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蔬菜病虫害

蔬菜病虫害


瓜蚜
75
温室白粉虱为害南瓜
76
美洲斑潜蝇为害黄瓜
77
美洲斑潜蝇为害菜豆
78
79
5.生理病害加重。 甜椒果实缺钙
80
81
82
(二)露地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虫害种类多, 发生量大, 尤其是菜蚜、叶螨、 小菜蛾、菜青虫及粉虱发生多, 危害重; 2. 病害受气候因素影响大, 条件适宜时容易暴发 成灾, 防治难度大。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早晚疫 病、芹菜斑枯病、辣椒疫病等; 3. 病毒病危害呈加重趋势; 4. 病虫害发生有季节性差异, 夏季以虫害为主, 夏末秋初以病害为主。 5. 露地蔬菜往往种植面积大, 一旦病虫害发危害 损失大。
1.田间为害状(上) 2.茎部症状(下)
46
番茄灰霉病
• 危害特点:
主要发生在花及成熟前的果实上。 果实近柄部位发生较多。受侵害 部位初呈水渍状;严重时,发软, 变褐,表面长有灰色霉层。
• 发生规律:
20℃气温且高湿度下,易发病, 花期是侵染高峰。
• 防治建议:
使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等预防; 使用灰霉立克或腐霉利等预防和 治疗。
• 防治办法

• 注意事项
• • A。白粉病的防治,最佳打药时间为11点半— 12点(高温杀菌)。 B.打药时要彻底,叶面叶背一起喷。
52
黄瓜枯萎病
• 危害特点:
叶片逐渐变黄,后来茎部由下而上开 始调萎;根系腐烂,潮湿时茎部产生 白色至粉红色霉层;维管束变褐 。
• 发生规律:
1.土壤积年流行病害; 2.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灌溉频繁, 水量过大,土壤偏酸等发病加重;
43
白菜炭疽病
• 危害特点: 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叶片上 病斑近圆形,病斑中央白色, 边缘褐色,潮湿时病斑上常有 淡红色粘质物溢出 • 发生规律: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 着在种子越冬。病菌在田间经 雨滴飞溅和风雨、灌溉水传播, 从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 经3-5天浅育期后即可发病。 • 防治建议: 咪鲜胺、70%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 或50%多菌灵。
• 防治建议:
采用育苗或托鲁巴姆、CRP等嫁接换根。 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10% 双效灵300倍液灌根。
48
葫芦科蔬菜病害
49
黄瓜霜霉病
•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功能叶片。叶片染病, 在叶背出现水浸状病斑,后逐 渐扩大,呈多角形淡褐斑块, 湿度大时,叶脉长出灰黑色霉 层。
• 发生规律:
51
黄瓜白粉病
• 危害特点
• 俗称“白毛病”,以叶片受害最重,其次是 叶柄和茎,一般不危害果实。发病初期, 叶 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 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 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 褪绿,枯黄变脆。白粉病侵染叶柄和嫩茎后, 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 也少。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 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 发病期间,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
白 菜 软 腐 病 开始多呈湿润半透明状,后呈现明显的水 渍状。颜色由浅黄,灰色至灰褐色,最后 组织粘滑软腐,并有恶臭。
• 发生规律:
1.多雨天气发生严重; 2.昆虫一方面造成伤口,另一方面传播病 菌。
甘 蓝 软 腐 病
• 防治建议:
使用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6-7天一次, 连续3-4次。DT杀菌剂、叶枯唑、琥珀 酸铜、可杀得。
白粉虱
豆荚螟
烟青虫
29
蛴螬
金龟子
30
蝼蛄 金 针 虫
31
主要为害各类蔬菜的种子、根 部及幼苗。小龄幼虫为害嫩茎、 嫩梢,3龄以后可咬断近地面的 幼苗根颈部,有时幼虫还将咬 断的苗拖向穴内。
地老虎
32
• 杀毒原理: • 1、胃毒剂:虫取食后经肠道吸收进入体内,起到 毒杀的作用。
• 2、触杀剂:接触到虫体表后便可起到毒杀作用。
42
白菜霜霉病
• 危害特点:
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出现淡绿 色小斑点,后扩大为黄色。空气潮湿 时,呈白色至灰白色霉层。病斑变成 褐色时,整张叶片变黄,进而干枯。
• 发生规律:
1.气温在16-20℃,昼夜温差大或忽 冷忽热天气易发生; 2.田间湿度大,雾多易发生。
• 防治建议:
使用代森锰锌预防,霉易克、甲霜 灵保护与治疗。(霜脲孟锌、烯酰吗 啉)
35
7 引诱作用
使用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用(如光、颜色、气味、 微波信号等)或其它生物学特性,可将害虫诱聚而利于 歼灭的药剂。引诱剂( insect attractant )。
各种昆虫性信息素。
8 不育作用
被害虫取食或接触后,可影响昆虫生育、繁殖。不 育剂(insect sterilant)。 如烷基化剂、六磷胺、不育特、喜树碱等
34
6 忌避作用 施用于保护对象表面后,依靠其物理、化学作 用(如颜色、气味等)而使害虫避而远之(不愿接 近或发生转移、潜逃现象),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 物目的。驱避剂( insect repellent ) 几种楝科植物对桔蚜(Aphis citricidis)均 有一定的忌避活性。番茄抽提物对小菜蛾具有明显 的忌避、拒食、及抑制产卵作用。
83
十字花科根肿病
84
十字花科褐腐病
85
各种菌核病
86
白菜细菌性病害
87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
88
甘蓝枯萎病
89
番茄根结线虫病
90
虫传病毒病(甜椒病毒病)
91

蔬菜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以“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对发病初期的中心区重点防 治,及时拔除病株,对于易传染的病害在 进行农事操作时要掌握“先健株后病株” 的原则,避免急于迅速消灭病虫害,单纯 地、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非但没有达到 目的,反而引发了许多病虫产生抗药性、 天敌遭杀伤、危害更猖獗、环境被污染、 最终还可能导致人畜中毒等诸多危害
黄瓜霜霉病
67
黄瓜灰霉病病果
68
番茄灰霉病病果
69
芹菜斑枯病
70
辣椒、甜椒疫病
71
3.细菌性病害, 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茄 果类青枯病、辣椒疮痂病等发生加重;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72
甜椒细菌性疮痂病
73
茄科蔬菜青枯病
74
4.由于蔬菜周年生产, 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了改变, 一些病虫由过去季节性危害变为周年加重为害, 最突 出的就是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 形成了周年发生、 世代重叠, 大大增加了防治难度
补光系统
61
温度自动探测器
自控系统
62
现代化温室采暖系统
63
二氧化碳施肥系统
64
(一)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1.土传病害如各类枯萎病有加重趋势 菜豆枯萎病
65
黄瓜枯萎病
西瓜根腐病
番茄枯萎病 茄子枯萎病
66
2.低温高湿型病害, 如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番茄晚疫病、
芹菜斑枯病、辣椒疫病等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
1.气温15-24℃且高湿度下, 易发生流行; 2.叶面有水滴或水膜有利病菌 侵入。
• 防治药剂:
使用代森锰锌预防,霉易克、 甲霜灵保护与治疗。
50
黄瓜角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 株期均可受害,开始时产生褐色小斑点,后以叶脉 为界,逐渐扩大,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色赤褐,周 围往往有黄色晕环,后期长出黑色霉状小点。
44
茄科蔬菜病害
45
番茄青枯病
• 危害特点:
初白天萎蔫,傍晚恢复;如干燥气 温高,两三天后不再恢复而死亡, 叶片色泽稍淡,仍保持绿色,故称 青枯病。
• 发生规律:
1.高温高湿发病重,雨水多、湿度 大是病害发生的主要条件; 2.微酸性土壤发生较重,微碱性土 壤发病较轻;
• 防治建议:
目前尚无很好药剂,发病初用铜制 剂如络氨铜灌根,或使用农用链霉 素喷雾。
• 3、熏蒸剂:以气体通过虫呼吸器官进入体内引起 其中毒死亡。 • 4、内吸剂:被植物体吸收,传到体内各部位,使 虫取食后中毒死亡。
33
5 拒食作用 昆虫的取食分为 4 步:①寄主识别和定位;②开始 取食;③持续取食和④终止取食。凡是影响第②或③的 物质,就可称为拒食剂。
或者可影响昆虫的味觉器官,使其厌食或宁可饿死 而不取食,最后因饥饿、失水而逐渐死亡,或因摄取不 够 营 养 而 不 能 正 常 发 育 的 药 剂 。 拒 食 剂 ( insect antifeedants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防治药剂:
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或络氨铜等灌根。
53
豆科蔬菜病害
54
菜豆锈病
• 危害特点:
初发时,在叶背呈黄白色小点, 后中央凸起,变成黄褐色有黄晕 小疱斑点,表皮破裂后散发红褐 色粉末叶面褪绿,后期产生黑褐 色凸斑,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 色粉末。
• 发生规律:
结荚期遇到高湿、昼夜温差大易 流行。
• 防治药剂:
发病前,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等 预防;发病初使用苯醚甲环唑或 醚菌酯喷雾 。
55
三、设施蔬菜病害发生趋势
56
3.1、温室的类型
温室类型的演化和发展
低级
初级 小型
高级 中型 大型 单栋 连栋
简易
复杂
原始型
土温室型
改良型
发展型
现代型
57
58
现代型pvc板连栋温室
59
移动式喷灌机
60
• 发生规律:
左:明脉症状 右:坏死斑点
1.通过蚜虫传播。
2.苗期,特别是7叶前是易感病期;
3.春秋两季蚜虫发生高峰期,气温15~ 20℃,相对湿度75%以下易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