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基本理论一、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警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必然也将随着国家的灭亡而灭亡。
警察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对于警察史的化分,学术界一向都存有争议。
我们这里坚持的就是我国学者王大伟的观点。
王大伟现为公安大学研究生导师,他曾在今年4月份《今日说法》节目中,就我国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问题’作过法律咨询。
他是我国首批对外警进行研究的学者,1994年他曾到英国的‘艾克萨特警察大学’攻读警察学硕士研究生。
王大伟认为,在警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即古代警察阶段和现代警察阶段,二者的分水岭就是1829年英国伦敦大都市警察的诞生。
(一)古代警察我们知道原始社会有没有警察,但警察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那么什么这种警察萌芽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指警察行为。
1964年史威姿(SCHW AZTZ)和米勒(MILLEY)考察了人类51个原始文明,发现有21个存在警察行为。
好贝(HOEBD)也曾对爱斯基摩人的原始部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出版了一本名为《原始社会中的初级法律》的书。
好贝发现,在爱斯基摩人的部落群中,整个社会活动依靠传统禁忌和咒语来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禁忌和咒语无法产生象法律那样强有力的约束力,因而在实际操作中难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为了弥补这一方面的足,某些部落中就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活动——官方调解(主要是针对财产纠纷的调解),这项工作通常由部落首领来实施,这就是最初的警察行为。
在警察行为产生之后,直到现代早期警察产生之前,即1829前,这段时间被称做是古代警察阶段。
古代警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欧洲的中世纪,呈现出以下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军警政不分,即警察还没有从军队和行政机关中完全分离出来,警察行为由军队、审判机关和行政机关共同行使,现在意义上的警察机关和警察称谓还没有产生。
象《七品芝麻官》,就是一个典型的古代警察,他既要负责整个县城的治安,又负责刑侦、审判和行政管理工作。
再比如,在电视上古装戏中经常看到的“御林军”、“禁卫军”、“五城兵马司”等都是古代警察的代表。
世界上最早的专业警察,学术界公认为是“更夫”(国外叫守夜人)。
由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代警察与现代之间的显著差别。
二是皇权和神权思想支配着警察行为,皇帝是一国之君,是全国最大的警察首长,支配着全国的警察行为。
他的话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的,掌握着臣民的生杀大权,可以随时随地任意对他人实施人身强制。
像轰动一时的《还珠格格》中其中有一“认亲”,皇上金口,娘娘的话也是玉言。
而在西方,神权思想长期影响和支配着社会,宗教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社会的法制,支配着警察行为。
欧洲中世纪时期是一个黑暗的世纪,神权统治着整个世界,在许多国家教会就是法庭,教会的主旨就是整个社会的规范。
这一点,我们从布鲁诺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布鲁诺被世人誉为“捍卫真理的战士”,他为捍卫和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布鲁诺就生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
当哥白尼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发现了“日心说”后,感到的没有兴奋只是恐惧。
因为,这与教会所宣扬的“地心说”,格格不入。
一旦他把自己的成果公之与众,那么,等侍自己的就只有死亡。
为此,哥白尼直到弥留之际才向世人宣布了自己的“日心说”。
布鲁诺经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对,于是他便在欧洲各地宣讲“日心说”。
因此,他也就成为整个欧洲教会共同的敌人,被教会所通缉。
他被捕之后,由于不肯放弃自己信仰的“日心说“,而被教会施以火刑,活活地被烧死。
从这事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教会的通缉、抓捕、审判直到执行火刑这一系列的行动都是现在我们“警察的职能。
”神权和皇权思想对当时三是私刑普遍存在,由于皇权和神权思想支配着警察行为,因此,行使警察行为的主体范化,奴隶主、封建主、宗教领导人和宗教头人等有权阶级都可以使用私刑进行处罚,这就说明人身强制这种国家警察行为还没有集中于警察部门。
这我们从一些影片中可以找到一些痕迹,如描写奴隶社会的美国电视剧《根》、墨西哥电视剧《女奴》,封建社会《白毛女》中的黄世人、外国名著〈红字〉、〈巴黎圣母院〉〈荆棘鸟〉等。
(二)现代警察1829年英国内政大臣罗伯特·比尔,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文职化专业制服警察——大伦敦都市警察,从而开创了西方警察历史的新纪元,大伦敦都市警察被誉为是现代警察之鼻祖。
继英国建立现代制服警察之后,美国于1838年在波士顿市建立了警察局,开创了美国现代警察制度。
二次大战后许多前欧美殖民地纷纷宣布独立,建立了自己的警察制度。
现代警察的主要特点是:一是组织职能独立化。
警察日益从军队、多种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中分离开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机关;建立了警察自己的完善的工作体系,成为社会上一支独特治安力量;二是强调法治,警察机构依法而建,警察人员的权力也是法律所赋予的,因而也要依法行使。
因此,排斥私刑,尤其排斥无法定警察权的机关和人员滥施人身强制、侦察和审讯等警察行为。
你象,我们时常会在报纸上看这样一类新闻:某某商场因怀疑某某人偷了东西,强行将其扣留,对其进行搜身。
某某人以侵犯人身权,而将这一商场告上法庭。
由于保安人员不具备警察权,对他人实施搜身——这种警察行为就是非法。
再有像前段时间,广州市一家公司因怀疑女工偷窃原料,而对几十名女工进行非法搜身,这一事件被中央台〈今日说法〉节目报道。
排斥私刑,也指排斥警察滥用执法权。
你比如,92年美国警察殴打黑人事件,也就是著名的黑人尤金事件,再有美国近期接连不断的“白人警察殴打黑人”事件,可以说震惊了世界,人们纷纷对其进行指责,指责这些不法行为。
这种事情这在古代阶段是很平常的事情。
象白居易笔下的《卖碳翁》。
这就是因为现代警察强调的是法制,他排斥任何形式的私刑的存在。
三是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为了便于行使职权,警察身着特制的制式服装。
警察的制服,已是国家赋予权力的象征,是公开执行警务的标志。
据史料记载,1829年现代警察诞生之际就统一了制服。
当时警察的装束是:头戴深简礼帽,上身穿深兰色长后襟的燕尾服,下身穿深兰色的西裤,这与当时的市民服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警察唯一的武器——木制警棍就藏燕尾服内。
这身装束很受市民的欢迎,人们称警察为BOBY(可爱的、小的),翻译过来就叫“博比”。
而美国的专业制服警察则是出现在在警察的发展史中,我们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古代警察的地位和作用。
1829年大伦敦警察被世界公认为是现代警察之父,这一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似乎已成定论。
但是在1991年,英国艾克赛特大学警察研究中心主任比尔·塔夫曼在访问我国人民公安大学时却说出了骇人之语,他说:“世界警察史应当改写,世界最早的制服警察是中国辽金时代的‘警巡院’。
”这也就是说,中国才应是现代警察的诞生地。
根据我国史书的记载:公元916年,辽代为了统制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特创设了警巡院专官五京(上、中、东、西、南京)的治安,具体负责诉讼、巡逻、度量衡和百货做估值等工作,他们身穿特定的制服,实行全日制工作。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塔夫曼教授还提出了有力的物证———一面铸有“上京警巡院验”印记的辽代铜镜子,这就是当时警察实施警务的凭证。
而这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铜镜子竟然只被卖了50元人民币。
二、警察的概念与作用(一)概念1.“警察”一词的来源对于“警察”一词的来源,学术界有2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警察”一词来源于日本,一种认为是中国固有的。
日本传入说:警察是由日本人由POLICE译成日文,再传入中国的。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日本语言中大量借用汉字,这是我们所熟知的。
而中文有许多词汇也是从日本借用的,如经济学、不景气、最后通牒、神经过敏、通货膨胀等。
据统计,现代汉语中借用日本词汇达800多个,警察作为其中之一是完全有可能的。
再者,从“警察”一词两国使用时间的早晚上也可以说明。
日本从1868年明治维新后着手建立新式警察。
1875年3月日本制订“行政警察规则”,这是日本官方正式采用该词的最早记载。
1880年4月日本改警视厅为警察本署,这是最早以警察命名的机关。
而在此之前,日本警察称为:捕亡方、警保寮、警视厅。
而我国“警察”一词最早出现于1900年前后,见之于张之洞、刘坤一联名向光绪皇帝的奏本,上面说“日本名为警察,其头目为警察长,而统之以警察部。
”并建议在中国“先行试办,以次推行。
”1905年清朝建巡警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将巡警改为警察,并在京师和各省设警察厅。
如果,巡警即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巡逻警察的话,那么,中国最早以警察命名的机关就出现于1905年,即巡警部,比日本晚25年。
中国固有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警察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的警察机构有:司民、司司圜(周)、都亭(秦)、金吾卫(唐)、巡检司(宋)、警巡院(辽金)、五城兵马司(明)、巡捕五营(清)。
从警察概念分析,警察二字自古有之。
古代警字,从敬从言。
敬者戒了也,戒之以言,谓之警。
有言在先不得违戒。
察字谓以手持肉,祭天求示,得神意而明白。
反复详审请之察,察之为明。
古代警察二字也常连用,“警之于先,察之于后的意思”。
:《汉书》:密使警察不予宣露,这里的警察二字意为观察、侦察、监视;《金史·百官制》中有:“诸京使一员,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别部。
”这里的含义是监察;《太平广记》中有“大雁居其中,令雁奴围而警察。
”这里的含义是预警、观察、警卫等。
综上所述,中国自古就有警察行为,警察一词在史书上不断反复出现,其含义为侦察监视。
古代警察为动词,少见为名词。
后来,中国人自己将POLICE一词意译为中国固有的“警察”一词,取古意。
2.“警察”的含义英语POLICE一词源于起源于古希腊语的“Politeia”(城市国家),后来,发展成为POLICE 一词,指内务行政。
进入现代后,词意进一步缩小,具有了现代的含义。
那么,现代警察的含义是指什么:现代警察的定义千姿百态,这是由于观点和角度的不同,因而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能让所有的学者臣服的概念。
尽管如此,警察的概念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社会力量的角度进行定义的:“警察系指警察机关和警察人员。
”伯伦智理(BLUNTCHLI)认为是指:“国家为保护公益,以强制力限制人民之自由,而行使其行政行为者。
”澳斯著姆在《大都市警务模式》:“警察是那些有‘特别逮捕权’,并从事巡逻、犯罪调查和交通管理等直接警察服务的任何公共官员。
《辞海》:“警察,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力量,也指构成这一力量的人员。
”尹春生在《警察概念之科学透视》一文中指出:“警察是依法维护和管理国家治安(社会秩序)的国家行政武装力量。
”《公安学概论》:“警察是国家政权中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依靠暴力的、强制的、特殊的手段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的武装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