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同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
[摘要] “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共利益原则可以限制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及权利滥用。公共利益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由“遵守法律”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两个概念构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利益原则作为对法律规则的补充,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司法审判中来。本文分析了公共利益的概念、历史沿革、重要意义以及进一步的认识,并对此原则在司法审判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 公共利益;司法审判;建议
一、公共利益原则的概念及其历史沿革
(一)公共利益原则的基本理论依据
“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和“权利不可滥用”的辨证统一性。“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意味着民事主体在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则和法律不禁止的条件下,可自愿选择满足或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权利不可滥用”意味着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时,其行为应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并不损害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一般的公共秩序要求。尤其是在法律不足以评价主体行为时,公共利益原则可以限制合同主体的意思自
治及权利滥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贯注重“德行教化”的作用,并以此造就了中华法系偏重伦理性的法律精神,这为公共利益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市民社会生活与订立合同的行为日趋繁荣与复杂,这又为公共利益原则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基础。公共利益来源于民事法律调整的固有缺陷,即市民社会生活交往的广泛性、复杂性、不稳定性与法律的不可穷尽性之间的矛盾。公共利益原则的任务则是解决这一矛盾,以弥补法律的不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实现社会正义。
(二)公共利益原则的含义及重要性
公共利益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由“遵守法律(包括行政法规)”和“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两个概念构成的。《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遵守法律,主要指的是遵守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一般都纳入行政法律关系或者刑事法律关系。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国家通过强制手段来保障实施的那些规定,譬如纳税、工商登记,不得破坏竞争秩序等规定。法律的任意性规定,是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或者排除适用的规定,基本上涉及的是当事人的个人利益或者团体利益。当然,法律的任意性规定,不是永远不能适用。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对合同的某个问题,当事人有争议,或者发生合同纠纷后,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达不成补充协议,又没有交易习
惯等可以解决时,最后的武器就是法律的任意性规定。合同法的规定,除有关合同效力的规定、以及《合同法》第38条有关指令性任务或者国家订货任务等规定外,绝大多数都是任意性规定。
我国合同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有宣示性的和非宣示性两种。前者是一般性的引导,后者则渗透到合同具体当中,涉及到了合同的具体效力等等。合同法是对民法通则乃至宪法的贯彻,从民法通则和宪法的有关条文看来,与公共利益有关的法律上的措辞有:公共利益、社会公德、国家经济计划、社会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等。立法措辞上显得有点混乱,但从其他措辞的基本意义来看,我国的公共利益的概念是和其他国家的“公序良俗”概念是基本相当的。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之一的公序良俗原则和合同法中的公共利益原则有许多相似之处,具有借鉴意义。公序良俗是从国家方面对民事主体的活动进行规制,其基本含义在学界尚无定论,众多法学家均有自己的观点。如梁慧星先生认为,公共利益原则未必是法律所规定的规则,该原则的概念比法律规则概念的外延更宽,除现行法秩序之外,还应包括作为现行法秩序的基础的根本原则和根本理念等内容。①然而不论学界如何定义,“公序良俗”均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在今日已为私法上之至高原则”②,同样,公共利益原则对于民事行为中的合同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公共利益原则可以弥补强行法规定的不足,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者无法适用的时候可以补充适用该原则。其次,公共利益原则可以对合同行为进行必
①梁慧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9.
②郑玉波.民法总则[M].三民书局,1979,335.
要的限制,使民事主体在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遵循基本的秩序和道德规范。再次,公共利益原则可以弘扬社会公共道德,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最后,公共利益可以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三)国外关于“公共利益”的立法例
国外的通常把公共利益称之为公序良俗。首先以法律形式将公序良俗原则规定下来的是1804 年《法国民法典》。该法典第6条规定:“个人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法律。”第1131 条和第1133 条规定:“原因违反善良风俗或公共秩序时, 此种原因为不法原因; 基于不法原因的债, 不发生任何效力。”此时, 公序良俗不过是对于契约自由原则的例外的限制。
到了《德国民法典》,公序良俗的观点成为了支配私法全部领域的基本原则, 这里包括契约的自由、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自力救助的界限、法律行为的解释、均在此原则的支配范围之内。该法典第138条规定:“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 无效。”以后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的民法典纷纷效仿这一规定。如《日本民法典》第90条规定:“以违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的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 为无效。”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72 条规定:“法律行为, 有悖于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者,无效。”《苏俄民法典》第49 条规定:“实施目的违反国家和社会利益的法律行为无效。”《民主德国民法典》第68条规定:“为社会主义道德准则所不容的契约无效。”
由于我国的《合同法》与《民法通则》等法律是在借鉴国外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