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博问政分析论文(1)

微博问政分析论文(1)

论文题目_________微博问政分析_________教学点名称:国家开放大学紫阳教学点年级:三年级________________教育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行政管理______________学号:1761001207019 ___________姓名:罗昌明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选题背景 (1)(二)研究意义 (3)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4(―)国外研究现状 (4)(二)国内研究现状 (4)三、........................................ 政务微辟影响力的相关概念5(-)政务微博 (5)(二)政务微博的特征 (6)四、.......................................... 微博问政的治理路径选择7(-)微博问政中的公民治理路径 (7)(二)培育公民主体责任意识 (8)五、........................................ 微博问政中的政府治理路径8(-)明确政府微博功能定位,重塑政府公信力 (8)(二)........................ 科学构建政府回应体系,落实政府责任9(三)...................................... 建立微博问政问责机制9六、.......................................................... 结论语9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博问政分析【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自媒体已经逐渐在社会中普及。

伴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政治参与,借助微博平台表情达意,政府也利用微博,公开政务,获取民意,微博问政己逐渐融入人们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这种新的问政方式,不仅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还加快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

与其他问政方式不同,微博问政具有问政主体多样化、问政形式复朵化、问政内容多样化和问政路径双向化等特征,在处理公共事务和突发事件上,微博展现了其极大的优势。

然而,在微博问政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必须客观去看待、解决,使其能更好地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关键词】微博;微博问政;政府治理一、选题背景及意义(一)选题背景如今,网络科技发展迅猛,公民对于网络媒体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普及,网民规模日益庞大,为微博问政的兴起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人们的生活和社交方式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进入了网络时代新阶段,电脑、手机几乎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

如下图(图1-1、图1-2),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50.3%, 较2014年有所提升,而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从数据上显示,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过半,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90%,表明移动通信设备的使用率远远高于其他网络工具旧】。

随着Web2.0技术和3G网络的发展,我国网民规模在逐渐增长,互联网用户的普及率逐渐升高,网民在社会进步中的力量不容忽视。

人们普遍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沟通娱乐需求,网络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教育、医疗,还是交通、环境,都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尤其是政治生活领域,谁能有效占领网络信息技术高低,谁将占有网络时代的政治权利。

中国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图1-1中国网民规模与互联网普及率图1-2手机上网网民规模(二) 研究意义木文对微博问政研究的实践意义,可以从政府和公民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 政府层而的意义体现在:首先,微博问政架起了官民沟通的新桥梁。

通过微博,实现了官与民的互动,打破了一直以来官民沟通存在的障碍和隔阂, 实现了交流的“平等性”⑵。

政府通过微博能够有效地获取民意,广开言路, 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实现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其次,微博 问政推动着政府职能转变,有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再次,开通政务微博,能 够将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网民的监督下,有利于政府政务公开以及减少腐败现 象的滋生,将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最后,在重大事件 发生时,政府部门通过政务微博发布最新消息,以权威的声音报道事件进展, 能够有效遏制谣言的滋生,维护社会稳定。

(2) 公民层而的意义体现在:首先,随着公民政治权利意识的觉醒,更加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微博问政成为公民参与政治的新途径,微博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75000 60000 45000 3000© 1!>000100%80%60%40%20%0% 2007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手机网民夫更模一手机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操作简单、入门简单等优势,都为公民进行有效政治参与提供便利。

其次,微博问政畅通了公众维权的新途径。

目前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上网不如上微博。

”微博爆炸式的传播,能够使消息在瞬间发酵,得到众多人关注,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场,倒逼政府相关部门务必将事情解决,满足公众的需求,从而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网络问政与微博问政从逻辑上来看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网络问政包含微博问政,微博问政是网络问政发展到一个全新阶段的产物,是网民以微博为载体,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行为。

在国外,微博问政这一专有名词并不存在,这是我国现阶段特有的一种政治参与形态,因此,国外对于微博问政的研究是空白的,更多地研究集中在网络问政上。

互联网技术发源于国外,网络问政更是早于我国,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早于中国。

Twitter是国外普遍流行的一款社交软件,其功能与我国的微博大致相同。

“奥巴马在进行总统选举时,将Twitter作为竞选的工具;英国王室也在Twitter上注册账号,名为“皇家Twitter",将Twitter作为向公民发布政事的工具,用权威的声音防止不实消息的产生;此外,国外的很多媒体也在Twitter上注册账号,作为发布消息的平台。

”⑴在理论界,微博问政被看作是网络问政的延伸,是一种在技术手段革新基础上的新兴网络问政形式,它源于技术革新,并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二)国内研究现状与传统媒体相比,微博便捷性和优越性的特征让其迅速成为网络问政的宠儿。

学术界引发了对微博问政的讨论和研究热潮。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微博问政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我国学者对微博问政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针对微博问政发展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学者们也提岀了相应的科学化发展建议。

信爱彤(2018)指出,政府要发挥其主体优势,要高度关注信息技术发展新动向和网络新兴媒体的影响力,监测舆情发展走向,充分发挥微博的作用,促进政府与民众交流,推动民众参政议政;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微博问政的局限性,合理进行辨析与引导,从而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实现善治、共享和谐⑴。

杨胜男叫2018)从构建服务型政府角度出发,将限制、引导与惩处相结合,提出完善政务微博的更新机制;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提高微博应对社会危机的能力;规范微博使用的道德准则等六方面策略。

鄢睿(2017)则从发展战略入手,提岀了微博问政必须抢占政治传播和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制高点、促进言论自由、兴利除害、解决网络问政机制问题,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科学引导、规范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等闻。

丁光锋(2017)从提升微博问政的实效性入手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快立法,规范秩序;二是提倡微博经营管理,建立应对机制;三是推动实名制,强化安全性;四是加强微博培训,提高问政水平⑺。

三、政务微博影响力的相关概念(一)政务微博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

微博依托互联网而兴起,方便快捷、传播迅速、互动性强。

2006年3月,微博的鼻祖Twitter在美国诞生。

它是由blogger创始人威廉姆斯(EvanWilliams)推出的。

国内最早的微博网站是饭否网,但最后由于缺乏管理、经营不善而逐渐走向衰落。

取而代之的是新浪网推岀的“新浪微博”,它是于2009年8月推出的,通过名人效应、多媒体界而等各种推广策略,迅速成长为我国微博市场的领头羊罔。

政务微博一般是由两部分组成:政府机构开设的微博和政府公职人员开设的微博。

由于个人职务的关系,政府公职人员以个人名义开设的微博同样会被默认为政府的意愿。

从这个层而上说,政务微博就是代表政府言论的发言平台。

作为新型媒体的一种,与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方式相比,政务微博能体现更多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务微博是一个互动交流平台。

因此,笔者认为,政务微博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公共事务、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而开设的体现政府意愿的网络互动平台。

(二)政务微博的特征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媒介,政务微博有其独有的特征:(1)信息发布的即时性。

依托电脑和手机客户端,政务微博用户可以摆脱以往纸质传媒信息发布时间滞后的限制,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相关的政务资讯、公共事务的数据信息公布到微博,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尤其是在而对一些突发危机事件或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微博迅速公布事件的实时动态,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抢占舆论制高点。

2015年的812事件中,天津滨海区爆炸事故发生后的短短三个小时内,@天津消防查明情况后就对本次事故的起因做岀了初步的判断,并在第一时间向公众汇报,及时消解网络谣言,回应网民关切,得到网友的一致称赞。

(2)信息交流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新闻等)与公众几乎没有互动,只是简单的把信息灌输给公众,公众只能了解信息,而不能反馈信息。

微博却做到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对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微博用户都可以通过发布自己的心情状态。

政务微博作为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交平台,极大地发挥了互联网平台平等、自由、分享的精神,政府不再是单纯发布信息, 更注重群众对信息的反馈。

群众通过评论、转发或是私信等方式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诉求回馈给政府部门,改变了以往政府与公众零互动的单向交流方式,真正做到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平等对话与双向沟通。

(3)传播主体的权威性。

政府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体现,代表着国家意志,具有权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