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柱节点性能既有测试方法的分析
王湛华南理工大学
袁继雄汕头市工程质量监督站
框架
节点性能研究
理论分析
试验研究有限元模拟
节点
●分析既有的节点转角和节点域变形测试方法●指出存在问题
●提出“梁—柱变形反映在梁上的位移”的概念
节点的半刚性特性
•分成两部分处理
•连接的半刚性用转动弹簧来模拟,修改相应的单元刚度矩阵
•节点域变形用单独的单元来描述
•节点转角和节点域变形是反映节点性能的主要指标。
节点转角的测试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
•梁柱相对变形法
•倾角差值法
•平均曲率法
•位移替代法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葡萄牙Ana M. Gira˜o Coelho
的方法3
1
2
4
,1,1,1,1
arctan arctan arctan arctan 900600300100DT DT DT DT b b e b e b e b e δδδδθθθθθ=-=-=-=-
(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
)武汉科技大学李成玉
1121
()//r v v L v L θ=-=
(梁柱相对变形法)同济大学楼国彪等的方法
()()//b
c t b t b
r r r bf bf bf cw cw bf
h h θθθ=-=∆-∆-∆-∆θ= (δ2 -δ1 ) / S12
(梁柱相对变形法
)同济大学石文龙等的方法
()()2220arccos 902c disp a b ab α⎡⎤+-+⎢⎥=-⎢⎥⎣⎦
(梁柱相对变形法)张耀春教授等的方法
唐九如叙述的倾角差值法
英国Nottingham 大学T.Q.Li
唐九如叙述的平均曲率法
•转角测试存在以下的问题:
(1)部分研究者未明确所测试的转角的定义和组成,以及如何将其引入结构分析中,而这些决定了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测试数据的选取。
由于各研究者所给的转角数据物理意义不一致,部分研究者对如何计算转角的描述也不清楚,这造成不同研究者的试验成果难以进行比较。
(2)采用梁上位移反算转角法时,部分研究者对测试位置的选择存在不确定性,这样得到的转角值物理意义不明确,也难以和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比较。
|(3)采用倾角差值法,存在两个问题:梁、柱的倾角测试点位置难以确定;不能反映节点域剪切变形所引起的转角变化。
节点域变形的测试
(1)假设该变形可忽略不计。
(2)节点域变形与连接转角分开测试,在结构分析时引入节点域变形因素。
(3)未假设该变形可忽略不计,也未测试或计算节点域变形。
测试对角线变形的经验公式法
2'22'11δδδδ+++=X 22sin b a b +=θ2
2cos b a a +=θa
X θαsin 1=b X θαcos 2=X ab b a 2
221+=+=ααγ对角线方向的平均变位为:
,,则剪切角为
测试水平和侧面位移的方法
既有节点域测试方法的存在问题
(1)节点域剪切变形,采用沿对角线方向安装位移计或引伸仪的方法时,对仪器的安装要求较高;又由于节点域处于高应力区,当测点处出现局部屈曲时,测量就不准确了。
(2)节点域剪切变形,采用水平面和竖向(侧面)位移计进行测试时,所得到的数据与剪切变形的关系尚未明确。
节点转角的定义和组成
•节点转角
连接的转角
节点域变形引起的转角
(1)主要针对腹板角钢连接;
(2)核心区的变形另做考虑;
(3)在具体节点的测试时,因为实际的变形相当复杂,需结合不同的节点类型和连接构造设计测试方案。
组件分析法(component method )s b ep cf φφφφφ=+++较多的假设难以分解
测试操作有难度
用梁端位移来描述节点的性能
测试位置的不确定性
“梁—柱变形反映在梁上的位移”
(简称“梁—柱变形位移”)
包括四部分:
①梁受载后的弹性变形,假设梁与节点连接处为固端,由材料力学求解;
②柱受载后的整体变形;
③节点域剪切变形;
④梁柱的连接件(即connection)提供的变形。
谢谢!
(更多相关内容请参考王湛、袁继雄等所撰写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