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_新能源汽车技术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_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26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7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8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9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8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9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40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4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6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7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66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hank you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业
• P238 • 1 、2 、
新能源汽车技术
68
新能源汽车技术
18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19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0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
发动机、发电动机和发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共同组
成了一个增程器系统,增程器是增程式电动汽车驱 动系统的关键组件,发动机/发电动机系统与驱动 车轮在机械上是分离的,发动机的转速和转矩与车 速和牵引转矩的需求无关,因此可控制发动机运行 在其转速—转矩平面上的任意点。通常应控制发动 机使其运行在最佳工况区,此时发动机的油耗和排 放降到最低程度,由于发动机和驱动车轮没有机械 连接,因此最佳的发动机运行状态是可以实现的, 与电驱动系统的运行模式和控制策略密切相关。
新能源汽车技术
30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3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1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16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17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50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5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5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5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6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6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6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6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2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9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4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一种可增加续驶里程的纯电动汽车,兼有混合动力
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特征。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特点如下:
(1)在电量消耗模式下,发动机不起动,由动力电池驱动整车行驶,
这样可减少整车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危机;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
主讲:郑竹安
新能源汽车技术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第5章 增程式电动汽车
5.1 概述
5.2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5.3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 5.4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
•(2)由于工况复杂,为了实现高效率和低排放的
要求,要求系统处在最优工作点工作,因此控制器非 常关键,通过控制策略和优化措施,在保证整车动力 性前提下提高经济性和效率。
新能源汽车技术
11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5 增程式电动汽车主要技术指标
新能源汽车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4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4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4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能源汽车技术
45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2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2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匹配
增程式电动汽车参数匹配的原则是根据整车动力总
成结构特点和整车设计指标(动力性、经济性、续 驶里程等),对整车动力总成的参数进行匹配。这 里主要对驱动电动机的参数、动力电池的参数和增 程器的参数进行匹配。
(2)在电池电量不足时,为了保证车辆性能和电池组的安全性,进入
电量保持模式,由动力电池和发动机联合驱动整车行驶;
(3)整车纯电动续驶里程满足大部分人员每天行驶里程要求,动力电
池可利用晚间低谷电力充电,缓解供电压力;
(4)整车大部分情况下在电量消耗模式下行驶,能达到零排放和低噪
音的效果;
(5)发动机与机械系统不直接相连,发动机可工作于最佳效率点,大
新能源汽车技术
1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3 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策略
•为使整个动力传动系统中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协调工作以及
满足增程式电动汽车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切换,制定一个简 洁高效的控制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
3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
新能源汽车技术
4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1 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由电驱动系统、发动
机/发电动机系统、功率分配装置、动力电池等组 成。 电驱动系统是由驱动电动机及牵引力驱动控制装置 组成,发动机到驱动电动机之间没有机械连接,而 是首先通过发电装置,将燃油的化学能转化成三相 交流电,然后发电动机驱动控制器将交流电流转化 成直流,并通过发电动机驱动控制装置到达功率分 配装置,根据工况需要做出牵引力驱动控制的功率 分配。
分为纯电动工作模式和增程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采用了基于逻辑门限值的控制策略。增程模式下采用将恒功 率和功率跟随控制策略结合起来的控制方法,在不同的工作 模式下能分别体现出两种控制方式的优点。将增程模式工作 区域划分为6种工作状态,与纯电动模式和制动能量回收工作 模式一起构成8种工作模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
大提高整车燃油效率。
新能源汽车技术
10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5.1.4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
•鉴于增程器工作条件的特殊性,对电动汽车的增程
系统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1)增程系统要稳定可靠,可以立刻启动并进入
正常工作状态。当长时间不用的时候要定期开启发动 机运转,以使得各个部件得到良好的润滑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