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非合作各自优势

中非合作各自优势

中非经贸合作各自的优势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和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1/3以上。

新形势下,中非之间扩大合作,不仅有利于中非双方,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各国共同繁荣。

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2%升至4.2%,占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8%升至10.4%。

2009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0年至2008年,中非贸易年均增长率高达33.5%,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中非贸易额下降到910.7亿美元,但中国在当年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
伴国。

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恢复发展态势。

2010年1月至11月,中非贸易额达1148.1亿美元,同比增长43.5%。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中非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双方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品相继进入对方市场。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对非洲出口商品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

2000年以来,机械设备、汽车、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出口显著增长,商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大幅提高。

目前,机电产品占中国对非出口的比例已超过50%。

在非洲对中国出口方面,棉花、磷酸盐等初级产品曾经是主要商品。

近年来,非洲的钢材、铜材、化肥、电子产品等工业制成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非洲农产品对中国出口增长加快。

埃及的柑橘、南非的葡萄酒、加纳的可可豆、乌干达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榄油等逐
渐为中国消费者熟悉和喜爱。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有所下降,但农产品进口增长了25%。

当前,中国和非洲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市场需求旺盛,中非贸易具有很大潜力。

就中国而言,对非洲原油等矿产资源需求盛大,中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与储备远不能满足中国目前国内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维持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势头,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建厂,一方面可就地取材节约成本,例如中国在赞比亚的矿产企业,投资建设冶炼厂,提高当地铜资源的利用纯度与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非洲的市场还处于开发期,辽源广阔,人口众多,中国可以开拓非洲广阔的市场。

就非洲而言,一是其能源和矿产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据最新已被证实的石油存储量估计,非洲占了全球总量的7%。

二是中国的产品和技术适合非洲发展的需要,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建厂,更新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完善了当地的设备条件,给当地居民带来了生活上与工作上的极大方便,例如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目前已引进13家企业,涉及采矿、勘探、有色金属加工、化工、建筑等领域,完成实际投资6亿美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

同时中国巨大的市场也为非洲产品提供了广阔空间。

中国与非洲优势互补,中国利用其在技术资本等上的优势,非洲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秉承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 共同利益不断扩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