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油储藏学实验指导书

粮油储藏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粮食呼吸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呼吸作用是粮食在储藏期间的重要生理作用,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粮食,其呼吸强度与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剧烈的呼吸作用不仅消耗储粮中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导致粮堆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粮食的呼吸作用,对于安全储粮,保持储粮品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呼吸作用时常用的生理指标是“呼吸强度”,它表示粮食在储藏期间呼吸作用的强弱,通常以每100g 干物质在24h 内放出二氧化碳毫克数或吸收氧的毫克数来表示。

测定呼吸强度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基准,可分为两大类,测定气体体积变化的检压法和测定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滴定法、比色法等。

简易法属于测定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滴定法。

本实验要求学会用简易法测定粮食的呼吸强度,为判断储粮稳定性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用纱布将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包好,并且悬挂在带有金属钩的橡皮塞下面,把橡皮塞盖在盛有定量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上,并且要塞紧。

橡皮塞上装有干燥管,干燥管内装有色钠石灰,其作用是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氧源源不断地进入广口瓶,以利于广口瓶内样品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有色钠石灰的干燥管 2—橡皮塞 3—小钩4—盛有样品的纱布袋 5—广口瓶 6—0.05N 氢氧化钡溶液经24h 后,瓶内待测样品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钡和水,反应式如下:O H BaCO CO OH Ba 2322)(+→+拔去橡皮塞,滴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瓶中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式如下:O H O BaC O C H OH Ba 2424222)(+→+此外,再做一个空白实验为对照,其内只加定量的氢氧化钡,不放样品,经24h 后用同样的方法滴定。

空白滴定与样品滴定所用草酸量之差,即代表样品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毫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500mL 广口瓶4个,用橡皮塞塞紧,塞下悬挂金属勾;2.干燥管4支;3. 5OmL 酸式滴定管1支;4. 25mL 大肚吸量管1支,5mL 移液管1支;5. 洗耳球一个;6. 小漏斗一个;7. 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8. 标准草酸溶液(2.8636克/升);9. 有色钠石灰;10. 酚酞指示剂。

(四)实验步骤1.称取试样2份,每份30g ,放于纱布内。

2.向广口瓶中用吸量管准确加入25mL 的氢氧化钡溶液,并将纱布包悬挂于橡皮塞下的小钩上,立即塞上塞子,封严开始计时。

3.另作一个空白实验,其内只加定量的Ba(OH)2溶液。

为求实验结果准确,应如上再作一次重复。

4.实验进行的时间依材料不同而不同,在实验时间内常移动瓶子,防止形成BaCO 3薄膜而妨碍CO 2吸收,注意在移动时勿使碱液碰到纱布包内的样品上。

5.实验结束时打开塞子,取出纱布包,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至终点。

(五)实验结果若实验样品瓶中用去草酸为A 毫升,空白实验瓶中用去草酸B 毫升,则实验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为(B -A )毫克,实验样品的呼吸强度为:实验时间(小时)试样重(干基,克)呼吸强度⨯⨯⨯=24100A)-(B呼吸强度的单位为:CO 2毫克/100克干物重/24小时。

(六)注意事项1.本实验教学时数为4学时。

2. 样品要用105℃衡质法测水分,换算成干重。

3. 标准草酸溶液的制备:为了缩短计算时间,可以制备这样浓度的草酸溶液,即1毫升草酸溶液,相当于1毫克的二氧化碳。

用分析天平称取草酸2.8636g ,置于1000mL 容量瓶内,先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再加蒸馏水将溶液稀释到刻度,密闭,摇匀。

测定呼吸强度时的反应如下:O H BaCO CO OH Ba 2322)(+→+O H O BaC O C H OH Ba 2424222)(+→+从上述反应方程可见,1mol 草酸相当于1mol 的二氧化碳。

通常,草酸晶粒含有2个水分子(H 2C 2O 4)·2H 2O ,因此1mol 质量等于:M=1×2+12×2+16×4+2(1×2+16)=126g1mol 二氧化碳质量等于:M=12+16×2=44g如果126mg 草酸相当于44mg 二氧化碳,则:X mg 草酸相当于1mg 二氧化碳mg 8636.244126X == 因此,欲使1ml 草酸溶液相当于1mgCO 2,其中应含草酸2.8636mg 。

4.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制备:用粗天平称取Ba(OH)2约8g ,置于玻璃容器内,倒入刚刚煮沸并冷却到室温的蒸馏水1000mL ,摇晃溶液并静置一昼夜,待沉淀后,用虹吸管将透明液移入另一干净容器,并要防止与大气中的CO 2相作用。

Ba(OH)2溶液保存在与空气中的CO 2隔绝的容器内,每次实验之前必须用草酸溶液标定Ba(OH)2的浓度。

(七)分析与讨论1.分析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

2.影响粮食呼吸强度的因素有哪些?实验二 粮油种子生活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是具有生命的,经过休眠期后,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就能发芽生长,但在休眠期内的种子发芽率一般偏低,不能以发芽试验的方法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必须应用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来判断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作为评定种子品质的主要依据。

种子生活力测定一般有物理机械法、生物化学法、感官鉴定法等三种方法,本实验介绍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种子生活力。

(二)实验原理红四唑又称红四氮唑,全称为2,3,5—三苯基四唑化氯,简写TTC,为粉状结晶,呈白色或黄白色,遇到直射光线,被还原成红色,红四唑药品应储存在棕色瓶中放于暗处。

红四唑溶于水,其水溶液是无色液体。

粮食种子在呼吸过程中,由于脱氢酶的作用释放出氢原子与红四唑分子发生反应,红四唑试剂接受氢原子后,被还原成三苯基甲呈现红色,故种胚有生活力时被染成红色,而种胚丧失生活力时就不着色,反应式如下:红四唑(无色)三苯基甲(红色)(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染色缸:用称量瓶代替,每人一只;2. 表面皿:每人一只;3. 单面刀片:每人一只;4. 镊子:每人一把;5. 250mL烧杯:每组一只;6.恒温箱;7.滤纸、放大镜、纱布2片;8.0.2%和1%红四唑溶液、蒸馏水。

1%浓度的红四唑溶液用于不切开胚的种子染色,而0.2%浓度的红四唑溶液可用于已经切开胚的种子染色。

将1g红四唑药粉溶解于100mL蒸馏水或自来水中,配制成1%浓度的溶液。

将1份1%的溶液与4份水混合即成0.2%浓度的溶液,也可以将1g红四唑药粉溶解于500mL水中。

配成后可将溶液的PH值调至6~8之间,如果配制溶液的PH值低于4或更低,这种高酸度的溶液不能使种子适当地染色。

(四)实验步骤从纯净试样中随机抽取样品两份,每份100粒,用纱布包住放在250毫升烧杯内,加入清水使其浸没样品,室温下浸6~18小时。

用单面刀片将种子纵向切开(有颖壳的种子应先剥去颖壳),使种子的胚部全部露出,取所切种子一半供测定用,立即将切好的种子移入染色缸中,倒入0.2%浓度的染色液,使染色液完全淹没种子为宜。

染色缸放入恒温箱内,用黑布盖好,经一定时间取出。

染色时间随温度而定,30℃时染色时间为40分钟;40℃时染色时间为20分钟。

染色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温度不能超过45℃。

取出试样后将染液倒掉,并用清水冲洗2~3次,不要冲掉种子。

然后移到滤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凡胚根、胚芽、胚轴、子叶被染成红色的则为具有生命力的种子,胚部不着色的则是无生命力的种子。

(五)实验结果%100⨯=供实验种子粒数数胚部染成红色的种子粒生活力 (六)注意事项测定种子生活力时,两份试样检验结果间允许误差如下:种子生活力平均(%)两份试样间允许误差(%) 95以上±4.0 95~90±6.0 90~80±7.0 80~70±8.0 70~60±9.0 60~40 ±10如果两份试样检验结果的差数超过允许误差时,生活力需要重新测定。

若重新测定各试样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按重复实验结果计算,否则按四份试样结果平均计算。

(七)分析与讨论为什么有生活力的种子其胚部会被染成红色?实验三 油脂醛定性反应(一)实验目的油脂在不良储藏条件下会发生酸败,酸败所产生的挥发性低级醛酮等,常具有特殊的臭气和发苦的滋味,严重影响油脂感官性质,甚至不适宜食用,因此可以通过测定醛、酮是否存在,来判断油脂品质的优劣。

(二)实验原理根据席夫氏反应可判断油脂中是否有醛、酮存在。

席夫氏试剂,即碱性品红亚硫酸试剂,它是无色液体,与醛作用时可反应而形成有醌型结构的紫色色素,使溶液显色,故可用于发现醛。

其反应式如下:(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分析天平、试管、试管架、1mL移液管、10mL移液管;2. 石油醚:分析纯(不含醛);3. 品红亚硫酸试剂:溶解0.1g碱性品红于60mL热蒸馏水中,冷却,加干燥亚硫酸钠的水溶液(1:10)10mL,浓盐酸1mL与适量的蒸馏水,使全量成为100mL,放置1h以上即成;4.储藏期长短不一的植物油样品若干。

(四)实验步骤1. 取油脂样品1mL,置于试管中,加入1mL石油醚混匀。

2. 加入品红亚硫酸试剂2mL,继续摇匀。

3. 静置于试管架上,使分成两液层。

(五)实验结果如油脂中有醛存在时,则下层液体于数分钟至1h后出现紫红色或蓝色。

(六)注意事项醛反应呈阳性的油脂,如尚无酸败的感官症状,此油脂亦不应继续储藏,必须轮换出库。

本反应相当灵敏,它远在败坏的感官指标显现以前,即能发现醛的存在。

(七)分析与讨论油脂在储藏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挥发性低级醛、酮?实验四粮堆中气体成分的分析(一)实验目的了解奥氏气体分析器的结构,掌握其吸收剂配制与测定方法。

了解各种小型手携式气体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对粮堆气体成分分析,掌握粮堆内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为气调储藏、双低和三低储粮的管理提供具体的数据。

(二)实验原理奥氏气体分析器构造如图所示:量气筒6是用来度量被测气体样品的容器,容积为100mL,最小刻度为0.2mL,为避免温度急剧波动,被放置在装满清水的玻璃水套7中。

玻璃水套两端装有橡皮塞,下端由橡皮管与水准瓶8相连。

水准瓶装有200ml饱和食盐水,加入几滴硫酸和甲基红显色。

酸性溶液可以防止被测气体中二氧化碳溶入。

同时甲基橙遇碱呈黄色,因此在操作中如不慎将碱液吸入量气筒时可及时发现。

量筒上端由橡皮管与梳形玻璃管5连接。

梳形管中的两个支管由橡皮管与二氧化碳吸收瓶2及氧气吸收瓶1相连接,吸收瓶装有吸收剂,内放一束玻璃管,以增加气体与吸收剂接触面积,加快吸收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