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浅谈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陈俊才四川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成都610016摘要:本文就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阐述, 指出我国在纳米科技发展方面主要存在有六个方面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人才不足和研究开发方向重点不突出的问题。
最后, 笔者提出了我国发展纳米科技的建议。
关键词: 纳米科技发展1 . 前言纳米科技是20 世纪80 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领域。
由于它将对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已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科技战略制高点。
据权威研究报告显示,2000 年纳米技术对全世界GDP 的贡献为4000 亿美元。
日本纳米技术的国内市场规划将达到2500 亿美元。
纳米科技的健康发展将对21 世纪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国家安全以及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法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作为极具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材料和新兴技术, 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抢占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战略高地, 近年来, 各国政府纷纷制订相关发展战略和计划, 投入巨资, 支持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 重点推进纳米材料的产业化。
目前国外纳米材料产业初具规模, 纳米材料及其产品从1994 年开始进入市场, 创造的经济效益以年20% 的速度增长。
已具规模化生产的纳米材料有: 金刚石、磁性材料、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最先进的国家是美国、德国和英国。
日本在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居领先地位。
20 世纪90 年代, 日本生产新型陶瓷用超微粉体总产值71.5 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率15.8% 。
欧洲在分散、涂层和新仪器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20 世纪90 年代西欧生产纳米级陶瓷粉体产值为15 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18.9% 。
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 将引发新的产业革命。
2 . 国内纳米科技发展概况我国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就高度重视纳米科技研究,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纳米科技发展。
2000 年11 月成立了国家纳米科技协调指导委员会, 2001 年7 月科技部等5 部委联合下发了《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 2001- 2010) 》。
在纲要指导下, 科技部启动实施了纳米科技重大专项, 在“十五”期间拿出10 亿元支持纳米科技的发展, 设立了纳米专项办公室, 到2003 年8 月止已拨付纳米科研经费约6 亿元。
在发展与改革委的支持下,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北京成立, 国家拨付资金 2.1 亿元; 国家纳米技术及应用工程中心在上海成立, 国家拨付资金0.7 亿元。
中科院将纳米科技纳入知识创新工程, 启动了若干重大项目; 教育部和国家自然基金委也对纳米科技发展给予了重大支持。
我国的一些省市纷纷出台了发展纳米科技的政策和计划( 规划、纲要) ,采取了种种措施支持纳米科技发展, 例如:1) 浙江省2000 年组织制订了《加快纳米材料应用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从2001 年起由省财政每年投入1000 万元建立省纳米材料应用及产业发展资金;2) 山东省制订了《山东省纳米技术创新计划》、《山东省纳米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把纳米科技发展作为“十五”期间山东省经济特别是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3) 上海市科委从2002 年起每年投入3000- 5000 万元支持纳米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4) 北京市科委每年投入3000 万元以上发展纳米科技;5) 江苏省制订了发展纳米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 并依托高校成立了江苏省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6) 安徽省2002 年制订了《安徽省纳米材料应用及产业化发展纲要》, 拟通过5- 10 年的努力, 纳米材料实现年销售50 亿以上, 建设1 个纳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培育3- 5 个纳米材料应用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培养一支纳米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队伍;7) 台湾省自1999 年开始, 相继制订了《纳米材料尖端研究计划》( 1999) ; 《纳米科技研究计划》( 2001- 2005) , 5 年投入经费每年达上亿新台币。
台湾从2002- 2007 年在纳米技术相关领域投资6 亿美元, 每年稳中有增, 平均每年达1 亿美元。
8) 四川省2001 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纳米技术协会, 指导、协调该省的纳米技术研发工作。
从2003 年起省财政拨款2000 万元设立纳米专项研发经费。
9) 天津市已设立了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 纳米基地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围绕国家长远发展目标, 结合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 进行战略定位和部署。
我国已有许多企业积极介入纳米技术领域, 有的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不少项目已实现产业化。
一些民营企业对纳米科技的研发, 也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
据统计, 全国从事纳米研究的企业有三百多家, 很大一部分是民营企业, 他们都希望在这个行业中占一席之地。
据统计, 目前全国共有300 余家纳米企业,其中, 以“纳米”字样注册的企业共57 家, 社会投入资金30 亿元。
并已形成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中心的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产业带。
经济实力雄厚的华东、华北及华南地区的纳米材料企业,占全国纳米企业的80% 左右, 主要分为应用型和生产型两类,生产型企业主要从事各种纳米粉体的生产, 占所有纳米企业的15% , 大都分布于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地, 而纳米材料的应用型企业占据了整个纳米企业的84% , 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达200 家。
纳米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的纳米技术研究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果。
但总的来讲, 纳米技术成果还是以基础研究为主, 纳米技术成果的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 产业化的效果不理想, 成果转化率较低。
如果将纳米产品的成熟度按中试、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生产划分排序, 其明显呈递减态势。
研究开发和规模化生产的距离较大, 大约只有5% 的实验室成果最终能转化为规模化生产。
3 . 我国纳米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我国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就开始从事纳米技术的研究, 具有较好的从事纳米技术研发的基础。
目前, 我国的高校和研究单位及企业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纳米科技的研究, 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研究开发队伍。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 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纳米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1) 专门从事纳米科技和研发的机构和人才不足;2) 研究开发方向、重点不突出, 基础研究薄弱,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3) 组织协调不力, 信息沟通和交流不够, 技术和资源优势集成欠缺, 研发和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不能统筹, 造成低水平重复研究和开发;4) 优势项目也未能形成产业链, 不能带动好传统产业的改造;5) 纳米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科技经费严重不足, 与国外相差甚远, 严重影响我国纳米技术及产业在全国的地位。
6) 应用研究工作严重滞后, 使有的项目无法实现产业化,纳米技术成果转化率低。
4 . 加快我国纳米技术发展的思路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共同成为21 世纪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技术, 它是当今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 我国要在纳米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 为了保障纳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要制定适合的纳米科技发展政策。
政策的制定要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方针, 集中力量, 重点突破。
应尽快制定出各相关的政策法规, 规范纳米技术市场, 避免纳米技术过度竞争及低水平重复研究。
第二, 要建立和健全纳米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制识。
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促进纳米技术与生物医药、信息、环境、能源、海洋、空间等高新技术相结合, 提高纳米技术度, 有限资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产业化。
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 首先要发掘市场需求, 据此选定研究目标。
在有限的资金和设施条件下, 纳米技术的发展一定要从科研源头上加以调控, 科研项目选题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形成产业化为根本目标, 强调市场服务意在这些产业中的含量。
第三, 要重视人才的培养, 促进各领域研究人员之间的协作, 加强国内外的技术交流。
发展纳米技术及其产业化要参与国际竞争, 参与各地区间的竞争,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应放在第一位。
还要加强科技界与企业界、地区与地区、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交流协作。
政府在其中要起协调作用, 同行要扩大交流, 要互相协调, 要优势互补。
第四, 要参照国际标准, 制定我国纳米技术行业的产品标准, 建立权威性的国家纳米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使纳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章可循。
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因种种原因还比较滞后, 根据我国的现状可建立大型纳米技术精密仪器协作网, 提高纳米技术产品的检验水平和检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实现我国现有纳米材料的检验仪器设备和检测技术的资源共享。
第五, 建立强有力的资金保证系统。
纳米科技研发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已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促进国家和地方纳米科技产业的发展, 例如北京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家投资2.5 亿元, 天津的“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政府拨款1.5 亿元, 市场融资2.6 亿元。
上海市、北京市每年用于纳米专项的经费3000 万元以上。
但是, 我国在纳米科技发展上的投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建议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再则鼓励国营、商业的金融机构参与纳米科技的研发, 以确保预期效益好的纳米科技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资金需求。
综上所述, 纳米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赶超世界强国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国家应集中优势力量, 突破关键技术,加速成果转化, 从整体上推动我国纳米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增强国家未来科技和经济竞争力, 为国民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1] 涂铭旌. 纳米稀土材料的研究进展[J]. 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 2005,(1).[2] 聂绪建. 纳米结构碳黑的研究开发应用前景[J]. 纳米材料研究与应用, 2005,(1).[3] 周正华. 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的发展概况[J]. 纳米材料开发使用, 2005,(4).作业:对“浅谈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摘要: 本文主要对我国纳米科技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在纳米科技发展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的纳米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国纳米科技发展意义发展前景1:前言:浅谈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这一期刊采用分述的方式,将我国纳米科技发展概况,我国纳米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快我国纳米技术发展的思路分别进行了论述,内容简洁明确,分析清楚彻底,使读者对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现状有了深入明确的了解。
2:原文的主要内容首先是对我国纳米科技发展概况进行的论述,我们了解到我国从上世纪90 年代起就高度重视纳米科技研究,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纳米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