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开题报告范文1. 开题时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
开题报告用汉语撰写。
2. 答辩时间:下一年的5月中下旬。
3. 论文写作形式及要求:论文用汉语撰写文中举例可为英文,主要形式为基于个人翻译实践的翻译实践研究。
具体要求如下:1口、笔译论文长度均不少于1.5万字不包括附录中的原文和译文。
要求提供附录原文+译文。
笔译论文中所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1万字,口译论文中所附口译转写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5千字。
2选材要求:笔译原则上必须是自己曾参加过的项目或习作,口译原则上必须是自己参加过的口译实践或口译练习。
3翻译的作品原则上必须是原创的,不能抄袭或改译他人译文。
4论文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致谢摘要Abstract1. 任务描述研究背景/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2. 任务过程2.1 译前准备2.2 翻译过程3.3 译后审校3.案例分析基于自身翻译实践的具体翻译案例展开讨论,如翻译原则、标准、策略、方法、特定语言现象[如中国特色词汇、四字格、隐喻等]的处理、翻译风格,等等。
4.实践总结参考文献附录:原文+译文5写作格式引文出处标注、参考文献等及论文版式参照《外语学院研究生论文手册》第六部分“论文撰写的规定与格式”。
2021-9-20说明:论文原则上采用以上框架模式以上述框架模式为主,鼓励、提倡学生采用以上写作模式。
如确有必要也可采用以下三类模式之一:关于MTI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说明2021-61. 论文写作形式:论文用汉语写作,可有以下三种形式:A. 翻译市场调查报告汉语写作1.5万字B. 个人翻译实践总结汉语写作1.5万字C. 机器/助翻译实践总结汉语写作1.5万字2. 论文写作规范:按外语学院研究生论文写作手册要求办。
3. 论文写作提纲样例:A. 翻译市场调查报告样例武汉市翻译市场调查报告i. 致谢ii.中文摘要iii.英文摘要1. 导言2. 武汉市翻译市场的现状2.1.翻译机构的类别及数量2.1.1政府翻译机构2.1.2.国企翻译机构2.1.3.私体翻译机构2.2.翻译产品的品种及出版情况2.2.1.文学作品2.2.2.社科作品2.2.3.自然科学类作品2.2.4.应用文作品2.3.翻译市场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 2.3.1.口译需求2.3.2笔译需求2.3.3.应对需求存在的问题3. 翻译市场的应对措施3.1.政府政策3.2.培养机构的任务3.3.培训与市场的衔接3.4.人才的市场适应4. 结语参考文献B. 个人翻译实践总结样例“转换”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1.前言2. …..的语言特点2.1.用词特点2.2.用句特点3. 处理…..语言特点的原则及方法 3.1.原则:忠实与通顺3.2.方法:合理应用转换4. 转换应用的范围4.1.词语的转换4.2.短语的转换4.3.句子的转换5. 应用转换的要领5.1.5.2.5.3.6. 结语参考文献C. 机器翻译实践总结样例机器辅助翻译XXX在“??”中的应用研究1. 前言2. XXX的功能特点2.1.处理词的特点2.2.处理句子的特点3.“??”文本的语言特点3.1.词语层面的特点3.2.句法层面的特点3.3.语篇层面的特点4. XXX应用的要领4.1.4.2.4.3.5. 结语参考文献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节选翻译报告A Translation Project Report for Outline of the National Medium-andLong-Term Program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excerpts1. 论文简介:本次翻译项目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前20章内容进行汉译英的翻译实践。
其次,根据此次翻译实践撰写一篇相关的翻译报告。
长期以来,中国的翻译理论大多是针对文学翻译,由于文学翻译和时政文本翻译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适用于文学翻译的理论往往无法直接应用于时政文本的翻译。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明显上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与日俱增,时政文本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材料,其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为探讨适合时政文本翻译的方法,本文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翻译文本,借助英国翻译学家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理论和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这理论对时政文本的翻译特点和技巧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并视图通过这些理论来解决政论文翻译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探究针对政府文件的若干有效翻译策略和方法,提高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
翻译报告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翻译项目介绍,包括文本选择,项目目的,项目意义以及报告结构。
第二章,研究背景,包括理论介绍,文本内容,文本特点分析以及翻译时政文本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翻译过程,即理论联系实践部分,主要包括准备工作,以及在文本分类理论和动态对等理论下对翻译中遇到的难点如何解决,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第四章,项目总结,包括翻译心得,经验教训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2. 材料简介:2.1 翻译文本的选择:在本次翻译项目中,笔者选取了由国务院2021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以下简称纲要作为翻译文本。
对其中的前20章内容共计22000字左右进行了翻译。
全文包括4个部分,22个章节,主要是对未来11年中国教育发展的全面规划和总体部署。
这是中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选取该文本作为翻译项目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从文体上看,本文属于应用文体,由于应用问题基本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实用型和目的性,因此通过对该文本的翻译可以进一步提高笔者的翻译实践能力。
其次,这是一篇时政文本,基于该类文本在文体,用词等方面的特殊性,笔者试图借助相关翻译理论,对时政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做初步研究和探索,希望有助于今后的翻译实践。
第三,笔者长久以来一直对时政文本的翻译很感兴趣,曾对近十年的政府报告翻译进行过详细的学习和思考,在时政文本翻译方面积攒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借此机会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也为以后从事翻译工作找好方向。
2.2 翻译意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教育的发展直接关乎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振兴。
此《纲要》的颁布表明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深切关注,标志着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逐步转变。
目前,还未有关于该文本的正式译文出现。
为了更好的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教育未来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为了宣传中国政府在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和成就,笔者联系所学的翻译理论,对该文本进行翻译实践。
希望在增进国际交流,让世界更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处理翻译问题的能力以及翻译水平2.3 预翻译情况:截至撰写开题报告当日,文本翻译已完成近50%11000字左右,并且得到成雨姗导师的修改和反馈。
预计在10月底可以结束文本翻译,并于11月开始进行翻译报告的撰写。
3. 翻译评述:3.1 理论框架:3.1.1 文本功能分类理论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在《翻译教程》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中提到“为了找到适合的翻译方法,译者必须先确定原文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式Newmark; 11。
这一理论对种类繁杂的应用文体翻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纽马克在布勒的理论基础上,按照语言功能将文本大致划分为不同三个类型:表达功能型,信息功能型和呼唤功能型,并针对文本类型的划分提出了两种主要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时政翻译属官方声明authoritative statement,是表达型文本的一种。
在翻译此类文章时,纽马克建议采用语义翻译的手法进行翻译,使译文的句法和语义结构尽可能贴近原文。
纽马克的这一理论为译者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依据,对此次翻译项目的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1.2 功能对等理论尤金·奈达,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
20世纪60年代初,奈达在等效原则基础上提出了功能对能或称动态对等理论。
该理论摒弃了“文本中心论”,强调以读者文中心,将读者感受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
他认为“翻译就是在译语中再造出首先在意义上,其次在风格上与源语信息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信息。
”并提出“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时政文本的译文接受者是外籍人士,由于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与我们存在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必须考虑读者反映,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使他们最大限度的看懂并理解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