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
学案编写:杜星亮三维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照相机和投影仪的成像原理;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4.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自学指导:
一、阅读P62~P63: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3.2—1,看到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这个镜后会在上形成一个的像;2.胶卷上涂一层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3.比较物体和像到镜头的距离;物距是指;像距是指;发现像距物距,
像物体(选填“大于”或“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选填“同侧”或“两侧”);5.思考:照相时,照完全身像,又照半身像时,应如何调整物距和像距?
试着做一做:P62“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
二、阅读P64:投影仪
1.仔细观察图3.2—4,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来自投影片上的图案(物体)上的光通过这个镜后会在上形成一个的像;
2.投影仪的构造有:,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
3.比较物体和像到镜头的距离;物距是指;像距是指;发现像距物距,像物体(选填“大于”或“小于”);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选填“同侧”或“两侧”);5.思考:如果想让屏幕上的图案更大一些,应如何调整物距和像距?
三、阅读P64:放大镜
1.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物体经放大镜成的像,像与物体在镜的(选填“同侧”或“两侧”);
2.做一做,看一看: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要离镜很(选填“远”或“近”);
3.做一做,想一想:
(1)镜离物越远,像越;再远像就变的模糊;更远,像将变成的;
(2)伸直手膊拿放大镜看窗外的景物,看到的像;(3)放大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和投影仪有什么不同?
①;②;③;四、阅读P64:实像和虚像
1.实像
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不仅可以看到,而且是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而成的;即:照相机的像会聚在,投影仪的像会聚在;
特征:(1)从光线上讲:它是由会聚而成的像;
(2)从能否用光屏承接上讲:;
(3)从像的位置上讲:;完成下列光路,了解透镜成实像的原理;
2.虚像
平面镜和放大镜所成的像,通过凸透镜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上去,感到光是从物体一侧沿发出的;
特征:(1)从光线上讲:它是由会聚而成的像;
(2)从能否用光屏承接上讲:;
(3)从像的位置上讲:;完成下列光路,想一想,如何让光线会聚?了解透镜成虚像的原理;
自学检测:
1.下列光学仪器中用到凸透镜的是()
A.潜望镜B.汽车后初镜C.太阳灶D.摄影机镜头2.人们在电影院里观看银幕上的画面时,这些画面对人的眼睛而言()
A.它是物B、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是正立放大的虚像D、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3.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更清晰的字,应该()A.报纸和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和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和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4.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
B.虚像是幻觉,无光入射;
C.实像由折射光线形成,虚像由反射光线形成;
D.实像有大有小,虚像只有放大的;
5.下面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6.小明不小心洒在桌上几滴水看到桌上玻璃板下的字变大了,这是因为()
A.水滴相当于凸面镜;出B.水滴相当于凹面镜;
C.水滴相当于凸透镜;D.水滴相当于凹透镜;
7.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A.照相机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距离越小,放大倍数越大;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8.凸透镜和平面镜均能使物体成虚像,比较它们所成的虚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虚像均是正立的;
B.虚像的大小均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
C.观察虚像时,眼睛与物体均应在镜的同一侧;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可在光屏上呈现,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课堂反思:(对照三维目标思考)
1.我今天学到了什么?
2.我感受到了什么?
3.还存在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