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经电网调度机构(修改调整)的运行时段,不对风电场预测诶预报进行考核。
2,风功率预测系统中数据的储存要求所有数据至少保存(10)年。
3,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电机组及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安装的风电机组应满足功率因数在(超前0.95~滞后0.95)的范围内动态可调。
4,风电场停运时测量并网电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各次谐波电压和间谐波电压,测试周期为(24)小时。
5,对已并网但不具备合格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容量为(1MW)及以上的风电机组,风电场应在一年内完成改造和现场检测,并提交检测验证合格报告。
6,风电场并网应提前(3)个月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并网申请书,同时提交风电场相关的详细资料。
7,风电场产生的闪变测试方法是当风电场正常运行时,以不低于(5)KHZ的频率采集并网点电压和电流序列。
8,风电机组的强度,不正确的表述是(风机强度越大越好)。
9,单个风电场功率的短期预测月均方根误差应小于(0.2)。
10,调度端和场站端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均应运行于电力二次系统安全(Ⅱ)区。
11,应用软件进行风能资源评估时,为了使结果比较准确,所用粗糙度数据的范围应在场址范围外至少外延(20)KM。
12,测风塔测风单项数据中断时间超过(10)天,单项年度有效数据完整率低于(90%)的定为测风塔一类障碍。
13,风电场有功功率设定值控制允许的最大偏差为风电场装机容量的(5)%。
14,风电场变电站应配备故障录波设备,该设备应具有足够的记录通道并能够记录故障前(10)秒到故障后60秒的情况,并配备至电网调度机构的数据传输通道。
15,风电场包括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或远动通信终端RTU,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等直接实现对风电场一次系统实时监控的生产业务系统和功能模块,应处于(生产控制大区的控制区)。
16,对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的风电场,其配置的容性/感性无功容量应能够补偿风电场满发时场内汇集线路、主变压器的感性/容性无功及风电场送出线路的(50%)感性/容性无功之和。
17、风电机组微观选址时,垂直主风向上风电机组间的距离应为叶轮直径的(3~5)倍。
18、风功率预测系统中要求应存储系统运行期间所有时刻的功率数据、测风塔数据,并将其转化为(15)分钟平均数据。
19、风电企业要加强风电场并网管理,组织开展新建风电机组(并网检测)。
20、双馈异步发电机的转差率S为{(n-ns)/ns}.21、对直接接入输出电网的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大中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其接入系统的产权分界点为(电站升压站外第一杆)。
22、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风电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核,其余项目由(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23、根据册封他技术要求,测风塔的位置要求(具有代表性)。
24、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风电并网运行反事故措施要点的通知》(国家电网掉974号),风电场应定期检查保护装置的(压板状态,整定值)。
25、根据《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风电场应提前(30)个工作日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关于奢望实验方案和有关分析报告,经电网调度机构审核后实施。
26、用于风电功率预测的粗糙度数据应通过实地勘测或卫星地图获取,包括对风电场所处区域外(20KM)范围内地表粗糙度的描述。
27、接受风力发电机或其他环境信息,调节风力发电机使其保持在工作要求范围内的系统叫做(控制系统)。
28、依据测风塔技术要求,测风塔宜在风电场外(1-5km)范围内且不受风电场尾流效应影响,宜在风电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位置应具有代表行。
29、机电系统应综合考虑系统可靠性保护灵敏度及短路电流状况选择合理(中性点接地方式),实现集电系统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快速切除。
30、风力发电机组在调试时首先应检查回路(相序)。
31、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某层大气32、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限值为风电场装机容量在30MW~150mw之间时,1min有功功率变化最大限值为(机组容量/10)mw。
33、在指定的叶片径向位置,叶片弦线与风轮旋转面的夹角角(桨距角)。
34、水平轴风电机组的风能利用系数的最大值是(0.593)。
35、各级电网调度机构要加强(即时监控),优化电网运行管理,同时制定有效的反事故预案,确保电网稳定运行。
36、日内超短期预测信息和运行情况包括每(15)分钟上报当前时刻的开机总容量。
37、中规定推存的长期修正方法为(线性回归法)。
38、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
39、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提供的日预测曲线最大误差不超过(0.25)。
40、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风电项目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41、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主要用于(日内滚动调整发电计划)。
42、一下哪项不属于能量管理信息中的遥测信息(风电场升压站事故总信号)。
43、风电场主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风电场主变压器的分接头选择、调压范围及每档调压值,应满足风电场母线电压质量的要求,满足场内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要求。
44、风电场应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电力系统调度机构下达的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变化的控制指令,当风电场有功功率在总额定出力的(20%)以上时,场内所有运行机组应能够实现有功功率的连续平滑调节,并能够参与系统有功功率控制。
45、未按要求报送风电功率预测预报结果的风电场,不得(并网运行)。
46、风电装机容量原则上(不高于)接入变电站的最小负荷水平。
47、分散式风电发电量的电价补贴执行国家统一的(分地区)补贴标准。
48、风电场内动态无功响应应不大于(75ms),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应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且其电容器、电抗器支路在紧急情况下能被快速正确投入。
49、通常说的的平均风速是指(10)分钟平均值。
现代变速风电机50、现代变速风电机组中,很少使用(笼式异步电机)。
51、风电场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与电网调度机构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建立接口并运行于(同一安全区),自动向电网电度机构实时传送预测结果。
52、当50m高程平均功率密度为(300~400)W/m2时,风功率密度等级为三级。
53、新核准并网运行的风电机组应严格按照(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并通过有关机构的检测认证。
54、风电场配置的无功装置类型及其容量范围应结合风电场实际接入情况,通过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无功电压(专题研究)来确定。
55、风电企业要加强设计单位和风电设备的招标管理,严格设计审查,防止因(低价中标)导致设备质量下降。
56、风机关机全过程都是在控制系统下进行,属于(正常关机)。
57、在一个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排列方式主要与(主导风向)及风电机组容量、数量、场地等实际情况有关。
58、信息交换方式中要求图像监控系统属于(管理信息大区安全Ⅲ区)。
59、电网企业配合进行风电场项目(并网运行调试),按照相关技术规定进行项目电力送出工程和并网运行的竣工验收。
60、风电场正常运行的有功功率变化测量在风电场(连续运行)情况下进行。
61、天气尺度运动的水平尺度量级一般为(100)千米。
62、风电机组因风况不允许而不能发电的状态,一旦风况允许将转换进入发电状态,称为(待风状态)。
63、风电场的测风塔数据可用率应大于(0.99)。
64、永磁同步发电机主要应用于(直驱)风力发电机组。
65、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限值为风电场装机容量大于150mw时,1min有功功率变化最大限值为(15)mw。
66、在中性层结条件下,近地面层中风、位温和比湿随高度的分布遵守(对数定律)。
67、以下哪项属于能量管理信息中的遥控信息(风电场AGC投入/退出命令)。
68、风力发电机组在(10)m/s风速禁止登机维护。
69、单叶片、双叶片和三叶片风电机组,不正确的表述是(双叶片风电机组不三叶片风电机组噪声小)。
70、风电功率预测的地形数据格式宜为(CAD)文件,精度高于1:5000.71、一天中气压的最高值常出现于(上午9~10时)。
72、风电系统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是(齿轮箱)。
73、齿轮箱型、直驱型风电机组,不正确的表述是(齿轮箱式风电机组通过变流器与电网完全隔离)。
74、电网企业应根据风电并网运行特点和电网安全运行的有关要求,制定合理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加强对风电场接入方案的审查和并网验收。
75、风电场每天按照电网调度机构规定的时间上报次日0~24时风电场发电功率预测曲线,预测值的时间分辨率为(15min)。
76、在电力系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电网调度机构(有权暂时解列风电场)。
77、风电场做有功功率调节能力的测试时计算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数据,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为(0.2)秒平均值。
78、三圈环流是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的。
79、在风电机组的电压线上,安装并联电容器的目的是(提高功率因数)。
80、实时性指标的要求遥测传送时间不大于(4)秒。
81、信息交换方式中要求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属于(非生产控制区安全Ⅱ区)。
82、分功率密度等级达到(3)级,认为风能资源较好,具备开发价值。
83、要求新建风电机组进行并网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并网)。
84、(并网检测机构)负责开展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工作并出具风电并网检测报告。
85、历史测风塔数据要求应为最近(2)年内的数据,且数据长度应不少于1年。
86、信息交换方式中要求广域相量测量系统属于(生产控制区安全Ⅰ区)。
87、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必须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有关要求。
88、风电项目开发企业开展前期工作之前应向(省级以上政府能源主管部门)提出开展风电场项目开发前期工作的申请。
89、信息交换方式中要求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属于(非生产控制区安全Ⅱ区)。
90、风电场工程未按规定程序和条件获得核准擅自开工建设,不能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电价补贴,电网企业不予接受其并网运行。
91、风力发电机组电压偏差适应性测试时电压设定值为1.1p.u时要求持续时间为(30)min.92、各风电场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测试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直到取得检测认可。
93、气象学中把能量分为动能、位能和(内能)三种基本形式。
94、风电场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1)分钟平均值。
95、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应能够设置(每日)预测的启动时间及次数。
96、分散式风电装机容量原则上不高于接入变电站的(最小符合水平)。
97、风电功率预测单次计算时应小于(5min)。
98、对实测数据处理完后,有效数据的完整率应达到(0.90)。
99、风功率预测的基本单位为(单)个风电场。
100、风电场应向电网调度机构提交风电功率预测报告结果,以提高风电场与电力系统(协调运行的能力)。
101、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用海应遵循(节约和集约利用海域资源)的原则,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