设置。
2.2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
住宅小区发展到现代化阶段,其功能化要求已越来越高。
景观规划应立足于小区本身特点,既要充分考虑地形、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
也应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等人文因素,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3现代住宅区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3.1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搞好景观设计的原则
3.1.1是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是景观(规尉没计涔学科专业存在的唯—理由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实现了从理想自然到现实自然的转化,在传统时代,景观是理想、艺术抛位和权利的象征;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了现代景观——十九世纪末期纽约中央公园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景观的真正开始走上了平民大众化之路。
今天的景观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的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
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没汁,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随室外场所。
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觥、精良的设计疲该是景观没}似喻皂求的境界。
当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从遥远的天际看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仿佛是绿、蓝相间的水球,柔软而晶透,而城市是其中的瑕斑,似乎有些缺憾,它们的成片发展更使得地球的皮肤显得苍老而脆弱。
如果不处理好城市与城市之问的关系,地球就会像被虫蛀—般慢慢地被损坏。
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基址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
因此,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在治疗城市伤疤,用景观的方式来修复城市的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提供—个安全、洁净、舒适美丽生活空间。
同样,景观对社会的移敞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的任何时期。
3.1.2是体现札会眭、艺术性、生态性的综台平衡
国家“十一五”计划中提出把结构凋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线。
明确指出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索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主动、全方位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进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快速发展。
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因素,它们之问是—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功能合理、满足了不同人广泛的使用需要的作品,意味着是高效的,而—定的资源投入产生了最大的效益,也意味着符合—定的生态原则;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
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一种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个地区的况觉环境,提升—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
今天更多的景观设要求的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平衡,即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及高质量的艺术水准的景观。
3.1.3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统一
目前和今后人们生存方式的变革导致了新环境的出现,它应该是显性物质环境和隐性精神环境的良好结合。
第一,从物质上讲,环境是我们或其他生物种类赖以生活并自撼受到的外部空间;第二,从精神上讲,环境是人们因生活在一起相互沟通而产生心理感应,也就是说,好的环境还是一种教育、交流的结果。
因此,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应该会有大的变革.而这种生存方式的变革必然会引起全方位的设计革命。
3.2强调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同时强调生物多样性原则
我们强调生态园林和生态城市建设就—定要强调植物的多佯性。
植物造景必依托于人居环境的地形塑造。
大地形之山川和平原构成大气候条件即地带性气候。
微地形起伏可以形成植物的多样的要求,主要是光照、湿度、土壤和风的综合。
各种和各品种的植物都有各自的生态习性。
以地形为主创造不同的生态环境,才能供不同的植物生长,其中包涵植物间的融洽性以形成群落关系。
露地大气侯带的自然环境是不可违背的,但在大气候条件下完全可以创造
—定的小气候条件,供多种植物生长和发育。
总的讲,绿地要以乔木为骨架,灌木即使株数超过乔木也无可形成植被的骨架。
灌木可分布林问、林缘或怍灌木丛独立布置。
草地要阂地制宜和相对集中,草本花卉总宜少而精,以林吲围绕花园。
草本花卉要以盆栽为主变为地栽为主;发展多年生的宿根花卉、湿生花卉、水生花卉和岩生花卉;植物与地形、建筑、道路、场地、小品综合地进行景观设计。
在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我们要先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才会为我们创造好的环境。
3.3景观设计满足文化要求的原则
现代人们对住宅小区的要求已不单单是可以遮风避雨的落脚之地,人们在满足居住要求的基础之上,还有更多的精神方面的要求。
小区不应只是草木水石的筒单堆砌,而是一个可以给人们提供更多休闲活动、愉悦心情的心灵圣地。
小区规划应更多地散发出增进人们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人文气息。
所以,我们应特别强调和注重小区规划中的文化艺术要求。
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区规划也是一门艺术工作,艺术工作就需要专业的艺术人才来从事。
所以,国家也应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并适应社会分工细化的趋势,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让园区规划设计专业人才分散到祖国各地,从人才配给上保持相对的供给平衡,从而为各地区住宅小区城市规划建设平衡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性。
结束语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切景观设计的宗旨,小区规划的环保
意识提高有利于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同时促进生态平衡。
现今居住小区环保发展的趋势惟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又能与山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在小区规划中充分利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们赢得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创造一个“崇尚自然、以人为本”的绿色环保小区是当代居住环境设计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居住区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国外室内外环境景观设计丛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中外环境设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