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徐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徐州医科大学药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备考的时候唯一心愿就是上岸之后也可以写一篇经验贴,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这一年多的复习经验和教训。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也跟大家要一样在网上找着各种各样的复习经验贴,给我的帮助也很多,所以希望我的经验也可以给你们带来一定帮助,但是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都不相同,所以大家还是要多借鉴别人的经验,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坚持到底!时间确实很快,痛也快乐着吧。

我准备考研的时间也许不是很长,希望大家不要学我,毕竟考研的竞争压力是越来越大,提前准备还是有优势的,另外就是时间线只针对本人,大家可以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考研规划。

在开始的时候我还是要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你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你是靠自我驱动,是有坚定的信心发自内心的想要考上研究生,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内心煎熬,在复习的过程中知道自己不断的靠近自己的梦想。

好了说了一些鸡汤,下面咱们说一下正经东西吧,本文三大部分:英语+政治+专业课,字数比较多,文末分享了真题和资料,大家可自行下载。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49)药学综合参考书目为:分析化学,第七版,李发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有机化学,第七版,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生理学,第三版,孙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八版,查锡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

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

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

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

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

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完型翻译和作文在后两个月一起练练就可以,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

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要动手写,将不同的话题融汇到模板中,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思路也弄懂了,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我觉得那你可以开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做真题的要求:1、每天做1篇真题阅读,并分析。

不建议一次性做完4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析文章效果更好。

2、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

个人比较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多问题。

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3、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答案,影响后面刷题。

但完全不看题目也不现实。

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只可以参考。

还是那句话: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

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的方向必须要正确。

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量->总结->重复。

专业课复习经验我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晚,但是专业课哪怕复习周期再短,也要有计划,不能保证提前规划每天的复习,也要必须有每个月的大体规划。

我用去年的大纲对照分析翻了一遍,发现我现有总结的知识点比较少,今年备考只需同样对照考试大纲补充即可。

刚开始复习时觉得背这么多知识点好恐怖,慢慢到后来知识点越来越多,就不会有这种困扰,有同学问我要不要补充其他版本的参考书来进行知识点的补充,我认为是不用的:1.理由如下:首先,在有限的时间下,不允许我再选择其他书籍来熟悉,重新摄入一本书不如只看一本书的印象深,相信我们都有那种回忆某个内容时,会想到它在书上的哪个部分的情况吧~这是记忆的奥秘(忘了是啥专业术语),哈哈~其次,我用了研教新版《药学综合》做题,研教新版的图书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去补齐专业课的短板,并且可以有效率的总结真题中出现的高频考点重难点,有助于反复记忆背诵应用知识点,打破了以前的专业课学习模式,不用花费时间再去进行真题方面的总结,就能高效应用真题,一目了然知道考试规律,知道哪里是重点。

还有就是知识点一般不会,有不同版本上的颠覆,比如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药原则:①明确诊断,合理选药。

②避免或减少使用对肝脏毒性大的药物。

③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应避免与肝毒性的药物合用。

④肝功能不全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可选用对肝毒性小組从肾排泄的药物。

⑤初始剂宜小,必要时进行TDM,做到给药方案个体化。

⑥定期监测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这种原则性的知识点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上是不会有本质不同的。

另外,要结合真题进行知识点的分类,比如咳嗽的非处方药选择:咳嗽症状以刺缴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林宜选用苯丙哌林,;咳嗽频繁或程度剧咳者宜选苯丙呱林;咳嗽发作时间:对夜间咳嗽宜选用右美沙芬,对白天咳嗽宜选用苯丙哌林芬,其镇咳作用显著,对感冒所伴随的咳嗽常选用右美沙芬复。

这种大型知识点就很容易出大题。

下图中的真题类似。

说到做题,大家可以在这里联想一下公共课,细想虽然科目不同,但其实做题时候需要注意的点,还有做题的技巧还是有共通的地方,考研的时间比较宝贵,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可以去仔细看看真题的详解,然后通过这些详解找出类似的题目,找出规律,比如阅读的选项虽多,但是总的其实可以分为同义转述,无中生有,偷换概念,过度推理等几种,这其实就一个做英语题的小规律,以后在做练习时可以重点关注。

而政治也是如此,《政治新时器》上面的重点知识数量很大,不仅要做真题,关键是将真题的答案仔细研究,比如马克思部分的大题,数百字的答案,我们答题时不容易做到和原答案一字不差,这时候就可以将重点提炼出来,精简答案,在考场做题时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就可以了。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继续回归专业课。

专业课复习阶段(一)10月6日——11月7日分析细看第1遍+真题2遍(分章节)+标注。

关于标注,一遍是看了全部的书,并对应着补充了笔记,改改错别字,然后第一遍看分析时,就把历年考过的题型,都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在出题位置旁边都用黑色笔做好了标注。

标注完就知道书该怎么看了,比如尿路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兰阴性杆菌为尿路感染最常见致病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这种知识点,有的地方几乎每年必考,有的地方随便看看就好,关键是!!找到出简答题,论述题的点,这些地方考的可能性灰常大啊!我校的真题最大的优点就是:常规!比如下面这种题,掌握了命名原理(比如:(1)当有机物不含有官能团时,要选择含有碳原子最多的碳链作为主链(2)如果发现有机物含有多个相同个数碳原子的最长碳链,应该选择含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3)如果发现有机物含有多个含支链个数相同的最长碳链,应考虑所有取代基的位次,要选择能使所有取代基的位次尽量小的并且含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取代基编号规则详见最低系列原则)(4)如果发现有机物含有多个碳原子数相同、支链数相同、所有取代基占据的位次也相同的最长碳链,要选择能使最不优先的取代基占据最小位次的最长碳链。

(5)当有机化合物含有官能团时,-定要把主官能团选入主链,还要尽可能多的把该物质含有的所有官能团选入主链,并且最优先的作为命名母体的官能团必须在主链上,其余的原则与(1)-(3)相同),这种题目其实就是白送分的题目如果你说还是不懂,那首先你把书里的小标题大标题对应的要点都背下来,那准没错。

(二)11月8日——12月1日整理大题+看第一遍+做真题第一遍看书总结一般都需要20-30天,我也是整整背了快一个月,刚开始背诵时每天背的不多,后面会越来越快。

关于看书内容,能补充的小知识点就补充,知识点太多的就把那一页折起来,再在笔记上做标记:见书之类的。

我这个阶段把分析又用红色笔标注了一遍,红色笔主要用来标注没考过,但是属于知识点的内容。

我直接在可能考的知识点上面写好了题目,这样在背诵时候直接看题,省去不少时间,也方便记忆。

现在关于“背诵”的总结是:1.不要被完成欲主导,“快速”的收获有时并不那么大,只能说是先睹为快,以及心理上自欺欺人的“成长”满足。

2.要善于利用自我检测和生成效应,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进行输出。

3.需要坚持头脑风暴,在头脑中整理出知识体系。

4.知识的需要不断重复,这要克服惰性。

(三)12月1日——12月20日背诵车轮战+总结知识点+写大题在上个阶段标注好知识点后,这个阶段我就可以直接用来背诵,当然速度也越来越快。

大概有几百个左右的知识点,而这里面的重点内容又更少,不过专业课考的还是很全面,至少得对大部分的知识点都有印象。

我发现整理好知识点后背诵的效果真的是6的飞起~这个阶段就是不断重复知识点。

(四)12月21日———12月23日倒计时3天,我把自己感觉要考的+网上找的预测题整理了一下,自己命名“考前冲刺题”,好像大概有几百道题左右,然后就是看着总结的题目脑袋里回想内容,不熟的再翻翻分析。

同时,这个时候脑袋里已经具备了全书的框架,自己画了5张图,对应所有科目,把书梳理了一遍。

其实备考的过程都大同小异,考研也不轻松,及时交流很有必要,大家可以去high研网和high研app下载,它包含学习方法、学习心态和考试信息各个方面,我这里还有一些考研资料,历年真题、专业课视频等,都可以分享给小伙伴们,有什么事可以在下面评论我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