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

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来源:黄政办发〔2011〕27号【摘要】《方案》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实施步骤:●2011年,主要完成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设计,启动市、区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资源优化工作。

1、完成并颁布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完成启黄中学、黄冈外校办学体制改革;3、启动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4、完成黄州城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5、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6、启动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7、启动老城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8、根据城东新区规划,做好城东新区教育用地预留规划;9、启动并部分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2012-2013年,全面实施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完成市区部分学校的整合工作。

1、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完成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3、完成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整合;4、加大迁建学校的建设力度;5、基本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6、启动城东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7、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

●2014-2015年,重点加强市区学校的基本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1、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2、完成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3、基本完成城东新区新建学校建设工程。

正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工作方案的通知黄政办发〔2011〕27号黄州区人民政府,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工作方案为了做好黄冈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调整黄冈市区中小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议案》的办理工作,实现市区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理顺体制、科学规划、改革创新,推进市区教育事业优先、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市区中小学办学水平,提升市区龙头地位,改善市区人居生活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

二、整体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市区学校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条件均衡化和教育优质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三、基本原则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市区一体,整体联动;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财政为主,多元投入。

四、工作任务(一)科学编制规划。

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务实可行、适度超前”的原则,组织专家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并完成市区学校规划编制工作。

广泛征求市区群众、教师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布局调整规划进行评审,向社会公示,并报市政府批准颁布实施,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权威性。

(二)理顺管理体制。

改革市区学校办学体制,探索市区学校统筹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按照“规范简洁,科学高效”的原则,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成市直、黄州区、黄冈经济开发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教育合力。

同时,理顺启黄中学和黄冈外国语学校的办学体制。

(三)优化学校布局。

在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规划的基础上,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重点是实施老城区学校“改造、扩建、撤并、迁建”工程,加大对黄州中学、市实验小学、市实验幼儿园、考棚街小学、区实验小学和区实验二小等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学校布局,解决老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和交通拥堵问题,初步实现市区教育均衡发展。

(四)做好新城预控。

根据城市化进程和人口发展变化趋势,优先考虑各类教育教学机构设施布点,做好新城区特别是城东新区学校远期预控和建设工作,加强教育用地预留控制,使城区各类教育设施布点科学合理。

启动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备和建设工程,使新建学校起步快、起点高、环境优。

(五)改造薄弱学校。

加大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的改造力度,切实做好扩建学校的周边土地控制征用工作,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消除D级危房,使市区学校全面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

(六)合理定额定编。

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核定市区现有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解决学校规模超负荷和班额严重超标等问题;按政策规定和学校运行要求重新核定市区学校教师编制,落实教师员额;建立和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实现市区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五、实施步骤(一)2011年,主要完成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设计,启动市、区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资源优化工作。

1、完成并颁布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完成启黄中学、黄冈外校办学体制改革;3、启动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4、完成黄州城区学校教师编制核定工作;5、建立教师补充流动机制;6、启动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7、启动老城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8、根据城东新区规划,做好城东新区教育用地预留规划;9、启动并部分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2012-2013年,全面实施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完成市区部分学校的整合工作。

1、完成黄州区属学校和黄冈经济开发区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完成市区D级危房改造工作;3、完成老城区部分学校的整合;4、加大迁建学校的建设力度;5、基本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6、启动城东新区新建学校的筹建工作;7、加大教师交流、互派力度。

(三)2014-2015年,重点加强市区学校的基本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到位,实现市区学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1、完成市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基本实现办学条件均衡化;2、完成市区学校“改、扩、并、迁”工程;3、基本完成城东新区新建学校建设工程。

六、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

建立“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关部门的责任。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附后。

(二)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列支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

二是加大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并优先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建设项目和资金。

四是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置换管理,将置换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并在土地置换、安置补偿、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五是争取社会资金参与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

(三)及时督办验收。

市政府加大对议案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办力度,加强对议案办理的过程管理,定期向市人大报告议案的办理情况。

制定议案项目验收办法,组织力量对议案项目进行验收,做到完成一个,及时验收一个。

项目验收按照自下而上、分级管理的原则,由项目建设(承办)单位逐级报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议案实施期届满后,市政府将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并邀请市人大及部分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黄冈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成员单位职责组长:刘雪荣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王静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梅香雪市政府副市长黄祥国市政府副市长成员:方成市政府副秘书长方光明市政府副秘书长张新佳市政府副秘书长余友斌黄州区人民政府区长吴佑元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万亚平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王万福市编办主任潘咏华市发改委主任王建学市教育局局长宋兰萍市财政局局长姚涛市地税局局长骆效崇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孙楚强市人社局局长黄强胤市住建委主任喻长友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永忠市人口计生委主任叶俊甫市审计局局长张际伟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刘劲松市城投公司总经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黄冈市教育局,王建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以标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黄州区人民政府:按照市区一体、统筹发展的要求,根据属地管理原则,认真实施布局调整规划,加强管理,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做好辖区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有关工作。

黄冈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区一体、统筹发展的要求,认真实施布局调整规划,负责做好辖区内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建设有关工作。

监察局:负责监督学校撤并、校产转移、资产处置、项目建设经费使用行为,查处学校资源整合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编办: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合理核定落实市区学校教师编制。

发展改革委:负责将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优先市区调整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审批。

教育局:负责市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建设方案的拟订、实施等日常工作,协调市区有关学校做好相关工作。

财政局: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做好相关经费测算、补助和调剂工作,为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提供经费保障。

地税局:加大市区教育“两费”征收管理力度,做到依法征收,做到应收尽收。

公安局:负责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过程中社会治安和稳定工作。

人社局:建立完善教师补充、流动机制,配合做好布局调整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

住建委:加强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建设管理,落实教育建设项目减免费优惠政策。

国土资源局:做好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用地的规划、预留控制和划拨工作,优先保证教育用地。

人口计生委:负责对市区分年龄学龄人口作出科学的统计分析和预测,提供相关信息资料。

审计局:负责布局调整学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和资产管理的审计工作。

城乡规划局:将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整体规划,做好布点选址、建设规划、协调用地等工作。

城投公司:围绕市区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目标,做好相关资产置换、融资和投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