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二、复合地基的分类
按增强体的方向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主要指加筋土地基。加筋 材料主要是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格栅和土工 格室等。
竖向增强体习惯上称为桩,有时也称为柱,竖向 增强体复合地基通常称为桩体复合地基。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5.1 概述
一、复合地基的定义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的要求时,需 要进行地基处理,形成人工地基,以保证建筑的 安全与正常使用。
经过处理形成的人工地基通常有三种类型:均质 地基、复合地基和桩基。
1. 均质地基:
(1)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加固区土体性 质得到全面改良;
复合地基中增强体方向不同,复合地基性状也不 同。桩体复合地基中,桩体是由散体材料组成, 还是由粘结材料组成,以及粘结材料桩的刚度大 小,都将影响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性状。根据复合 地基工作机理可做如下分类: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散体材料桩 竖向增强体
粘结材料桩 水平增强体
柔性桩:如灰土桩、 石灰桩等
就使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原地基有所提高,沉降量有
所减小。随着桩体刚度增加,其桩体作用发挥得更
加明显。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5.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2.垫层作用 桩与桩间土复合形成的复合地基或称复合层,
由于其性能优于原天然地基,它可起到类似垫层的 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和增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在 桩体没有贯穿整个软弱土层的地基中,垫层的作用 尤其明显。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双层地基:
天然地基经过地基处理形成的均质加固区的厚度 与荷载作用面积或者与其相应持力层和压缩层厚 度相比较小时,在荷载影响区内,地基由两层性 质相差较大的土体组成。采用换填法或表层压实 法处理形成的人工地基,当处理范围比荷载作用 面积较大时,可归属于双层地基。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刚性桩:如CFG桩等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桩体复合地基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 (1)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份组成,是非均质的
和各项异性的; (2)在荷载作用下,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作用。 前一特征使复合地基有别于均质地基,后一特征使复合
地基有别于桩基, 从某种意义上讲,复合地基介于均质地基和桩基之间。 形成复合地基的条件是基体与增强体在荷载作用下,通
1)形式上:复合地基中桩体与基础往往不是直 接相连的,它们之间通过垫层(碎石或砂石垫层) 来过渡; 而桩基中桩体与基础直接相连,两者 形成一个整体。
2)受力特性:存在着明显差异,即复合地基的 主要受力层在加固体内;而桩基的主要受力层是 在桩尖以下一定范围内。由于复合地基的理论的 最基本假定为桩与桩周土的协调变形。为此,从 理论而言,复合地基中也不存在类似桩基中的群 桩效应。
地基处理
复合地基:
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 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 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 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上部结构的荷载由基体和增强体共同承担。复合 地基与桩基都是采用以桩的形式处理地基,
复合地基与桩基区别
复合地基属于地基范畴,而桩基属于基础范畴, 所以两者又有其本质区别。
地基处理
目前在工程上应用的竖向增强体有碎石桩、砂桩、 水泥土桩、石灰桩、土桩、灰土桩、混凝土桩、 CFG桩等。根据竖向增强体的性质,桩体复合地 基又可分为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 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散体材料桩只有依靠周围 土体的围箍作用才能形成桩体。相对应于散体材 料桩,柔性桩和刚性桩也称为粘结材料桩,或半 刚性桩和刚性桩。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可加速
地基的固结外,水泥土类和混凝土类桩在某种程度 上也可加速地基固结。 4.挤密作用
如砂(石)桩、土桩、石灰桩等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振动、挤压、排土等原因,可使桩间土起到一 定的密实作用;采用生石灰桩,由于其材料具有吸 水、发热和膨胀等作用,对桩间土同样可起到挤密 作用。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2)加固区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基本上是相同 的。。
如均质的天然地基采用排水固结法形成的人工地 基在排水固结过程中,加固区范围内地基土体中 孔隙比减少,抗剪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少,加固 区内土体性质比较均匀,则这种人工地基可视为 均质地基。均质人工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基本上与均质地基的计算方法相同。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5.3 复合地基常用型式
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复合地基型式很多,可从下 述三个方面来分类:①增强体设置方向;②增强 体材料;③基础刚度以及是否设置垫层等。
分类如下:
(1)按增强体设置方向:竖向、水平向及斜向
(2)按增强体材料:①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 格栅、土工织物等;②砂石桩;③石灰桩、水泥 土桩等;④CFG桩和低强度混凝土桩等;⑤两种 以上竖向增强体(多元复合地基);⑥水平向和 竖向增强体(柱网复合地基)
过两者变形协调,共同分担荷载。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5.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无论何种复合地基,都具备以下一种或多种作用,
如下:
1.桩体作用
由于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刚度较周围土体为大,
在刚性基础下等量变形时,地基中应力按材料模量
进行分布。因此,桩体上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大部
分荷载将由桩体承担,桩间土上应力相应减小。这
第五章 复合地基基本理论
地基处理
§5.2 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5.加筋作用 各种桩土复合地基除了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外,还可用来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土坡的抗 滑能力。目前在国内水泥土搅拌桩和旋喷桩等已被 广泛地用作基坑开挖时的支护。在国外,对碎石桩 和砂桩常用于高速公路等路基或路堤的加固,这都 利用了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加筋作用。
第五章 复①刚性基础,设 垫层;②刚性基础,不设垫层;③柔性基础,设 垫层;④柔性基础,不设垫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