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石油地质学课件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地层水
石油地质学课件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地层水
2,6,10,14-四甲基十六烷(植烷)
2,6,10,14-四甲基十五烷(姥鲛烷)
2,6,10-三甲基十五烷(降姥鲛烷)
2,6,10-三甲基十三烷(异十六烷) :
2,6,10-三甲基十二烷(法呢烷)
常见类异戊二烯型烷烃结构示意图
类异戊二烯型烷烃:以姥鲛烷和植烷为最常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 Pr/Ph小于1:还原环境, Pr/Ph大于1:氧化环境 ❖ 酸性水介质环境有利于Pr的形成,而偏碱性水介质 环境有利于Ph的形成。
重 润滑油 360-530℃ C19-C25 高碳数大分子量环烷烃、
馏 渣油 分
>530℃
>C25 芳烃和含S、N、O化合物。
典型中性石油的馏分和化合物的关系图(据Bestougeff,1967;转自陈荣书,1994)
——汽油主要由低分子量的烷烃和环烷烃组成,易挥发。常用辛 烷值来表示汽油在内燃机中燃烧的抗爆性,辛烷值越大,抗爆性越 好,质量也越高。而正构烷烃的抗爆性最小,环烷烃和芳香烃的抗 爆性较大。
(1)烷烃( Paraffin alkane,石蜡烃,脂肪族烃,CnH2n+2 )
常 温 常
C1-C4(甲烷–丁烷)——气态 C5-C16(戊烷–十六烷)——液态(直链烷烃)
压 ≥C17——固态
下
正构烷烃:—C—C—C—C— ;—C—C—C—C—C—C—C—C—
C
异构烷烃: —C—C—C—C— ; —C—C—C—C—C—
14
2.非烃化合物
(3)含氮化合物中的卟啉类与生物色素有亲缘关系,被作 为石油有机成因重要证据。高温(>250℃)或氧化条件下, 卟啉即被破坏、分解、所以一般石油中存在卟啉,说明石油 形成和经受的温度都不高于250℃,所以地层越老卟啉越少。
15
卟啉和钒卟啉的结构式
16
二、石油的馏分和组份组成
(一)石油的馏分组成
2
希腊字PETROS(岩石) +
罗马字OLEUM(油) ↓↓↓
PETROLEUM(石油)
“石漆水” “石蜡水” “魔鬼的汗珠” “发光的水” “岩石油”
3
第一节 石 油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一)元素组成 1、主要元素:碳、氢、氧、硫、氮 重量百分比 C:84-87% ;H:10-14%;O+N+S:1-4%
不同沉积相 原油的Pr/Ph 变化情况表
沉积相 咸水深湖相 淡水-微咸水深湖相 淡水湖沼相
水介质 强还原 还原 弱氧化-弱还原
Pr/Ph 0.2~0.8 0.8~2.8 2.8~4.0
原油类型 植烷优势 植烷均势 姥鲛烷优势
(2)环烷烃(Cycloalkane;Naphthene)
石油中的环烷烃多为五员环或六员环及其衍生物,以单环和双 环为主。多环中以四环甾烷和五环萜烷较为重要,是重要的生 物标志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烃源岩成熟度分析和油源对比中。
碳、氢:占绝对优势,总量达95-99%,主要以烃类形式 存在,是组成石油的主体。
氧、硫、氮: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含硫、含氮、含氧 的化合物大多富集于渣油或胶质、沥青质中。
4
S含量:平均为0.65%
半咸-咸水——S高(>1%);内陆淡水——S低(<1%)
S>2%-高硫原油;S<0.5%-低硫原油;S=0.5-2%-含硫原油
压
炉
炉
塔
润滑油 渣油
18
石油的馏分组成: 石油沥青类的馏分组成
馏分名称
沸点 碳原子数
化合物
轻 石油气 馏 汽油 分
<35℃ 35-190℃
C1-C4 C5-C12
烷烃、环柴油 260-320℃ 分 重瓦斯油 320-360℃
C12-C14 C14-C18
烷烃、环烷烃为主,含有 芳烃和含S、N、O化合物。
四环甾烷和 五环萜烷结 构示意图
13
2.非烃化合物
主要是含硫、氮、氧化合物,主要存在于重组分中。 (1)含硫化合物:硫在石油中可以呈元素硫(S)、硫化氢 (H2S)、、硫醚(RSR’)、二硫化物(RSSR′)、噻吩及其同系 物等形态出现。 (2)含氧化合物主要有石油酸(环烷酸、酚、脂肪酸)、 醛、酮等。其中环烷酸可与金属结合形成环烷酸盐,在油 田水中常见,可作为找油的一种标志。
利用石油中各种化合物沸点不同的特点,加热蒸馏,将 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 就是一个馏分。
在实际工作中,用某个温度范围内(馏程)蒸馏出的馏 分的重量或体积百分含量来表示石油的组成,称为石油的馏 分组成。
17
石油的分馏
石油气 汽油
常
煤油
压
柴油
加
加
减
石油 200℃ 热 360℃ 塔 重油 热
(二)石油的组分组成
原油化合物的不同组分,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 性溶解和吸附性能。根据这一特性,可以选用不同有机溶剂 和吸附剂,将原油分成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组分。
其中,钒(V)和镍(Ni)两元素分布普遍并具成因意义。
钒、镍含量低且V/Ni<1——陆相成因的原油 钒和镍含量较高且V/Ni>1——海相成因的原油
6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二)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烃类 非烃类
烷烃
环烷烃
饱和烃
芳烃
不饱和烃
含N、含S、含O化合物
目前石油中已鉴定出的烃类化合物超过425种。
7
1.烃类化合物
C
C
8
•正烷烃分布曲线
不同碳原子数
占原油体积%
主峰碳
2.0
的正烷烃相对含
1.5
量呈一条 连续的
1.0
曲线,称为正烷
0.5
烃分布曲线。 0
碳数
1 5 10 15 20 25 30 35
正烷烃分布曲线
9
《不同类型的石油的正烷烃分布曲线图》
异构烷烃(Isoalkane,以≤C10为主)
石油中的异构烷烃以≤C10为主,高碳数者以类异戊二烯 型烷烃最受重视,其特点是在直链上每四个碳原子有一个 甲基支链。
《石油地质学》
第一章 石油、天然气及油田水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石油 第二节 天然气 第三节 油田水 第四节 油气中的碳氢等同位素
油气地质上:
❖ 石油: 赋存在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
为主的可燃有机矿产。
❖ 天然气: 广义:自然界存在的一切气体。 狭义: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
主的可燃气体。
N、O含量:
石油中含氮量一般小于0.2%,少数样品达0.5% 以上。
石油中氧的含量分布在0.1~4.5%,均是以结合 氧的形式存在。
5
2.微量元素
除上述5种主要元素外,通过对石油的灰分进行分析,还识 别出50多种微量元素,其含量变化从十万分之几到万分之几, 它们与自然界有机物的微量元素组成十分接近,被作为石油有 机成因的证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