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

---------------------------------------------------------------最新资料推荐------------------------------------------------------ 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穿越小说弊大于利 1、看穿越小说及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最近,穿越剧以及穿越类的小说非常的红火,走在路上,坐在公交上都能听到大家提及最近很红的一部穿越电视剧《步步惊心》,电视剧讲述的是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女子穿越到了清朝并在清朝所展开的一系列爱恨情仇。

据一位心理学家分析说,现在的小孩爱看穿越剧是因为现实生活压力太大,然而在古代可能会比较无拘无束,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

穿越剧给现代青年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似乎大家在看了穿越剧或小说之后都会幻想自己穿越到哪个朝代,而且,大家看穿越剧一般关注的都是穿越过去的主角在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发生的一切,并未考虑到历史的真实性,如果翻读历史,便会知道,历史上根本没有主角的存在。

所以,看看电视剧只是一种休闲方式,可以让自身得到暂时的舒缓,但是不能陷进去,也不能在脑海中有这就是历史的想法。

2、对现实的危害 3 月 2 日福建漳浦县两名很要好的小学女生小美和小华相约自杀。

其中,女生小美的遗书写道:我的好姐妹(指小华)弄丢了家里卷帘门遥控器,她怕回去被骂,她要去死,我决定陪她一起去死。

1/ 19我们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一辈子,我有两个秘密,一个是要穿越时空,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电影;一个是要到太空。

两人在课堂上完成遗书后,一起跳进了池塘。

昨日,导报记者做了一个随机的抽样调查,竟然有近 9 成的小学生幻想着穿越回古代。

专家呼吁:任何一种穿越剧都要考量社会效应。

随机调查 16 名小学生,有 14 人相信穿越小女孩因为看多了穿越剧,自杀时不忘要穿越去清朝。

这让不少人把矛头指向穿越剧,称穿越剧毒害了未成年人。

穿越剧就不应该播放,现在很多穿越剧都是瞎改历史事实,误导了小孩子。

昨日下午,在漳州胜利西路上,市民陈女士讲述了自己孩子的遭遇。

她说,自己的小孩子因为看了穿越剧,一直问她,现代人是否真的可以回到过去更改历史,没办法只能一次次告诉孩子,电视剧都是瞎编的。

小张是漳州一中的学生,她告诉导报记者,他们班几乎所有同学都看过穿越剧,《步步惊心》上映后,同学们都会讨论。

不看穿越剧就落伍了昨日,导报记者在闽南一所中学的一个班级里进行了一次随机调查。

---------------------------------------------------------------最新资料推荐------------------------------------------------------ 全班 52 名学生中,所有学生均表示看过穿越剧。

但超过 9 成的学生说,穿越剧只是虚构的,自己并不会当真。

不过,有 4 名学生表示,自己真希望可以穿越到古代。

现代的压力太大了,古代的学习压力没有像我们这么大。

在被问及原因时,一名学生给予了这个答案。

老师,电视上不都是真的吗?相对于中学生而言,小学生似乎更较真,一名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向导报记者转述了班上同学对穿越剧的看法。

这名老师受导报记者委托,在班上做了个随机调查, 16 名小学生中竟然有 14 人相信穿越剧里所虚拟的故事,认为自己可以穿越回古代,占到了总数的 87.5%。

这些孩子都被穿越剧误导了。

在闽南一所中学教政治课的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表示,国家禁止穿越剧在黄金档上映是正确的,但更重要的要对电视进行分级,这样家长也好根据级别去判断是否让孩子观看相应的电视节目。

网络反响导报报道,引发穿越剧大讨论不仅是在民间,两名女孩的死亡也引起大量网友对穿越剧的讨论。

某微博针对此事件发起了微话题,此话题得到很多网友的关注,截止到昨天有 10 万多条的评论。

网友们大多围绕着两位小学生自杀到底是谁之过错展开了议论。

网友何纳 nancy的微博斥责穿越没有科学依据,这种没有科3/ 19学依据的小说、电视剧就不应该那么频繁地被使用,误导青少年!网友opposite_me表示:穿越剧太多了!对孩子们相当的负面。

网友 Purple 一直 Purple则表示穿越剧应注明虚构,穿越剧其实没什么错,但还是要一直注明故事纯属虚构,呃,或者换一种方式穿越,不然这种悲剧会越来越多,这个社会就真的疯了! ! 专家说法任何穿越剧要考量社会效应任何一种文化形式对人的心灵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福建省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永红在接受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穿越剧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但文化传播要去宣扬真实的生活,帮助人去接纳现实。

任何文化表现形式都可以存在,但也要考虑到下一代的影响。

任何一种穿越剧都要考量社会效应。

王永红表示,小孩子的辨别能力很弱,但这种穿越剧却误导了孩子,让孩子们脱离了现实。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把虚幻、神话的东西当成一种生活,只会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比较低,虚假与真实分别能力比较局限,容易把现实跟虚幻混为一体。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曾天德教授一直在研究青少年人格发展。

他表示,穿越剧混淆了虚幻和现实,对儿童的影响比较大,会---------------------------------------------------------------最新资料推荐------------------------------------------------------ 强化小孩子不成熟的认识,对儿童的成长有误导的作用。

对此,王永红建议,在孩子从小接受文化教育的时候,家长和老师就要去培养孩子们辨别能力,教他们学会识别真实与虚幻。

当孩子们在看这种穿越剧的时候,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引导,告诉他们穿越剧背后不真实的那一部分。

曾天德表示,穿越剧对成人来说具有娱乐性,但对孩子反而是误导。

所以,家长尽量不要让孩子们看穿越剧,但倘若孩子们观看了,最好要有家长陪同、引导。

(附其他评论)这一消息无疑引起了轩然大波,特此,小编编写《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大调查》,截止目前,已收集超 3 万网友投票参与,穿越剧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首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在该项调查中小编发现, 91.66%网友表示自己曾看过穿越剧;27.93%网友表示尽管自己知道穿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看完依然曾想象过自己穿越; 39.11%网友认为,穿越剧虽然部分篡改历史,但是可以引起自己对历史真相的探知;在穿越剧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一选项上, 50.14%网友选择了会。

由此见得,穿越剧走红,满足了不同群体受众的收视需求。

虽然观看电视剧和现实行为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也值得我们警惕并认真反思电视剧创作中过度娱5/ 19乐化所潜藏的社会风险。

而且盘点去年热播剧中,无论是《宫》中的跌倒穿越、还是之后的《步步惊心》里的车祸穿越,所谓的穿越方式都极其危险的,孩子们盲目的追捧极易让他们做出惊人的行为对自己造成伤害,只有明确标出一部电视剧究竟属于不适合未成年人收看、需要有家长指导收看或是适合所有观众收看,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好电视剧夺命频发现象。

儿童心理学工作者陈志林也就此事件作出专家指导:建议家长和学校正确引导,培养孩子的正确认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细节教育孩子,做到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社会正面引导,丰富孩子的业务生活。

(注意:网上也有这样的评论,小心被对方抓到小辫子~见下面)最初报道未强调穿越是自杀原因遗书交代的很清楚,自杀的原因并不是为了穿越对于这起事件的新闻报道,其实只有一篇,即海峡导报的《少女丢遥控器自杀同桌竟陪她跳池塘》,大标题并没有提到穿越。

然而在报道传播过程中,标题却变成了两小学生自杀称盼穿越遗书称想去清朝拍电影。

到了一些时评作者手里,则更发出了少女自杀为实现穿越梦想电视剧负面影响应正视之类的感叹。

编辑、时评作者们如此起标题,大概是因为原报道的开头是这---------------------------------------------------------------最新资料推荐------------------------------------------------------ 样说的我的好朋友小华(化名)因为丢了家里卷帘门遥控器,要去自杀,我跟她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死后我要穿越时空,回到清朝去跟皇帝拍电影然而,报道标明了这是据村民讲述,实际上提到穿越的小美的遗书并不是这么说的。

小美遗书交待的其实很清楚,我的好姐妹(指小华)弄丢了钥匙,她怕回去被骂,她要去死,我决定陪她一起去死,丢了钥匙指的是她家卷帘门的遥控器,这是小华赴死的缘由(小华的遗书没有提到穿越),而小美决定陪她去死的原因则是我们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小美明确地说这是死,并不是穿越,也没有说死的目的是为了穿越。

所谓穿越,其实是小美遗书中接下来提到的两个人生梦想中的一个这一辈子,我有两个秘密,一个是要穿越时空,到清朝,拍一部皇帝的电影,一个是要到太空,如果非要说小美是希望死后能穿越到清朝,那么怎么解释要到太空?而且,从语句上看,小美似乎也并非分不清影视与现实的区别,她并没有说穿越回去当皇妃,而是要拍一部电影。

因此,虽然不排除小美的人生观、世界观受到了穿越剧的影响,但非要说小学生为穿越到清朝而自杀则是一种严重的误读。

纵观去年以来的穿越剧,没有一部是因为自杀甚或是死亡而导致穿越的。

7/ 19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问题才是症结所在两位十二岁的女孩相约自杀,这令人十分痛心,但惟其令人痛心,才应该对自杀的原因进行深究,而不是盲目归结到某个因素。

数据表明,儿童自杀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 1999 年中国 514岁儿童的自杀率为 0.8/10 万。

儿童自杀人数大约占当年全国自杀人数的 0.9%。

另据报道, 中国每年自杀身亡人数为 28.7 万(一个偏保守的数据),按儿童占 0.9%计算, 每年自杀身亡的儿童人数大约为 2583 人。

虽然比起 14 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儿童的自杀率要低很多,但正因为其自杀率低,而且不像青少年和成年人那么有迹可循,所以关于儿童自杀的研究很困难。

总体上,我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据国外的研究,冲动、易受家庭环境影响、对死亡认知不足、特殊触发事件等往往是儿童自杀的诱因。

在本例中,小华的自杀受特殊触发事件(丢了钥匙)和家庭因素影响明显(怕被家人骂)。

孩子因为怕被家长责骂而干出傻事的例子不胜枚举,药家鑫就算一例(参见《药家鑫父亲难辞其咎》),这是典型的家庭教育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