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免疫学》PPT课件

《动物免疫学》PPT课件


4、免疫机理:细胞免疫学说-研究白细胞、吞噬细胞。
体液免疫学说-研h 究抗体、补体。
7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时间:1945年-1960年。
主要事件:
1、发现了Ⅳ 型变态反应。
2、发现了免疫耐受现象。
3、建立了抗体生成的细胞系选择学说。
4、发现了法氏囊的免疫功能。
5、建立了更多的免疫学技术:间接血凝实验、 凝胶扩散实验、免疫标记技术。
(一)作用:阻止母体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 对胎儿保护。但个别微生物(布氏杆菌、 沙氏菌)例外。
(二)作用机理:由母体子宫内膜、胎儿绒 毛尿囊膜组成屏障结构,阻止病原微生物 从母体进入胎儿。
h
17
第二节 吞噬细胞与吞噬作用
一、概念 二、吞噬细胞的来源、分化和特点 三、吞噬细胞的结构及吞噬消毁异物的
过程 四、吞噬细胞的作用
h
18
一、概念
动物体内专门负责吞噬作用、发挥 防卫功能的一群细胞,统称为吞噬细 胞。包括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单 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
h
19
二、吞噬细胞的来源、分化和特点
(一)吞噬细胞的来源:均来自骨髓多能干细胞。
(二)分化
红细胞系:红血球
原血细胞系 粒细胞系: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进行排除和消灭。
h
4
二、免疫学发展历史
(一)经验时期 (二)实验时期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h
5
(一)经验时期
时间:十一世纪__1798年 主要事件:
1、十一世纪我国的“痘症防御法”。分为 时苗和熟苗。 2、1400年,我国甘肃牧区的“灌花”预防 牛瘟。
h
6
(二)实验时期
时间:1798年__1945年
二、特点:
1、作用发生迅速。
2、作用范围广、不具特异性。
3、受遗传控制,很稳定。
4、作用强度弱,对毒力强、数量大的微生物作用
小。
h
14
第一节 防御屏障
一、皮肤粘膜屏障
(一)作用: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内。但个 别微生物(布氏杆菌、鼻疽杆菌等)例外。
(二)作用机理
1、皮肤角质层的机械阻挡作用。
2、正常皮肤粘膜上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二)免疫的基体功能
1、抗传染:机体抗传染的功能是通过三个环节发挥作用 的。
(1)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体内。 (2)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繁殖。 (3)消灭在体内繁殖的病原微生物。
抗传染功能过高,引起传染性变态反应;抗传染功能过 低,反复发生传染病。
2、自身稳定:清除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衰老、破
损细胞,保持自身环境稳定。该功能失调,则引起自身 免疫病。
3、特殊结构(鼻毛、气管纤毛、粘液)的机械 排除作用。
4、胃液、唾液、乳汁、泪液中乳酸、溶菌酶的
抑菌和杀菌作用。 h
15
二、血脑屏障
(一)作用:保护大脑、免除血液中病原微 生物对大脑的侵袭作用。
(二)作用机理:由大脑毛细血管紧密排列 的内皮细胞层通过胞饮作用,吞噬和消灭 异物的。
h
16
三、胎盘屏障
主要事件:
1、1798年Jenner(秦纳):天花疫苗的由来及效果的研究。
2、疫苗研究:
1881-1885 Pasteur(巴斯德)用鸡霍乱陈旧培养物、炭疽高 温培养物、狂犬病兔体传代毒,首创弱毒疫苗。
1886 Salmon首创灭活疫苗。
1888 类毒素研制成功。
3、免疫技术:相继建立凝集实验(1896,Gruber and Durham)、 沉淀实验(1897,Kraus)、补体结合反应(1900,Bordet and Gengou)。
动物免疫学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抗传染免疫 免疫学防治 免疫学诊断
h
1
绪论
一、免疫及免疫学的概念 二、免疫学发展历史 三、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四、动物免疫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h
2
一、免疫及免疫学的概念
(一)免疫的概念 1、古典免疫:免疫一词最早来自拉丁文 Immunis,意思是免除兵役、免除赋税。 免疫学Immunology来自该词。 2、传统免疫:指有机体免除传染病感染、 抵抗传染病的能力。 3、现代免疫:免疫是有机体识别自身(自 身组织)和非自身(非自身物质),并保 持自身完整性的生物h生理学反应。 3
h
9
三、免疫的基本特性和基本功能
(一)免疫的基本特性
1、识别特性:精确地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
2、特异性:某种抗原物质剌激机体所产生的 免疫力,只针对相应的抗原物质。
3、记忆性:某种抗原物质剌激机体而使机体 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记忆,相同抗原物质 再次进入时,将其更快速、更有效地消灭 和排除。
h
10
h
8
(四)现代免疫学时期
时间:1960年-现在。
主要事件:
1、60年代:发现了胸腺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分 成了TC、BC两大类;研究了抗体分子的结构和 分类;分析了抗体分子的氨基酸序列。
2、70年代:TC分成了不同的亚类;提出了免疫网 络学说。
3、80年代:抗体多样性的遗传控制;证明了TC表 面有抗原受体;单克隆抗体技术;基因工程疫苗。
(二)免疫学的概念
免疫学是研究有机体如何识别和排斥
“非已”抗原物质的一门科学。
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组织器官结构,称为免疫系统,具有
精确的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的能力。对自身
组织不发生任何反应,称为天然免疫耐受
现象,对非自身物质(外来侵入者:微生
物、寄生虫、有害理化因素、致癌物质等;
内部破坏者:衰老破损细胞、突变细胞)
h
12
第一章 非特异性免疫
概念和特点
第一节 防御屏障
第二节 吞噬细胞与吞噬作用
第三节 K细胞和NK细胞
第四节 补体系统
第五节 正常体液中杀微生物物质
第六节 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
第七节 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方法
h
13
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特点
一、概念:动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在同外来 侵入者、内部破坏者的斗争中所建立的、对多种 异物都能发挥防御作用的免疫力,称为非特异性 免疫。
3、免疫监视:清除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突变细胞。 该功能失调,则引起肿瘤和癌症。
h
11
四、动物免疫学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一)免疫预防:应用各种疫苗预防畜禽传 染病、寄生虫病等。
(二)免疫治疗:应用高免血清、高免卵黄 抗体、干扰素等紧急治疗畜禽疫病。
(三)免疫诊断:应用各种免疫学诊断技术, 诊断和检测畜禽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它 学科领域(如早期妊娠诊断、血型鉴定 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