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如何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一、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著名哲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
”在音乐学习中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独特的语感,只有靠多听、多感受,才能真正体味其中的奥妙,不仅音乐如此,钢琴作为一门艺术语言也是如此。
优秀音乐作品的耳濡目染,对孩子培养钢琴兴趣起着一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在启蒙教育中,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结合儿歌或者一些卡通人物,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尽可能不用或者少用一些官方语言,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例如:弹奏一小段幼儿熟悉的歌谣,让他们猜一猜是什么歌曲;也可以弹奏几个音程或者单音,让孩子们想象是什么动物或物体发出的声音。
和协的音程会让孩子开心发笑,不协和的音程会让孩子恐惧甚至哭泣,像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用纯五度的和谐音程,让人感觉特别的雄伟高亢。
引导幼儿在娱乐中学习,感受音乐的魅力,逐渐对音乐产生浓厚的乐趣,真正与音乐成为不可割舍的朋友。
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表现、沟通和创造。
教育理论认为,对于少儿来说,自我表现的机会越多,自我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因此,老师应为孩子提供与外界交流、表现的机会。
可以在辅导班举行小型的演奏会,也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演出或比赛活动,既让孩子展现自己的特长,又能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通过共同观摩,互相寻找差距,既积累了表演经验,锻炼了心理素质,又增强了学习信心,提高了钢琴兴趣。
二、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启蒙老师对幼儿的教育和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是幼儿的朋友,让孩子在心理上感知友好、安全、信任、放松;其次应该是幼儿的伙伴,让孩子在学习中感知自由、尊重、平等、合作。
对于幼儿来说,对钢琴的兴趣并不是天生的,必须要靠后天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集中时间最多在20分钟左右,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灵活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漫视频,既有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又有优美动听的音乐背景,例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出小天鹅在湖边嬉戏、跳跃的情景,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幻想自己就是那翩翩起舞的小天鹅。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音乐游戏,从游戏中训练孩子的听辩力、节奏感以及高低、轻重、快慢,来发展孩子对音乐的想象力等,同时鼓励幼儿多听CD、VCD,内容不要局限,包括轻音乐、交响乐、民族乐、钢琴曲等等。
也可以听听音乐大师的演奏,看看音乐家的传记,让孩子接触与钢琴有关的人和事,使其初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演奏家的表演风格等等,从而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逐渐对音乐对钢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这时告诉幼儿,钢琴是富于表现力的,可以表现很多东西,比如声音、颜色和情绪的变化,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是不行的。
当孩子们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入正规的训练。
三、让孩子在鼓励中健康成长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辅导幼儿钢琴也应如此,发现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和闪光点,就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激励,要积极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欲望,大胆展示自己的能力。
不管成功与否,应多鼓励一个已尽心尽力却表现平庸的孩子,来肯定孩子的努力与进步,他会更加勤学苦练,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得到健康成长顺利发展。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练好,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更担心被老师责怪,这时能够多关心他一些,帮助他找出失败的原因,孩子就会奋发努力,很快赶上进度。
反之,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指责,孩子只会更加悲观失望,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索性放弃不学。
在我当助教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小朋友钢琴基础不扎实,每次课前检查都表现得很不理想,上课听讲也是马虎消极,有一种自暴自弃的感觉。
后来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当众给予表扬,并告诉家长孩子有了进步;他渐渐地树立了自信心,听讲认真了,练习也刻苦了,现在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孩子的鼓励,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一要表现得很真诚,让孩子感受到对他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并对他所做的事情感到兴趣;二要当众表扬,及时说出,针对孩子具体的进步或优点予以赞美,;三要掌握分寸,切不可言过其实,不切实际的赞美是没有必要的。
通过正确适当的赞美,让幼儿充满自信,积极做好每一件事,定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第二章启蒙教学的三大要素一、对幼儿基本乐理的导入基本乐理是钢琴的灵魂,没有乐理知识的铺垫,就像群龙无首一样,根本找不到作战的方向。
在正式上课前,应该提前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如:以前是否接触过钢琴,是否了解一些乐理知识,以及他们的教育状况和性格特点。
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词汇来教学,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1、识谱识谱,就是对世界通用记谱法——五线谱的认识。
钢琴音乐都用五线谱来记录,西欧的某些乐器也用五线谱记谱法来记谱,而中国的民乐及歌曲是用简谱来记谱。
由于大多数作品是用五线谱记谱法来记录的,因此在学习钢琴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习五线谱,掌握一些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学起钢琴来没有识谱负担,能更快更好地认识键盘位置,掌握钢琴弹奏要领及方法。
2、认识键盘由于幼儿年龄太小,生理心理特征与成人差异很大,对概念性的知识缺少兴趣,只对有鲜明形象特征的事物感兴趣,因此要因循儿童兴趣特征,画上图画、配合故事来进行。
节奏节拍的训练应通过形象的声音念读或舞蹈律动,让儿童在愉快的教学中感受到节奏,学习节奏节拍,为钢琴学习打下良好的识谱及音乐基础。
首先让幼儿了解钢琴是形体较大的乐器,上面有88个键,每一个键按上去声音有高有低,都有自己的名字,也就是音名。
其次了解钢琴键盘的排列及大概音响,可以弹一些小片段让他们猜猜象什么声音,引导他们去想象。
再次让幼儿观察键盘,认识钢琴由黑键和白键组成,知道黑键与白键的分布特点,并能迅速找出键盘里所有C调的“do”。
最后让幼儿找出中央C“do”在键盘上的位置,并知道中音“do”、高音“do”和低音“do”的键盘位置关系;3、指法指法,类似写字的笔顺。
要想写好字,必须懂得下笔的顺序,钢琴的指法的意义还要重于笔顺,因为就算不用正常的笔顺,也可以写出能认的字来,但是不用正确的指法,常常没法顺利弹出乐曲的音符和句子来。
正确的指法,也就是合理的指法。
合理,就是合乎手指与键盘关系之理,合乎手指与音符关系之理,合乎各人手指之间的关系之理。
合理,才能有逻辑、有规律、有条不紊、不忙乱地弹奏。
初级钢琴教材大都有详尽的指法标记。
首先要认真查看这些指法标记,理解这些指法,严格按指法弹奏,才能从中逐渐领会指法的规律。
对没标出来的音标,幼儿应当从标过的指法中推导出该用的指法,推导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指法的途径。
所以,当遇到没有指法标记的音符时,最好不要轻易动手就弹,要想一想,应当用哪个手指,这个“想一想”就是在掌握指法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学习钢琴也是如此,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非常重要,要尽量避免走弯路或者少走弯路,稍不注意养成一些不好的演奏习惯,会成为今后学习中的巨大障碍。
因此,在幼儿钢琴入门教学时,要注意教学语言及教学方法,尽量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弹奏姿势。
幼儿初学钢琴,从一开始就必须养成正确的、良好的坐姿习惯。
初步入门之后,要求弹奏的速度加快、音域的范围加大,若不能按照正确的坐姿进行弹奏,其表现力就会受到较大的阻碍和限制,所以正确确定面对钢琴的就坐位置尤为重要。
1、坐位点。
首先把钢琴凳摆在钢琴前的正中间,然后坐在钢琴凳宽的1/2处,将身体正对着钢琴的正中,使身体的重心得到稳定,同时挺胸微抬头,两肩放松,手臂在身体的两侧自然下垂,两眼平视。
2、脚支点。
一般来说,双脚自然着地,右脚稍前,左脚稍后,双脚不可分开太大,大腿稍向下倾斜,并自然弯曲。
如儿童坐在琴凳上,这时可在脚下放一个小板凳,小板凳的高度一定要适宜,不可过高或过低,否则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也就无法正确地利用身体的力量来演奏。
如何找到合适的脚支点,关键在于使人体处于最佳的松弛状态。
3、手支点。
首先注意身体不要过分靠近键盘,双手放在键盘上,使小臂与键平面之间成10-15度角,肘部的外侧弯曲处处于琴键下方六公分的位置,肘部到手指又微小的倾斜,弹奏时指尖落在黑白键之间的1/2处左右。
总之,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弹奏好钢琴的最基本的条件。
4、手型。
手型应放松而端正,手指自然弯曲,用指端肉垫部分触及琴键。
五个手指的指端之间呈半圆型,掌关节自然拱起,好像松松地虚握一个圆球,手腕大约与键盘平行,不要拱起或塌陷。
大指第一关节应略微弯曲,不要全“躺”在琴键上,仅以指测触及琴键靠边缘的位置,四指和小指应注意端正。
三、掌握基本的弹奏姿技巧掌握和运用钢琴弹奏技巧,是揭示音乐内涵、塑造艺术形象和刻画典型意境的基础。
1、触键方法钢琴的触键方法直接影响弹奏的音色、音质、音量,实际上就是如何用力的一个问题,触键的用力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用力方式和传力方式。
用力方式主要体现在形式不同的触键速度,可以运用手的不同部位,从手指、小臂到肘部、大臂乃至身体,运用不同的重力条件来控制下键速度,可以创造出丰富的声音变化和声音效果。
支撑传力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音质、音色和音量,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触键手指指尖的软硬度,手指各类关节的牢固程度,手腕及用何种方式发挥富有弹性的支撑作用。
2、弹奏方法现代钢琴和气势恢弘、表情丰富的浪漫乐派要求,必须采用手臂与躯体重量通达琴键的重量弹奏法来弹奏。
重量弹奏法,作为目前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基本方法被普遍采用,它的核心是重量通达,即手臂与躯体的自然重量畅通无阻地通过触键手的指尖送至琴键。
触键不是手指的独立活动,而是手指、胳膊及躯体共同协调动作的后果,指、掌、腕、肘、肩乃至腰肢各关节在触键时互相关联、互相影响、配合密切、张弛自如。
重量弹奏能够适应任何力度、速度、长度、技巧的钢琴音乐演奏的需要。
3、钢琴弹奏技巧的分类(1)连奏法连奏是弹奏者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其特色是连续绵延,富于歌唱性。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奏后一音手指落下的同时奏前一音的手指方可抬起,“这一起一落便在同时”。
2.手臂与躯体的自然重量必须始终贯于琴键,无论声音强弱必须触键到底。
(2)断奏法断奏包括非连音、跳音、顿音与半连音等,其共性是各音断开,不可粘连;个性则程度有别,需具体对待。
根据乐曲对速度、力度、风格的要求与活动部位的不同,断奏又分为手指断奏、手腕断奏与肘部断奏。
各种断奏法对手臂下落触键与抬起离键的动作部位、活动幅度等有着具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