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意义 ①面向国际市场,刺激了工业经济效率的提高 ②出口导向型经济由于开放度高,参加到世界经
济的循环中去,有激烈竞争,风险大,但信息灵活, 反馈快,容易抓住发展机遇。
③出口导向的工业化能克服发展中国家市场狭小 的限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口贸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总称。按其实施主体、 实施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①多边贸易政策 ②诸边贸易政策 ③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2、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内容 1 对外贸易总政策 2 进出口商品政策 3 地区和国别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一)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是指利用国内工业制成品来代替同类的
进口产品,以发展民族工业、改善国际收支。 这一战略是由普雷维什1950年提出来的。其基
本考虑是减少进口和依赖,节约外汇,平衡国际收 支,保护幼稚工业;其基本目标是为了改变发展中 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关系,改善贸易条件,建 立初步的工业体系。
②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加深了他们对国外市场的 依赖。
③加剧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间永无休止的争论 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主题之一。从亚当·斯密以来, 自由贸易一直是贸易理论领域中的主流。自由贸易 理论学派认为贸易是“双赢”的,所以国家对国际 贸易不应施加行政干预和限制。但是,在现实中, 自由贸易却受到许多国家各种政策的干预。那么, 政府为什么要干涉自由贸易?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
美国建国初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在独立战争时期,他曾担任华盛顿将军 的副官,被称作是华盛顿的“堪属无价 之宝的参谋”。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 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汉密尔顿被 任命为第一任财政部长。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的政策工具主要是出口优惠措施,如出 口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给予出口工业优惠 价格供给原材料等。
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比起进口替代政策来,保护 的范围要小一些,保护措施也相对宽松,但也不是 没有保护的“自由贸易”政策。出口导向政策是把 放宽限制与各种鼓励出口的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扩 大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
收益等方面给与优惠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意义 ①对于扶植、培育发展中国家的幼稚产业和新兴
产业起到巨大的作用 ②是一国工业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③有利于促进培养本国管理技术人员,带动教育、
文化事业的发展,获得工业化带来的动态利益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第二节、保护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的外贸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一、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1、国际贸易政策的含பைடு நூலகம்和分类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
他深得华盛顿的赏识与信任,是华盛 顿政府决策圈内核心人物,政府各项内 外政策的制定都有他的参与和主导。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
当时美国以农业为主,工业仅限于农产品加工 和手工业品的制造,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美国 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 发展本国经济。南部种植园主仍然主张自由贸易 政策,继续出口小麦、棉花、烟草、木材等农林 产品。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进口替代战略 ①对进口的最终消费品征收高关税,但对中间产
品、资本品征收低关税或免税,降低进口成本; ②实施进口配额、许可证制度等手段,限制非必
需品,特别是奢侈品进口; ③采取外汇管制。将外汇用于进口替代部门中间
品的进口;本币升值,减轻进口造成的外汇压力 ④对进口替代工业在资本、劳动力、技术、价格、
④集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有广阔的市场, 可以吸收较多的劳动力,缓解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 力。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出口导向战略的问题 ①一方面受到资源、技术、资金、人力等条件的
限制,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效的工业 的竞争,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的建立非常困难, 或者建成后难以产生应有的效率。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进口替代战略的问题 ①保护政策下成长起来的国内工业没有竞争的市
场环境,缺乏提高效率的市场刺激,缺乏竞争性 ②进口替代的发展会遇到国内市场狭小的限制 ③单纯的进口替代还有限制出口的效应 ④实现工业化的努力会导致对农业和其他初级产
品生产部门的忽视,使得农业生产下降,使落后的 农业更加落后,二元经济节后得到强化。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经济实力的强弱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利益集团的影响 政治经济环境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时期
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准备时期
二战前的 帝国主义 时期
二战后期
20世纪70 年代中开始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
四、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二)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是指通过扩大出口来带动本国的工业化
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20世纪60年代起(进口替代盛行于20世纪50年
代,到了60年代,一些国家经济已经有所发展, 开始转为出口导向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 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实施出口导向战 略。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一、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
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 1791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报告——《关于制造 业的报告》。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 发展,就很难确保其独立的地位,指出了制造业 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而美国工业起步晚、 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很难与英法等国进行自由 竞争。美国应该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使工业得以 生存、发展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