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与对策我国景区门票价格过度上涨的原因及对策在XXXX,国家发展改革委、旅游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整顿和规范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的通知》,规定旅游景点门票价格调整频率不得低于三年。
XXXX恰逢解禁之年。
许多景点提高了(或计划提高)票价,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一)我国基于公共资源的高档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过高,上涨过快,且价格上涨趋于多元化截至XXXX年底,XXXX各景区农村居民月平均收入的11.6%和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的3.3%。
曲阜三孔景区(夫子庙、夫子庙和夫子林)的门票在旺季上涨到每人185元,占农村居民月平均收入的1/3,占城市居民的近10%。
英国白金汉宫的票价为15英镑,约为居民月平均收入的1.3%(降至1.3%,下同);法国凡尔赛宫是15欧元(1%);罗马斗兽场是6欧元(0.6%);韩国的景福宫/常德宫是3000韩元(1%);印度泰姬陵的入场费超过XXXX农村居民平均月收入的40%,接近城市居民的15%,而日本的富士山风景区是免费的,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只有10美元(0.3%)。
此外,中国景点的门票大多在同一天有效,而国外一些景点的门票有效期超过几天,或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免费重游。
中国的票价也在快速上涨。
据统计,在过去六年的两轮价格调整周期中,遗产景区门票价格整体上涨了65.42%,一些高品位景区甚至上涨了70% ~ 80%。
表1部分基于公共资源的中国高等级景区门票增长示意图景区名称等级属性原价(元)门票现价(元) XXXX:年:淡季旺季XXXX: 145黄山风景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5A生产XXXX:淡季150旺季230 XXXX:2XX:110 XXXX:158 XXXX:90 XXXX:150 XXXX:90淡季50旺季100 65 140 130 110 100 4A国家风景名胜区昆明石林风景名胜区4A世界自然遗产井冈山风景名胜区5A自然保护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5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XXXX:XXXX:245 XXXX:1XXXX:185 XXXX:1XXXX:110 XXXX:100旺季:180 XXXX:95 XXXX:175 XXXX:160 XXXX:150 XXXX:160由于政策限制,一些景区没有触及涨价红线。
经常采取许多措施来暗中提高门票价格,例如从门票中剥离运输费或提高风景名胜区的环保和索道运输费,或强制捆绑旅游纪念品,以及强制与几个低等级的风景名胜区联合发行门票。
(2)普通游客是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直接受害者。
地方财政和景区管理部门分享门票价格上涨的收益,旅游专业人士也是间接受益者。
普通游客是景点门票价格上涨的直接受害者。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还不规范。
一些游客可以通过“免费票”、“免费票”和“内部票”免费进入景区。
例如,XXXX平遥古城景区的官方游客达到10万人,一些节假日的无票游客甚至占到当天游客总数的六分之一。
旅行社通常可以获得市场价值60%或更少的折扣。
例如,苏州周庄镇风景区的门票是60元,旅行社报价是35元、80元、48元和100元、60元。
国家旅游局计划财务部的统计报告也指出,中国旅游景点的门票收入与游客数量不成比例。
这部分低(免)费游客给景区带来的运营成本往往需要普通游客来承担到底。
地方财政是景点票价上涨的最大受益者。
我国实行风景名胜区属地管理政策。
门票收入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即门票收入全额上缴地方财政,景区通过预算向财政部门申请维护费和管理费。
《风景名胜区条例》还规定,“风景名胜区的门票收入和有偿使用费,应当全部用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并用于赔偿风景名胜区内财产所有者和使用者的损失”。
但是,从景区门票收入和实际支出来看,景区年度预算一般只占门票收入的50%,主要用于行政支出,很少用于维护支出,其余上缴地方财政。
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全额资助机构,多年来一直花费入场费的50%,其中文物保护费仅占入场费的7%左右。
在XXXX,入场费约为6.5亿元,支出为3.2亿元。
“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提供资助的博物馆之一。
”故宫博物院院长[·丹·吉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国土管理下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景点维护费用也远低于管理费用和实收费用的比例。
表2部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使用情况景区名称数据年门票收入(万元)景区维护费(万元)自XXXX以来,我国每年对国家级景区的财政补贴仅为1000万元。
根据财政部5月XXXX发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补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保护补助资金数量原则上每年不超过2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以上的省原则上不超过3项)。
而且这个补贴金额很小,比如在XXXX 岳阳大厦-洞庭湖风景区只得到10万元的补贴。
地方财政基本上不补贴景区。
旅行社、导游、司机和其他工作人员也通过“回扣”和其他渠道成为票价上涨的间接受益者。
尽管行业法规明确禁止旅游景点给予门票回扣,但为了争夺游客,景区往往会不惜违反法规。
低票价将导致旅行社和个人“不赚取回扣”,从而将景区排除在旅游线路设计之外。
因此,一些景区的积极或跟风提高门票价格将有助于增加团队游客数量,增加经营收入。
(3)发达城市部分景区门票价格受严格的行政管理、充足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影响。
价格上涨变得更加合理。
XXXX接待前十名游客最多的景点大多是发达地区的低价、高档景点。
从高到低依次为杭州西湖景区(5A,免费)、广州白云山景区(5A,5元/人次)、南京夫子庙-秦淮河景区(5A,免费,夫子庙大成殿和江南贡院的门票必须分别支付15元)、Xi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5A,50元/人次入园,30元/人次登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门票价格保持不变1XXXX年。
这主要是由于上述发达地区对景区的严格管理和相对充裕的财政补贴。
低票价不仅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广泛报道的“自由西湖”模式始于XXXX。
目前,环湖83个景区中的64个已经免费开放。
根据XXXX杭州市审计局发布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免费开放以来管理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XXXX 17家风景名胜区事业单位的收入年均增长11.14%,杭州市旅游创汇年均增长16.8%。
杭州还连续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
在XXXX,杭州的旅游总收入达到1191亿元。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海周边周庄景区的价格上涨更为典型。
周庄在XXXX江南水乡发展旅游业后,票价一再飙升。
从最初的30元、48元、50元、60元和68元到9月份的100元XXXX,价格偏离了市场接受的最高水平。
自3月初XXXX开始,北京各大旅行社的“江南水乡游”路线不再推出周庄,而是被几个邻近的水乡所取代。
周庄的票价也从此停止上涨,游客数量也进入了逐渐增长甚至停滞的时期。
二、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分析(一)过度依赖门票收入是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产业体系尚不完善,门票收入是风景名胜区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来源。
XXXX国家A级景区门票收入1149.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25%。
餐饮、酒店、购物等服务设施对景区收入的贡献较小,景区级别越低,对门票收入的依赖越大。
表3中国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景区等级营业收入(1亿元)门票收入(1亿元)门票收入与营业收入之比(%)a 47.52 32.2 67.8 aa 75.24 71.07 94.5 AAA 377.06 140.18 37.2 aa 1744.84 747.96 42.9 aa 413.94 158.53 38.3总计2658.6 1149.94 43.94引入的大部分社会投资也需要通过门票的预期收入进行抵押,这也导致一些景区升级后门票价格立即上涨。
(2)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居民对旅游活动的需求迅速增加,但旅游产品少,景区仍是主要旅游景点,而优质旅游景点数量明显不足。
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拥挤的景点非常普遍,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体验和质量。
XXXX国内游客26.4亿人,其中5573个A级景区接待游客25.54亿人,占国内游客总数的近97%。
每个A级景区每年接待45.8万人次,其中5A 级景区每年接待游客392.2万人次。
供需的巨大失衡使得景区提价的市场反馈“失灵”,特别是高品位景区旅游资源的自然垄断使得市场供需更加失衡,从而导致其门票提价行为“无所畏惧”。
(三)管理体制缺陷是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中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大多数高等级风景名胜区主要由属地管理,名义上是一个全额资助的机构。
然而,国家财政拨款严重不足。
地方财政不仅没有对景区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进行投资,而且不得不依靠门票和营业收入来补充地方财政。
这种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景点尤为明显。
因此,“市场失灵”背后也缺乏“行政干预”。
当地政府不会停止景区票价的上涨,但会积极协助。
这种管理体制也导致了大多数景区同时有一家旅游公司负责经营管理,管理机构往往是“一个团队,两个品牌”。
这种景区商业经营不是《景区管理条例》规定的“特许经营”。
因此,经营企业缺乏直接管理部门的约束。
他们不仅想尽一切办法提高门票价格和最大限度地增加利润,而且不惜破坏景点和文物资源。
三。
政策建议(一)调整思路:试点由“属地管理”向“中央管理”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景区(如主题公园、游乐园等),其管理和运营由市场决定。
但是,基于公共资源的景区需要改革管理体制,从根本上理顺景区的收支体制。
目前,发达地区已经有财力通过财政补贴来减免景区门票,从而更好地树立地方品牌,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人才和物流,发展相关产业。
然而,大多数位于欠发达地区的景区不仅难以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而且成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来源。
在中央政府不能完全支付所有景点和历史遗迹的基本开支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些(XXXX国家公园的预算约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02%(中国约为0.0001%)。
以此为参照,中国XXXX可拨出约100亿元用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历史保护单位的保护性支出,足以支付31座紫禁城和24座黄山的免费运营费用(同类景区中保护性支出最高)。
考虑到高档景区的特许经营收入可占景区总经营收入的60%左右,100亿元足以支持50 ~ 70个同类高档景区的无票经营。
]在价值极高、具有自然垄断优势的欠发达地区,试点建设高品位景区(备选范围为世界遗产、国家级景区和5A 级景区)。
它们将从属地管理转变为中央管理或国家财政支持。
门票将大大减少甚至免费。
相应的改造成本较低,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