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羊毛衫成型编织

第三章 羊毛衫成型编织

•2、线圈3喂入线圈2并套圈,将线圈2套在线圈3上,线圈3移回原织针。
•3、以此类推
•套收线圈对成品尺寸有影响
•由于羊毛衫成品密度纵向大于横向,即圈高小于圈距,套收的线圈由纵向变成横向,为防套收后产品的横向尺寸偏小,且由于套收线圈的结构特性,使横向延伸性降低,因此需要将套收的线圈加长(放圈)。
•放圈的方法
•1、给需要套收的织针垫纱,下压织针的针踵加大弯纱深度。
•2、将多眼收针扒放在需要套收的织针针床后,扒子各针阻挡针编弧紧贴针床,增大针编弧。
•3、双针床使套收织针对面针床上空针参加工作,如书图3-4-33。
•五、持圈收针(铲膊)
•指让织针按收针规律持圈退出工作,再逐步返回编织区的方法。
•目前持圈收针主要有让织针线圈转移到另一针床空针停针或在休止横机上进入休止区。
4、作业
1、1+1罗纹有边收针3-1坑-4次(6支边,前针床计)
2、2×1罗纹有边收针【3-1坑-6次(3支即1坑边,前针床计)书P199】
•12支
•1-2-3(无边)
•4-1坑-6(有边1坑半边)
•3-1坑-3
•夹边吐针6支织1转
•2×1 4转
•90支起口面1支包圆筒1转
•自定工艺单书P203/3+2罗纹有边收针
•(3)术语
•“扭位”缝盘记号
•两支扒边针线圈脱下翻转180度再套回。
•“夹边第2支孔”缝盘记号用于控制肩部缝合的位置。
•“顶针套针收无边”:指后针床的某些不工作的织针,进入编织区,当编织完横列后,再将织针退回停针区,这些织针上所挂的纱线,将加长针床上所编纬平针的沉降弧,可以加长套收针的线圈长度。
•“织好领窝双拉5英寸”指领窝织好后,将其叠成双层,拉动后的尺寸为5英寸,其目的在于控制套收针时顶针编织的效果。
•例1:1+1罗纹有边收针
•书p196 1+1罗纹3-1坑-4,6支边
•方法一:先在前后针床分别进行并针的移圈,再在前后针床分别进行“几支边”的移圈,
•方法二:
•前针床用7支扒,后针床用5支扒,向内移动2个针距。(若移动费力,可借助于移动针床辅助完成操作。由于在移动一个针床时,纱线还受另一个针床织针的牵拉,因此可以将另一针床向移床方向移动,有助于移圈时降低牵拉力,防止断线)
•企业生产中编织罗纹时塞入几个卡纸,编织单边时将卡纸去除,来去除单边与罗纹的弯纱深度的差值。(单边弯纱深度大,罗纹弯纱深度小)。
•衣身编织打花(珠地)组织时,拉密测试纵向拉密,10粒直拉2 4/8英寸,指10个集圈位置纵向拉伸长度为2英寸4英分。前针床1、4的字码已测定,后针床2、3采用不同的弯纱深度(字码),根据10粒直拉2 4/8英寸来确定2、3的字码。
•用收针扒将线圈外移,例如一针3支边(用3支扒将3个线圈外移1针),再用单支扒将前一行列的针编弧拉到空针上。书p213图3-4-24
•四、套圈收针
•又称锁边收针。
•步骤:(不带线套收-2步,左给右吃,右移回左,带线套收1步,右吃线,右给左吃)
•1、线圈2喂入线圈1并套圈,将线圈1套在线圈2上,线圈2移回原织针。
3、铲膊:
持圈收针:线圈转移到另一针床空针,收针的织针退出工作,另一针床起针三角打起。
1-7-5,最后一次不用移圈。齐织1转
第五节收领口实际操作
•一、收假领
•编织过程中通过挑孔、抽针(挑孔)在衣片的表面形成领口的轮廓,落片后裁剪形成实际的领口。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5、作业
•例1
•书p226
•二、落纱收领
第三章羊毛衫成型编织
关于:毛衫衣片成形中开针、起口、加针、减针及衣片部件局部的编织
第一节开针
•开针数计前床,后针床多出前针床部分要计入开针数。
•双面织物的开针方式有斜角、面包、底包等。
一、斜角
•1、四平
•2、1+1罗纹同四平,只是针对针排针(排针范围内的空针也要计入开针)
•3、2×1(2+2)罗纹
•4、3×1(3+2)罗纹
•96÷2=48支,(48-3)÷9=5
•(2)、收夹计算
•夹边套收3支收1支即收夹2-2-3(4支边
•单支扒并1支,不拉2转,直接用6支扒并2支
•夹边收针方法:2-2-3 3-2-1 3-1-2
•夹边收针转数=2×(3-1)+3×1+3×2=13转
•夹边收针支数=(3+ 1 +2×3 +2×1 +1×2)×2=28支
•2×1罗纹无边收针
•将最边缘的两只织针线圈用2支扒【若后针床在边则转至前针床,反之亦然,相当于1次收半坑,有时1支(后针床2支),有时2支(前针床2支)】。(EF给CD,下次收针则CD给AB)
•若一次收1坑,收无边,则后针床用2支扒,直接并针,CD给C1D1,前针床用2支扒直接并针即可,EF给AB。
•(2)前左和右各1支退出工作区
•(3)编织设置如上,揿2×1罗纹
第二节起口
•一、单边起口
•1、直接用梳节靠近前针床且高度适宜,使织针通过梳节间隙勾住纱线即可。
•2、1隔1起口:先1隔1如上编织,再将所有织针推入工作区编织。
•3、防脱散起口
•二、双边起口
•1、1+1罗纹
•2、2×1罗纹
•3、3×1罗纹
•(99 -1)(0点对1支)÷2=49,(49-7)÷9=4余6(3支空针加边针3支)
•后幅总转数=夹下转数+收夹转数+夹上收针以上转数(扭位前平摇转数+扭位孔位间转数+孔位以上转数)=49+13+14+10+5.5=91.5转
•总转数(按后幅间色表计算)=2×循环(2色9转+3色9转+4色9转+1色9转)+2色9转+3色10.5转=91.5转
•收领前转数=夹下转数+收夹转数+收夹后至收领前转数(扭位前平摇转数+扭位至收领转数)=49+13+14+10=86转(=衫长-领深=91.5-5.5=86转)
•2、波浪边(凤尾边)
•并针速度缓,间隔横列多(三行),相邻并针之间的距离大(六支)
•3、狗牙边
•四平挑孔或集圈
•八、纵向边口花边(书p172-174)
•1、加、减针形成
•2、套收针形成
•3、挑针及多列移圈形成
第三节翻针过梳
•一、正向过梳
•1、扫针器扫开针舌
•2、过梳板套上织针,并上拉(沿织针方向)
•五、拉密与字码
•依据拉密对弯纱深度的调节,也称为调字码。一款毛衫在不同的组织部位字码不同,例如身单边10支拉3英寸,脚1×1 5坑拉2 6/8英寸(指平针10个线圈纵行拉伸最大长度为3英寸,1×1罗纹5个(正反针)反面纵行间横向拉伸最大长度为2英寸6英分。
•实际选取几个弯纱三角深度数值编织几个平针小样(50厘米见方)图3-2-31、3-2-32
•毛起头:书p167例
•1、2×1罗纹先横移一个针距呈1隔1配置,第一行尽结上梳(将一个针床弯纱三角提到最高,此时第一行纱线紧,边口不易形成喇叭口),起针后用压针板将后针床织针下压。
•2、边针面包底,要先对后针床进行空转编织(边针在面底先织)。
•3、针床移回2×1罗纹配置,将弯纱三角字码调为2×1罗纹的字码,之后连续编织完成边口。
•与3×1罗纹有边收针类似
•先用单支扒将后针床线圈转移到前针床,再用4支扒向内移2个针距。
•二、直接放针
•同一横列一般一次只能放1针。(一般在机头方向上最边缘直接推上1枚织针)。
•袖子和衣片下摆常采用的加针方法,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边缘虽略不齐整,但在缝盘时作为缝份缝掉,不显露在服装正面)。
•三、移圈放针
•例2:2×1罗纹有边收针
思考题
2×1罗纹93支面包起针,结上梳,空转后编织有边收针(1坑半边),叙述边口及收针详细操作步骤。
•例3:3×1罗纹有边收针(2支边)书p203
•先用单支扒将后针床线圈转移到前针床,再用4支扒向内移2个针距。
•例4:3×2罗纹有边收针(2支边)(4×3罗纹有边收针以此类推)
•3、罗纹板下压织针,过梳板随之向下,线圈套在过梳板齿上
•4、过梳板放在另一针床齿隙,将该针床织针上推,使织针从过梳板眼中穿出,取出过梳板,完成过梳。(收针柄正向翻针操作类似)
•二、斜向过梳
•上推织针不穿过过梳板中的线圈,自线圈的外面使针钩斜向钩住线圈。
第四节收放针实际操作
•收放针是逐步增加或减少工作针数,进而增加或减少幅宽的方法。
举例
•1+1罗纹和2×1罗纹书p145
•步骤:
(1)以前针床0为中心,左右对称推针入工作区
(2)把斜对角前后针床织针各去掉1枚(退出工作区)
(3)按边针设置方式和织物组织揿qin罗纹
二、面包
•1、四平
•2、1+1罗纹同四平,只是针对针排针
•3、2×1(2+2)罗纹
•4、3×1(3+2)罗纹
举例
•2×1罗纹开93支
•步骤:
•1、前后针床左46、右47支推入工作区(中0点对1支针,则左46、右46支)
•2、后针床左右各1支退出工作区
•3、根据2×1罗纹面包设置揿罗纹
三、底包
•1、四平
•2、1+1罗纹同四平,只是针对针排针
•3、2×1(2+2)罗纹
•4、3×1(3+2)罗纹
举例
•2×1罗纹88支底1支包
•步骤:
•(1)将左44、右44支前后针床织针推入工作区(中间0点对空针)
•收领前转数(按间色计算)=2×循环36+2色9转+3色5转=86转
•夹下转数(按间色计算)=1×循环+2色9转+3色4转=49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