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李鸽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0期
摘要:专业理论课程是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
的教学改革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现状、改革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从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课程;“学教一体化”;教学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不仅能促进学生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和教育观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学生保教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然而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目标定位缺乏层次性和适宜性,不利于精准施教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目标定位注重学生理解、掌握和识记各种理论知识,忽略感性经验的丰富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课时安排缺乏适宜性研究。

既没有考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考虑中职层面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就业需要,目标的精准定位不够。

2.教学内容缺乏操作性和实践性,不利于有效施教
专业理论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教学过程易枯燥、乏味。

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偏低、学习动机不强,更倾向于技能性、操作性的学习内容。

同时由于学生缺乏专业感性经验的支撑,难以理解和内化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专业理论课程学习兴趣。

3.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全面施教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师讲授的课堂集体教学为主。

较为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加之系统性、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低,实践机会较少,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有限,导致教学活动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由于专业理论课程多以闭卷、笔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缺乏对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

这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和师范性相悖,制约了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