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教师招聘统考体育学科模拟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要求)1.下列不属于骨杠杆类别的是()。
A.费力杠杆B.平衡杠杆C.省力杠杆D.速度杠杆2.稳定人体重心的主要结构是()。
A.髋关节B.脊柱C.胸廓D.盆骨3.下列哪一运动可出现第二次呼吸()。
A.短跑B.跳高C.三级跳远D.中长跑4.真稳定状态时,机体供能形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A.无氧代谢供能B.乳酸供能C.有氧代谢供能D.脂肪分解供能5.体重指数(BMI)的计算指数为()。
A.体重(kg)/身高(m)B.体重(kg)/身高(m)2C.体重(kg)2/身高(m)2D.身高(m)2/体重(kg)6.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
A.正面示范B.侧面示范C.背面示范D.镜面示范7.循环练习法的主要特点是()。
A.流水依次进行B.条件不断变化C.每站联系无间歇D.能有效的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8.间歇训练法的作用是()。
A.能提高肌肉力量B.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协调能力C.能提高供氧能力D.能提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9.对于复杂的动作,在新授阶段的教学后采用的讲解形式是()。
A.侧重法B.分段法C.对比法D.联系法10.每学期考核项目以()。
A.1-2项为宜B.3-4项为宜C.4-5项为宜D.5-6项为宜11.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指()。
A.具有参加的活动习惯B.热爱体育的态度C.对明星运动员的崇拜D.积极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12.在田径场地上,计算100米跑的距离是从()。
A.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前沿B.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后沿C.起跑线的前沿至终点线的后沿D.起跑线的后沿至终点线的前沿13.跳高技术包括()四个环节。
A.助跑、起跳、腾空、落地B.助跑、踏跳、腾空、落地C.助跑、起跳、过杆、落地D.助跑、踏跳、过杆、落地14.背越式跳高练习时,身体过杆后正确的最先着垫部位是()。
A.双脚B.头部C.臀部D.肩部15.篮球比赛中,传球与运球结合的快攻战术为哪几个阶段?()A.发动与接应、推进、结束B.机动接应、运球、进攻C.固定接应、推进、投篮D.前场接应、突破、结束16.排球运动正面上手发球击球时,以全掌击球的()。
A.后部分B.后上部分C.后中下部分D.后中上部17.踢球力量最大的技术动作是()。
A.脚尖踢球B.脚背正面踢球C.脚跟踢球D.脚内侧踢球18.足球运球过人技术可分为3个连续的动作阶段,其序列是()。
A.逼近调动--跟进保护--运球超越B.跟进保护--逼近调动--运球超越C.逼近调动--运球超越--跟进保护D.跟进保护--运球超越--逼近调动19.现代羽毛球运动诞生于()。
A.法国B.英国C.俄国D.美国20.正手发高远球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先挥拍,后放球B.先放球,后挥拍C.放球、挥拍同时进行D.先发力,后挥拍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B.列:学生左右并列成一排C.翼:指队伍的两端D.基准学生:每一排的排头22.低单杠一足蹬地翻身上教学中,帮助者站在()。
A.杠前练习者体侧B.杠后练习者体侧C.杠前练习者体前D.杠后练习者体后23.下列属于武术的基本步型是()。
A.马步B.并步C.滑步D.交叉步24.武术的基本手形有()。
A.拳、勾、爪、拨B.掌、勾、拳、挠C.掌、勾、爪、拨D.拳、掌、勾、爪25.完成“双杠支撑后摆挺身下”动作的关键环节是()。
A.前摆送髋B.支撑后摆C.双手推杠D.挺身跳下26.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指()。
A.师生在教学情景中预期达到的效果B.《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C.教学计划对学生学习的要求D.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27.下列哪一选项是体育课教学目标的内涵()。
A.在教学情景中的预期效果B.“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要求C.体育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D.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学习要求28.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做到可观察性,因此表述预期的结果应尽量做到()。
A.概括化B.行为化C.简单化D.复杂化29.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尊重课程标准及教材对()。
A.学校的基本要求B.学生的基本要求C.老师的基本要求D.家长的基本要求30.下列哪一选项是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A.体育知识和素质B.体育知识与方法C.体育知识与技术D.体育方法与技术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题,共12分,只有二个选项符合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位于颅腔内的脑B.位于椎管内的脊髓C.位于身体各部位的神经成分D.颅腔以内的神经成分2.对糖和脂肪基本功能描述正确有()。
A.能源物质B.构成细胞的原料C.促进肠胃蠕动D.防止便秘3.下列属于运动技能形成的认知定项阶段的特点的是()。
A.教师应当多做示范B.练习时要强调细节C.注意动作的基本环节D.讲解动作的细小结构和难度4.下列项目中属于田赛的有()。
A.跨栏B.跳高C.铅球D.接力跑5.下列属于羽毛球单打打法的技术有。
()A.打四角球,高短结合B.左右站位打法C.控制后场,高球压低D.快拉快吊,左右结合6.下列关于双杠支撑后摆挺身下技术描述正确的有。
()A.后摆下时应该边后摆边侧移B.后摆至极点后推手移重心C.在接近极点时挺身D.挺身后迅速收髋落地三、匹配题(每小题4分,共2题,共8分)1.下列关于静力性工作合理的匹配是:()。
(1)支持工作 A.悬垂时肘关节周围的肌肉保持一定的紧张度防止肘关节断离所做的工作。
(2)加固工作 B.双杠直角支撑时肘关节肌肉的工作。
(3)固定工作 C.肋木悬垂收腹举腿时,髂腰肌和股直肌保持髋关节屈位。
2.下列关于儿童少年体能自然发展敏感期的匹配是:()。
(1)绝对力量 A.14—16岁。
(2)动作速度 B.10—13岁。
(3)长时耐力 C.7—9岁。
四、判断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判断错误或不判断,均不得分)1.俯卧撑是发展肱二头肌力量的常用练习手段。
()2.在耐久跑过程中,有种生理现象的“极点”出现,用有深度和节奏的呼吸可以降低这种“极点”。
()3.学生进行适量运动导致思维中枢兴奋,可以有效快速抑制运动中枢兴奋,缓解学习疲劳。
()4.发展少年儿童的斜方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5.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是静脉血。
()6.体育教学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体育课的标准。
()8.灵敏素质练习应安排在课的结束部分。
()9.小学生进行力量练习时,应以静力性练习为主,辅以适宜的动力性练习。
()10..对少年儿童进行力量训练时,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不用静力性练习,但可作憋气练习。
()11.通过十字象限跳,8字跑,三点移动,绕杆跑等练习,可提高学生的速度耐力。
()12.在学生疲劳时或运动技能尚未形成之前,不宜采用竞赛训练法。
()13.重复训练法与变换训练法的区别之一是练习条件有无变化。
()14.田径比赛中终点裁判员与计时员的判定不一致时终点裁判应服从计时裁判。
()15.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内突沿周长为400m。
()16.站立起跑时,两脚前后开立,一脚在前,同侧臂应放在前方。
()17.在接力跑中,每个接棒人都应沿跑道的内侧跑进。
()18.篮球规则规定,拳击球不应判为违例。
()19.篮球比赛中,如果队员故意将球投入本方的球篮,应判违例,得分无效。
()20.排球正面垫球准备姿势,应将双手叠起至于腹前。
()21.排球比赛中队员在处理球时有捧、捞球的动作,应判为连击球犯规。
()22.有5支队参加足球比赛,采用单循环制、其比赛场次为14场。
()23.器械运动中刀、剑、棍为长器械。
()24.排球比赛中后排队员不得参与进攻。
()25.足球脚内则踢定位球时,应击球的后下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为什么大量排汗会造成肌肉痉挛,如何处理?2.速度素质有哪几个方面构成?3.简述下压式传接棒的动作方法。
4.简述体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特殊规律。
六、案例分析(本大题10分)1.为了迎接体育考试,某中学初三(3)班决定体育课上练习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跑训练,在本次课开始正式内容之前,体育老师带领学生做好了准备活动,在学生练习环节,班级内一名女生在跑步的过程中,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几次都想停下了,在老师的鼓励下,勉强坚持着继续往前跑,过了一会,突然感觉没那么难受,最后坚持跑完全程。
问题:(1)该女生为什么在练习中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而在坚持运动之后突然感觉不是很难受,请分析原因。
(2)请分析准备活动的生理意义。
七、教学片段设计题(本大题15分)1.某小学4年级5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进度中有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新授内容,学校有足球场,充足的器械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等,请你设计一堂45分钟的足球脚内侧踢球外堂课教学设计方案。
(要求教学过程要完整,方法得当,课堂组织合理,达到教学目的,设计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