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精)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精)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子项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开题报告主报告人:施问华江苏省滨海中学江苏省东台中学江阴高级中学金湖高级中学滨海县明达中学滨海县八滩中学二○○四年五月十日目录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理论价值(二)实践价值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重点(一)研究的目标(二)研究的重点四、课题界定和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一)课题界定(二)考试的种类(三)与考试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五、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一)高中生物新课程主要特点(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四)标准化考试理论(五)教育测量理论六、研究内容设计(一)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相关性研究(二)高中生物考试研究七、课题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二)行动研究法(三)经验总结法(四)实验研究法八、课题研究计划与研究人员分工九、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十、课题研究预期成果(一)系列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二)试题库的建立与考核方案(三)高中生物考试研究网站的建立参考文献“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课题研究子项目——“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开题报告施问华(执笔)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分析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许多国家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加以推行。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世纪之交启动.教育部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定了改革目标,研制并颁布了中小学各个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已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若干个实验区陆续进行实验,到今年秋季,课程改革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与此同时,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的工作也在逐步推进,2002年底,教育部发布了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

这一方案描绘了评价和考试改革的战略蓝图,必将为推动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考试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确实存在若干弊端,已经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瓶颈.新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强调,考试要与时俱进,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试要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来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

因此,课程改革与考试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及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以考试为重要手段和形式的评价研究,是现实迫切需要解决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考试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学术视野的焦点,迅猛推进的课程改革呼唤着新的考试评价体系的产生.因此,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的研究,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研究课题是其子项目之一,它的研究不仅为总课题提供学科层面的具体案例,同时也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推进、健全高中生物考试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探索。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学科学习评价中,如何挖掘考试的传统长处,摒弃种种弊端,注入新课程理念,探究考试的新内涵、新模式,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之间的和谐协调、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这需要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上加以研究。

(一)理论价值本课题研究涉及到高中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和形式如何适应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问题,涉及到考试评价与高中生物课程理念、课程改革、课程实践之间相关性的现代诠释问题,涉及到对建立高中生物考试评价体系的理论背景问题,涉及到建立高中生物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将对高中生物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为总课题提出的“建立和发展考试评价学”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二)实践价值本课题是实用性很强的研究和实验项目。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对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实践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对解决当前师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评”、“如何考”、“如何教”这三个问题将有直接的帮助。

首先是“如何评”的问题。

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学生评价可按基础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展开,基础发展目标评价机制,无疑是新课程评价的一大亮点,并和新课程理念相呼应,但是如何实施和推进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尽可能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探索和回答。

其次是“如何考”的问题。

学科学习目标评价的主要方式是考试,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学生的自主学习、考试评价制度作出重大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导考、学生如何应考也成为引人瞩目的问题。

本课题将在课程改革与考试相关性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对策性研究,探索高中生物考试的新对策、新标准、新特点、新题目、新答案等等,这对解决“如何考”的问题会提供很实际的帮助。

第三是“如何教”的问题。

作为教学一线的实际工作者,首先面临的是“如何教”的问题。

“如何教”与“如何评”、“如何考”是密切相关的。

只要考试形式还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选拔性评价中发挥作用,考试的导向作用就不能否定。

通过对如何评、如何考的研究,将直接促进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生,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的更新,使教师摆脱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保证新课程改革按既定的方向顺利推进。

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重点(一)研究的目标是:(1)高中生物如何适应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更新考试的模式,提高导考应考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

(2)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的相关性研究。

传统考试与新课程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不适应性研究,新老考试的比较研究,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等。

然后通过对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认清和阐明两者的理论关系,寻找实践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3)进行对策性研究,探索实验、实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技能考试的方法和途径,探索生物学科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考试新方法。

(4)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高中生物学科各类考试的试题库。

(二)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1、在考试内容方面,如何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如何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如何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淡化记忆性内容为主的考试;考试命题如何依据新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2、在考试方式方面,纸笔测验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如何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考试的方式如何灵活多样,并体现先进的评价思想。

3、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如何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4、如何改革关充分利用好传统的考试方式一一纸笔测验.纸笔测验,仍将是各类考试的主要选择。

但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这种考试形式需要作出重大变革。

要在纸笔测试既能测定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能促进学生发展方面,作出深入研究;要在纸笔测验中,对如何进行实验技能、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检测,作出积极探索,为克服现行考试中这方面的不足而努力。

四、课题界定和几个相关的重要概念(一)课题界定。

本课题名称为“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与考试”是总课题《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的子项目。

在对象上本课题研究的是高中生物学科;在内容上,本课题研究的是高中生物学科考试以及考试与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性。

(二)考试的种类根据考试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用途等,考试可分为很多种.本课题研究中涉及的考试种类,有单元考试与综合考试,有诊断考试与成绩考试,有模拟考试、水平考试(会考)与升学考试(高考),有闭卷考试与开卷考试,有纸笔考试和操作、实践考试等。

(三)与考试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教育测量。

教育测量是心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本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是狭义的教育测量概念,即对学习结果一一知识、技能的测量。

(2)测验、考试与评价。

它们都是教育测量中的基本概念。

测验一般指向被测试者提供一组试题,要求做出回答,对其反应结果做出变化的表示。

测验可以用于对于被试者的知识,能力水平进行估计外,也常用于对被试者的心理性质进行评价,如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等。

考试与测验在对知识能力、技能的测量上区别不大,只是考试更加规范,并常用于对学绩、资格的测量。

评价是指对事物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也就是说,测量得出的数量化的结果,其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就是评价.测量是评价的基础,测量的结果是评价的依据;评价是对测量结果的重要过程,如果不对测量结果进行价值分析和判断,测量结果就会失去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研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生物考试,首先要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其次还要依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标准化考试理论以及教育测量理论等.这些理论将在指导本课题研究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主要特点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是什么,这是研究新课程背下生物考试的基本问题。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目的、目标和内容都作了规定,它体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特点。

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是: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

高中生物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三个维度:1、知识:①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②了解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③积极参与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播,促进生物科学知识进入个人和社会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与生态学观点,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②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对我国生物科学和技术发展状况有一定的认识,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③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④认识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性质,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观念,参与社会事务的讨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