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策略和方法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策略和方法

浅谈中考英语复习策略和方法澄海区南翔中学吕淑媛摘要:中考英语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习,复习的策略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复习的效果,决定着中考英语的成绩。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初三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对中考的探索,依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着重从词汇、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四个方面的复习策略和方法,阐述如何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以及如何查漏补缺,总结提升等几方面,谈谈中考英语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中考英语复习策略和方法中考英语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复习,复习阶段的成功与否决定着中考英语的成绩。

那么,如何善用策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复习方略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着复习效果。

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初三英语教学实践以及对中考的探索,谈谈中考英语复习的策略和方法。

一、认真研读《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中考命题原则、特点和变化,做到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中考是以《英语课程标准》五级要求为依据,而不是以某种教材为依据。

因此教师应吃透《考试说明》,比较《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异同,寻找它们的重点和平衡点。

要明确近两三年各地新课程背景下的中考试题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评价指导思想,突出在语言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体现突出语境、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突出运用能力的考查,突出试题的教育价值。

因此,在中考复习中教师要调整教学内容、把握重难点,提高效率,减少复习的盲目性。

二、稳抓基础,提高能力,以精细化复习提高效益。

(一)、目标明确、方法到位。

把课本与《新课标》紧密相关的内容认真研究、落实、拓展。

复习中我们要以《新课标》为导向,以课本复习为线索,穿插阅读,带动听写。

可采用自编复习学案,以每单元的话题和语篇为线,对课本的基础知识,如词汇、词组、语法等内容进行系统复习。

穿插语篇训练,突出语言应用,要尽量将学生必须掌握的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体现在语篇中,灵活掌握处理英语语言问题的基本技能技巧和方法。

充分利用课本的知识含量,突出知识重点,抓主干,形成牢固的基础知识底座。

(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1、重点突破词汇关。

词汇复习是核心,是关键。

教师首先要把课本词汇与《考纲》中的1600个要求四会的词汇相对照,精选过滤加以总结、归类,理清哪些需要识记,哪些需要拼写掌握,哪些是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等,并挑出重点单词单独强化突破。

“世上有千百种草,但不是都能入药”,同样,词汇中也有一大部分词汇不能“入考”。

如同样是名词,像teacher, worker, student等词汇就叫不可考性的词汇,我们又叫“消极词汇”;但另外一些词就不同了,如:weather, advice, information, fun, news等就是常用的考点词。

还有像take place, happen, cost, spend, bring, carry等,为什么我们经常讲和练,是因为他们具有可考性。

因此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多造句,做到在用中记,在语境中记,结合语篇材料学习巩固新旧词汇。

如采用“天天135”英语听读写能力快速提高的做法,即每天一次听力练习、读三篇文章、造五个句子。

这样常抓不懈,直到中考。

2、语法复习突出在语境中的运用。

《新课标》提出“重语法,更重交际”,摈弃传统的语法教学,创造真实的语境活化语法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我认为语法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重点训练那些有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丰富、灵活性强的题目,切忌死抠语法条款。

(2)要培养对题干的分析能力,善于弄清题意,明辨语境。

(3)善于总结归纳平时练习中常考语法考点的出题趋势。

如在复习So do I.用法时,我会告诉学生①汉语意思:我也那样做了;②应当附在上文是肯定含义的句子后面;③与neither do I或nor do I的区别, neither do I ( nor do I )用于上文为否定意义的句子中,而so do I用于上文是肯定意义的句子,主语一定与上文中提到的主语不相同;④与So I do的区别,So do I 意思是确实是,对上面主语所做的事情进行确认。

如下题:A: You came here late yesterday . B.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A. So did I B. So I did C. Neither did I D. Nor did I 。

一般学生都会选择A项,当学生看到A、B、C、D 四个选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某某也是这样,Neither did I上文要求是否定句,但you与I的选择上往往搞不清,其实这题的语境是A说B昨天来晚了,B回答说的确来晚了,如果选A,表达“我也是来晚了”显然语义不通,正确选项应当是B。

意思是:我确实来晚了,这里you 与I在对话中指的是同一个人此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此。

总之,教师在复习语法时一定要抓基础,抓重点,抓理解,避免过偏,过难,过深,淡化语法是指淡化单纯语法的测试倾向,把普通语言知识放在丰富多变的题干中来考查,而不是不考语法。

3、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突出方法指导,强化训练。

完形填空是一种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能力的一种题型,它集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应用能力考查于一体,考查学生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在一定语言情景下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

它首先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具备能根据短文所给线索,捕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它还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词汇、语法、习惯用语及交际用语等语言知识进行填词,考查了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近年来完形填空考查的重点已由在语篇中考查语法逐渐转向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因此,要完成好完形填空试题,学生除必须掌握一定的语法、词汇知识外,还有赖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因为只有看懂了短文才能确定正确答案。

俗话说:功夫在课外,多读多练仍是取胜的法宝。

在复习阶段,我让学生有计划地多做一些完形填空的练习,逐渐增加训练的频度,提高训练的难度,通过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力求做到“两结合”,即老师推荐文章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选文章相结合;老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相结合。

并要求学生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整体理解原则,归纳总结经验,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的重中之重,近几年阅读理解题的常见五种能力考查(事实细节、主旨大意、深层含义、推理判断、词义猜测)都有涉及。

而且它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人物传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社会文化、科普小品、风土人情、幽默故事及日常生活等。

因此,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水平是复习阶段的当务之急。

在复习阶段我给学生提供一些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英语文章。

这些文章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体裁广泛,包括广告、表格、书信、e-mail等形式的文章,要求学生每天阅读1~2篇文章进行强化训练,一周至少开一节阅读课,指导他们采用“五要”、“五不要”的阅读解题技巧。

“五要”是:①要特别注意文章的标题;②要快速浏览全文,掌握主旨和大意;③要抓住文中的重点段、段中的重点句型和句中的关键词;④要尽快浏览课文后的思考题,尽量带着问题读;⑤要把有关WHO,WHAT,WHERE,HOW和WHY等方面的内容用笔圈画出来。

“五不要”是:①不要在默读时发出声音;②不要逐字逐句分析;③不要常回视已读部分;④不要用手或笔指着一个个单词阅读;⑤平时训练时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

学生只有掌握好阅读技巧,才能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效率。

4、书面表达突出积累,提高综合能力。

英语读写综合在试卷中占较大比例,既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对写的训练从入门时期抓起,按照“词-句-段-篇”的训练程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通过采用抄写、默写、听写、仿写、汉译英、给材料作文等不同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

在复习阶段,我坚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文章,并通过“话题—讨论—写作—讲评”4个环节展开:先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话题或当前的热门话题(如旅游、奥运、英语学习、运动与健康、环境保护、和谐社会等话题。

);接着引导学生讨论话题,在提出具体要求后引导学生从话题的主要信息着手进行写作;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书面表达;最后请两个学生直接将自己的作文写在黑板上供讲评时使用。

讲评时我先要求学生判断作文的信息是否完整,然后再让他们寻找作文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并寻找值得学习的好词句,再要求他们课后把这些好词句背下来,日积月累,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另外,我还对学生加强应试技巧的辅导,鼓励他们增强写作的信心,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5、讲练结合,以练为主,提高效率。

中考复习中老师要注意讲练结合,以练为主。

讲与练一定要讲究个“精”字;以练为主线,以补漏为主旨;精选习题,抽取规律。

考点选题与讲解要透彻、精当、典型。

因此,我们老师要做到“三精”与“两适”。

“三精”是指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炼。

“两适”是指适度、适量。

习题要精选精讲精练突出典型性,通用性。

我提倡教师要走进题海,让学生脱出苦海。

同时要重视及时反馈,提高评讲质量,以确保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查漏补缺,反馈到位,总结提升。

“复习反馈”有两大优点:一可以检查教师复习指导的效果;二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改正学习错误,避免问题积累。

在复习中,每复习完一个单元,每做一份题,我都要对学生的知识缺漏、做题的出错率、出错的原因做详细的了解与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及时矫正,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对出错多的题目,我会加以筛选或改编,再让学生练习,实行二次过关,过关题尽量做到全批全改,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在复习检测时我要求学生对平时练习中的错题进行归类,并建立错误题集,找到自己经常失分的题目,并分析错误的根源,研究与之对应的例题,逐个击破难点。

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注重中考模拟训练,强化弱项,及时补救。

四、结束语在中考复习中,我们老师要让学生感知、体验、理解和运用。

这是一条从模仿起步逐步走向“灯火阑珊处”、并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必经之路。

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理念,研究学习策略;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我们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下精调细琢的功夫,教会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

二○○八年六月十日主要参考文献: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