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发展现状(一)中国电力行业成就回顾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实行"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的方针,大大地调动了地方办电的积极性和责任,迅速地筹集资金,使电力建设飞速发展。
从1988年起连续11年每年新增投产大中型发电机组按全国统计口径达1,500万千瓦。
各大区电网和省网随着电源的增长加强了网架建设,从1982到1999年底,中国新增33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2,837公里,新增变电容量732,690MVA,而1950至1981年30年期间新增输电线路为277,257公里,变电容量70360MVA。
目前中国基本上进入大电网、大电厂、大机组、高电压输电、高度自动控制的新时代。
电网发展的主要标志是:1、中国现有发电装机容量在200万千瓦以上的电力系统11个,其中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电网装机容量均超过3,000万千瓦,华东、华中电网甚至超过4,000万千瓦,西北电网的装机容量也达到2,000万千瓦。
其它几个独立省网,如四川、山东、福建等电网和装机容量也超过或接近1,000万千瓦。
2、各电网中500千伏(包括330千伏)主网架逐步形成和壮大。
220千伏电网不断完善和扩充,到1999年底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总长达495,123公里,变电容量达593,690MVA。
其中500千伏线路(含直流线路)达22,927公里,变电容量达801,20MVA。
3、1990年中国第一条从葛洲坝水电站至上海南桥换流站的±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实现双极运行,使华中和华东两大区电网实现非同期联网。
4、随着500千伏网架的形成和加强,网络结构的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1990年至2000年间系统稳定破坏事故比1980年至1990年下降了60%以上。
5、省及以上电网现代化的自动化调度系统基本完成。
6、以数据通信为特征的覆盖全国各主要电网的电力专用通信网基本形成。
(二)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1、总体现状到2000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1,900万千瓦,年发电量13,600亿千瓦时。
到2001年底,中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33,4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4,650亿千瓦时,发电总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位居世界第二,电力工业已经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500千伏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线路发展迅速,“十五”期间将基本形成大区联网,打破各省自我平衡的局面,实现更大区域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998年开始城乡电网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完善了配电网的建设,有效地缓解了制约城乡居民用电增长的因素。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快速的增长,必将进一步促进电力工业的发展,预计“十五”期间每年将净新增装机1,000万千瓦以上。
2、2001年电力行业发展状况2001年中国电力工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001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为7.3%,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4,5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接近8%。
2001年中国的电力市场呈现以下特点:①各行业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拉动作用下保持有力增长,几个结构调整较大的行业,其用电增长表现出与以往较为不同的特征。
前10个月,全国累计完成发电量11,75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6%,2001全年发电量和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在7.8%左右。
从各行业用电情况看,除石油加工业和木材采运业外,各行业用电均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建材及非金属采矿业、其他采选业、纺织、橡胶、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行业在较高增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机械、造纸、炼焦炼气等高耗电行业也保持了8%以上的较高用电增长水平。
第一、二、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的比重为3.8:72.6:11.1:12.5,与上年相比变化的趋势仍是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
②电力市场供求关系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区用电水平均比同期有所上升,地区之间用电增长不平衡。
2001年前10个月的电力生产情况表明,由于电源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有个别地区在一些特定时段出现用电紧张。
从各大跨区电网和独立省网的情况看,东北、华中、海南和川渝电网电力装机富裕较多,而本地区用电需求增长相对平缓,电力供大于求;安徽、内蒙古、山西有一定富裕,西北、福建、华北、华东、山东、贵州电网供需基本平衡,相对于需求增长,广东、浙江、河北南部地区和宁夏电力装机比较紧张,电力需求难以有效满足。
③各电网之间交换电量规模扩大东北和华北在2001年5月份实现跨大区联网,到9月底,东北送华北的电量已经达到11.5亿千瓦时;华东净受华中的电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净受电量达到1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47%;二滩送四川和重庆的电量分别达到63.4和23.3亿千瓦时,分别增长49%和92.5%;西电送广东的电量达到7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3%;山西、蒙西送京津唐电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④高峰负荷继续增大2001年电力负荷变化进一步加大,受七八月份高温天气的影响,华北、华东、华中、南方和西北电网负荷增长较快,福建、山东、海南和新疆等独立省网的负荷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主要电网中只有东北和川渝电网最高负荷略有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0.88%和0.84%。
从负荷特性变化情况看,高温天气对负荷的影响更加显著,空调降温负荷使得各电网峰谷差进一步加大,高峰期供需矛盾进一步尖锐。
⑤“西电东送”工程南部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2001年电力行业发展的重大事件之一是“西电东送”建设继续深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西电东送”工程与“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一起,是西部大开发的四项跨世纪工程。
其中“西电东送”被称为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西电东送”由南线、中线和北线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南线是“十五”期间建设的重点。
“西电东送”南线建设目标是:到“十五”末实现云南、贵州和广西向广东送电规模700万千瓦,三峡向广东送电规模300万千瓦。
二、发展趋势(一)电力需求预测及分析1、电力需求将保持稳步增长“十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
分析、综合各方面的研究结果,预计“十五”期间中国电力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为5%,实际增长速度可能略高一些,但相对“九五”各年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将比较平稳,电量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预测到2005年中国年发电量将达到17,500亿千瓦时以上。
2、用电构成将继续发生变化经济结构调整使得电力需求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减小,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相应提高;工业内部高耗电行业(冶金、化工、建材等)和传统行业(纺织、煤炭等)用电比重减小,低电耗、高附加值产业的用电比重相应提高。
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逐步推进,预计第一产业用电将稳定增长;第二产业随着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单位产值电耗将进一步降低,在全社会用电中的份额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用电在全社会用电中的份额将逐步上升;城乡居民用电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3、各地区供需平衡的差异将逐步缩小在总量基本平衡的同时,当前各地区的电力供需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东北电网、福建电网和海南电网电力装机过剩较多。
华中电网和川渝电网由于水电比重较大、调节性能差,丰水期电力过剩。
华北电网、华东电网、山东电网和广西、贵州、云南电网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电网中的局部地区存在短时供应不足的情况。
广东电网2000年以来,在用电高峰期出现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
“十五”期间,随着进一步实施宏观调控和电网之间的互联,各电网之间的供需平衡差异将逐步缩小。
初步分析,东北电网、海南电网供过于求的情况还将延续一段时间;广东、浙江、河北南部等局部地区供应不足的问题在“十五”初期有可能加剧;其他地区将基本保持供需平衡。
4、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将趋于明显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各行各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电价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日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影响企业的用电水平。
电价高于企业的承受能力时,用电量明显减少;二是影响高耗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和现有布局。
高耗电产业将纷纷由电价高的地区转移到电价低的地区,致使各地区电力需求增长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将更多地受到电价水平的影响。
5、负荷增长速度将持续超过用电量增长速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电力负荷特性发生了较大变化。
特别是随着空调拥有量的不断增加,气温对用电负荷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部分省份全年最高负荷逐步由冬季向夏季转移,导致年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增大。
今后负荷的增长将继续高于用电量的增长,调峰矛盾日趋突出,电网需要的调峰容量逐年增加。
“十五”电力供需的矛盾将主要表现在调峰能力不足,或是调峰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需要。
(二)2002年电力行业展望1、电量增长速度稍有回落①宏观经济走势预测2002年预计国内GDP增长可以达到7%,低于2001年全年7.3%的增长率。
国际经济形势情况不乐观,直接影响到中国2002年的出口形势。
因此,2002年促进内需持续扩张和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
此外,由于全球性生产过剩、物价下降、过度竞争将更加突出,也会间接传导到中国,加重中国已存在的通货紧缩压力。
受国际需求下降、国内需求不足的双重影响,中国市场发展中的通货紧缩问题仍未得到缓解。
从目前情况看,内需持续扩张的基础尚不稳固,2002年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可能略有降低;有关专家预计2002年投资增长将难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综上所述,2002年国内宏观经济形势走势对电力工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十分有限。
2002年用电增长速度将低于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为6%-7%。
②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电力供需形势,2002年中国电力行业将出现以下形势:在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电力需求也将会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速度。
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全国范围内电力供需仍将维持低用电水平下的买方市场的格局,不会出现全国性的缺电局面,但在前几年供需基本平衡,最近几年没有新增装机或新增装机容量很小的,以及一些水电比重较大的个别地区,在高峰时段或枯水期缺电现象还会出现。
电力供需矛盾主要表现为高峰期电力短缺,峰谷差进一步加大,最大负荷增长的波动性还将进一步加大。
2、煤炭价格变化对电力行业产生影响中国煤炭价格2002年将稳中有升,预测2002年煤炭平均价格上扬5-7%,因此部分地区火力发电企业的经营业绩将受到严重影响。
2001年,中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基本稳定,煤炭价格出现了几年来所没有的恢复性增长,全国煤炭库存明显减少,煤炭价格的恢复性上涨完全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