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类
●AVNRT:是最常见的PSVT之一。

占40%
●AVRT:也是是最常见的PSVT之一。

约占50%;
●IART(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及SART(窦房折返性
心动过速)约<10%。

●AT(房性心动过速)<10%。

●AVNRT与AVRT约占整个PSVT的90%左右。

各种心动过速模式图
发病机制
●折返激动。

●自律性增高。

●触发活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中以折返机制占有绝大多数。

病因
●多发生于正常人(指除PSVT外,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

●也可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但绝大多数PSVT的发作与合并存在的心脏病无关。

●少数患者PSVT的发作与心脏器质疾患有关。

临床表现
●发作特点:
❖呈现突然开始与突然终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

❖发作短者仅有数秒至数分钟,发作时间长者可持续数日、数月。

❖有些病人可有突然刺激、惊吓诱发或终止心动过速的经历。

临床表现
●症状
❖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健康心脏者,故即使心率快,病人尚能耐受,多年发作呈良性经过;少数因心室率过快而发生晕厥。

❖心悸、焦虑不安、心跳有力或跳之欲出的感觉。

❖还可能表现为出汗、四肢皮肤湿冷、紫绀、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或晕厥。

●体检时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

心率很快,可
达150~250bpm。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 )是由于
房室结双径路造成的折返激动所致。

●AVNRT常发生于正常心脏,发病年龄以中青
年为多,女性病人多于男性。

●AVNRT可分成两型
1.典型型或常见型,即慢-快(S-F)型。

2.不典型或少见型,包括快-慢(F-S)型和慢-慢
(S-S)型。

AVNRT的解剖学基础
●AVNRT的解剖学基础是AVNDP的存在,它提供了AVNRT的折返环路。

●折返激动形成的条件:
❑需要有提供激动折返的径路—折返环(解剖决定型和功能决定型)。

❑在折返环内有单向阻滞。

❑折返环内的缓慢传导。

A V N D P 的解剖
A
V
N 折返性心动过速
形成折返激动的三个条件
心电图S-F
AVN折返性心动过速(P波看不清)
心电图S-f(V
导联假r波)
1
单向阻滞


P

心电图检查
●心率150~250bpm.
●QRS时限与形态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传或
原有束支阻滞时,QRS形态可异常。

●P波为逆行性,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P与QRS保持固定关系。

●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早搏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电生理检查
●在大多数患者能证实存在房室结双径路。

●心房期前刺激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开始几乎一定伴随着AVN传导延缓。

●心房与心室不参与形成折返环路。

●逆行激动顺序正常。

快慢通道
治疗
●急性发作期
❖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药物
❖腺苷与钙通道阻滞剂
❖洋地黄与β受体阻滞剂
❖普罗帕酮
❖其他药物
❖食管心房调搏
❖直流电复律。

●预防复发
❖药物
❖RFCA:已十分成熟。

且安全、有效、根治。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旁路参与的PSVT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由于旁路具有传导速度快的特点,故发生室上速时会发生快速心室率,部分则引发血流动力学障碍而危及生命。

●由于旁路有前传和逆传功能,所以它引起室上速时可分为顺向型和逆向型,而以顺向型多见。

AVRT图示
合并束支阻滞时
心内电生理图
心内电生理检查
治疗
●发作期治疗●缓解期治疗
解剖学基础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