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朱中超

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 朱中超

建筑电气工程中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朱中超
发表时间:2019-08-07T09:16:35.03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朱中超
[导读] 摘要:中国经济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浙江省地下建筑设计研究院杭州分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中国经济正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发展绿色节能理念,社会正逐步朝着节能的方向发展。

通过有效利用节能技术,可节约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大大提高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在建筑方面,通过对电气节能技术的应用,对电气工程也进行了很大的升级,使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等都有了较大的改观,在工程中也能节约很多的资源,对建造的成本进行了有效的降低,从而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了。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电气节能技术;实际应用
1电气节能技术概念
从字面中不难看出“电气节能”技术主要的对象是电气,技术实施的目的在于“节能”。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目前电气技术行业的使用效率高低状况进行节能技术的具体实施。

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电气节能技术可以分为:普通建筑电气节能、商业建筑电气节能、工业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三类,从而根据建筑物用途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的电气节能技术。

2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的现状
一直以来,我国的能源储备非常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分配给每个人,似乎资源拥有率低,再加上资源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我国的能源形势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

在建筑施工中,最大的能耗方面是电气工程、空调系统、电力系统、配电系统、电力线路等,都有很大的用电量。

现如今,政府也越来越发现电力系统的能源消耗逐渐增大会严重的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但是我国在研究电气节能方面是相对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的,并未拥有成熟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也就导致了在进行具体的监督管理时,却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执行手段。

因此除去政府要加强对外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监管手段之外,相关的企业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做起,做好对电气工程的电气节能技术研究,从而将有限的资源进行节约,还能对企业的效益进行提升。

3电气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3.1在空调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对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能耗来说,空调系统的能耗更为严重。

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节能优化过程中,有关人员应将空调系统的电气节能设计作为重点内容。

另外,在空调系统相关电源线的合理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能耗越来越严重,造成电能的严重浪费。

所以,相关人员若是想要将电气节能技术合理的应用在空调系统中,就必须要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空调系统相关规格对电力能源的实际需求,与相关电气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并结合实际需求对相应的电力线路进行合理安装,以确保所安装及搭配的电力线路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特点。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对空调系统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以确保能够对空调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独立管理,进而实现对电能进行合理分配的目的。

并通过对能源存储等相关技术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推动电气节能技术在空调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3.2照明节能技术
照明设备是建筑中最基本的设备,也是用户最常用的设备。

因此,电气节能也需要从照明设施入手进行节能设计。

无论哪一个区域通常配备相应的照明系统,可以说它可以覆盖建筑物的大部分区域。

鉴于照明系统对电气节能的影响,有必要对照明节能进行深入研究。

从照明系统出发组织的节能设计需要以保障室内光照为前提,设计者可以借助自然光来满足用户相应的光照需要,针对建筑工程自然光照加以分析、计算,确保照明节能设计契合节能要求。

此外,设计者针对室内灯具进行设计时,也需要秉持“环保”、“节能”等理念展开设计,同时也要对光照亮度、光源等进行考量。

对照明设备进行选取时,可以以有限考虑应用年限长或者是耗能低的设备。

当然,还应考虑使用能耗不高的光源用电附件(如电子变压器),借助天然光源来节约能耗。

3.3供配电系统节能技术
对于配电系统级的节能应用,可根据工程实际计算电流值,选择合适的电缆和供电方式,以保证电能的有效实现。

例如,在选择电缆时,在计算电流和电压损耗后,应选择相应的规格。

可以选择高规格以减少线路损耗。

此外,对配电方案进行具体设计时,还需要确保三相的尽力平衡。

传统模式下的低压补偿主要是为“三相共补”形式,但该模式仅与低压网络当中单相负荷不高等情况相适应。

但当前随着生产能力等的持续提升,导致单相负荷持续提升,很难确保三相平衡。

因此,需要针对配电变压器采取单相无功模式的补偿,该模式虽然在投资方面相较于传统方式来说更大,但却可以借助有效节能来补偿上述花费。

3.4在动力与配电系统中对电气节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首先是电力设备系统,因为电力设备的生产和供应是由相关厂家直接进行的,所以电力系统的节能处理只能在设备运行阶段进行。

在电力系统相关设备的运行中,不会出现空载现象,使得其运转速度符合当前的电力使用情况,而且还不会出现空载,从而做到了电能的节约。

对建筑整体的电力运行情况和相关设备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将其进行更加完善的分布和管理。

比如,通过分楼层运行的方式将高层的电梯系统进行调动,统一调动多部电梯,并使其互相之间有联动关系,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对电梯系统进行管理。

当某些动力系统不运行时,对其进行电力供应的中止,等到需要是在进行电力的供应,对一些不必要的运行进行减免。

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有一些电力设备启动或者关闭时,会出现短暂的电压波动,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的电能,因此应对这种电力设备在停用期间,应采取休眠的方式来进行电能的节约,而不是直接关闭。

也可以对其启动过程进行改造升级,利用软性启动技术将其开机时的能耗降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然后是配电系统,在配电系统中运用电气节能技术的关键,就是将建筑工程项目中具体用到的电流数值进行详细全面的统计并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布置更加合理的缆线并设置更加有效的供电方式,从而进行好电气节能的工作。

比如,进行缆线规格的选择时,一定要先将可能通过此电缆线的电流与电压进行计算,同时算出能耗的多少,然后进行电缆选择时,必须选择能耗级别高出计算能耗规格的线缆,从而减少在此线路中损耗的电能。

在进行相关配电方案的设计时,要注重其平衡性,尽量将配电机房的位置设置在诸多电力设备的中心位置,将其供电的线路进行缩短。

3.5持续对电气新技术加以应用
为促进电力节能建设,建设单位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增强节能效果,避免传统节能技术的问题。

新电气技术的实质是采用先进的控制
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控制。

此外,中央控制计算机还可用于监控建筑的照明、空调设备、遮阳等环节。

它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和房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照明甚至窗帘,从多个环节和细节上增强节能效果。

上述新技术均课强化电气节能效果,有效把控电力损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节能理念的重视力度,并将其融入到了各个领域以及各个行业中。

尤其是对于我国的建筑领域来说,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其建筑电气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能源消耗及浪费问题愈发严重,这对于我国节约型以及节能型社会的构建是非常不利的,基于此,相关人员将电气节能技术合理的应用在了建筑电气工程中,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研究。

参考文献:
[1]薛源.建筑电气节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8(22):51-52.
[2]张斌.民用建筑电气节能与环保技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3):191-192.
[3]许雨果,陈竹沁.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实践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57.
[4]王海鹏.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及优化措施[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0):54-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