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工科学生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与见解的调查报告

理工科学生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与见解的调查报告

关于理工科学生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与见解的调查报告摘要:理工科学生在就业上仍会占优势,而且技术类专业的理工科学生就业率比较稳定,他们对当前就业形势并不担忧。

但是当个人与单位发生纠纷时,由于理工科学生维权意识淡薄,发生工作纠纷时往往处于劣势,本组鉴于所以很有必要进行理工科学生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与见解的调查。

关键词:合同法理工科劳动者政府就业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此次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加深入和直观地了解分析理工科学生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认识与见解,让理工科学生更加了解自己自身的价值,自身的弱势与优势,真正认识到市场的环境对自己的影响,从而可以冷静地应对各种风险,做出应对策略。

三、调查结果分析(一)调查背景和对象为网络上在校与在社会就业的100名理工科学生(二)调查形式电子版调查问卷共100份(三)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男性占总人数的55%,女性占总人数的45%,男性比女性多]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知道《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人有37%,知道一点的有28%,35%的人完全不知道,可见关注《劳动合同法》的正式实施的人还是挺多的。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只有7%的人很清楚国家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38%的人了解一些,42%的人不太清楚,13%的人不知道,对于国家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不了解的人占总人数的大多数,只是维权意识薄弱的其中原因之一。

第4题您如何评价《劳动合同法》?( ) [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30%的人觉得《劳动合同法》操作性不强,希望尽快出台配套规章;10%的人觉得《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太过严苛,太过倾向于保护劳动者;24%的人觉得《劳动合同法》非常好,因为我作为劳动者需要这样一部好法;36%的人不了解《劳动合同法》。

大多数人对《劳动合同法》还是报有很高期望的。

第5题在课堂上,老师有没有介绍过《劳动合同法》?()[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上,老师有详细介绍过《劳动合同法》的受访者仅9%,24%只是粗略提过,27%完全没有提过,可见课堂上对于《劳动合同法》的教育远远不够。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与交流,90%的人偶尔看报纸、上网了解一下;6%的人专门找了专业书刊仔细研究,考虑接受专门的培训;4%的人经常与同学一起交流体会。

由此可见报纸、上网是《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与交流的主要途径。

第7题您平时如何了解劳动人事方面的政策法规?( ) [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了解劳动人事方面的政策法规,34%的人平时都在关注书籍、报刊中有关劳动人事的报道,18%的人有需要时会向劳动行政部门咨询,48%的人上网查询有关规定。

调查可见更多的人偏向上网查询了解劳动人事方面的政策法规。

第8题企业与您签订劳动合同时,是否要收押金?()[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16%的受访者认为要收押金,50%的人认为不要,不清楚的人占34%。

知道这一规定的人与不知道的人各占一半,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学习还要有待提高。

第9题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受访者中50%的人认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5%的人认为不可以,35%的人不知道。

了解这一项规定的人仅是占总人数的50%。

第10题劳动合同期多长,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60%认为劳动合同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29%的人认为劳动合同期一年以上不满三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11%的人认为劳动合同期三年以上,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29%的人答对这道题,更多的人不了解这项规定。

第11题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多少?()[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41%的受访者认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50%,17%的人认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60%,42%的人认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仅42%的人答对这道题。

第12题你了解三年以上固定合同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吗?()[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32%的受访者认为三年以上固定合同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是3个月;21%的人认为三年以上固定合同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是6个月;47%的人不知道。

仅仅21%的人答对这道题而已。

第13题你了解以下有关试用期的哪些内容?[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55%的受访者了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60%的人了解试用期最高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64%的人了解试用期的工资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35%的人了解试用期不得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可见工资与试用期问题都是受访者关心的问题。

第14题相比较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您是否愿意和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30%的人愿意和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有助于工作的稳定性;40%的人不太愿意,因为不利于自由流动;30%的人说不清。

第15题作为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毕业前,你会专程去学习《劳动合同法》吗?()[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作为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毕业前,一定会专程去学习《劳动合同法》的人有22%;可能会的人为66%,12%的人不会。

可见临近毕业的理工科学生都是具有很高的维权意识。

第16题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可能将来在工作时会负工伤,你是否知道《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工伤赔偿的规定吗?()[单选题]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一名理工科学生,可能将来在工作时会负工伤,知道《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工伤赔偿的规定的人仅占15%,60%的人一知半解,25%的人不知道。

可见对于自己实际权利的维护还是有待加强。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新的《劳动合同法》,受访者中61%的人最关注劳动合同的订立;64%的人最关注接触合同支付补偿;67%的人最关注拖欠工资问题;53%的人最关注试用期的侵权。

拖欠工资问题最受人关注。

第18题您觉得工作中还有什么方面的权利急需要保护?()[多选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觉得工作中还有什么方面的权利急需要保护,受访者中73%认为是工资报酬方面,72%的人认为社会保险福利方面,73%的人认为劳动保护方面,79%的人认为休息休假方面,60%的人认为职业培训方面,34%的人认为其他。

第19题您知道被派遣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受损时应由谁承担责任吗?()[单选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39%的人知道被派遣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受损时应由谁承担责任,27%不知道被派遣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受损时应由谁承担责任,34%比较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劳动者在工作后遇到用人单位侵权行为,自认倒霉的人占受访者的15%,7%的人会到网站论坛上发布,31%的人向媒体或维权组织求助,41%的人到法院诉讼。

可见当劳动者实际遇到问题时候,都是能勇敢地站起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的。

(四)分析调查情况这一百份调查问卷主要有在校的与刚工作不久的理工科学生共同完成,考虑到这次是受访的人员是理工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以问卷的设计分了三大部分,主要是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程度与途径、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还有就是《劳动合同法》对自己的影响。

现分析如下:1.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程度与途径部分。

调查问卷的题一到题七,就是为了对劳动合同法的了解程度与途径这个部分所设计的。

先来看调查的结果,受访者中,55%为男性,45%为女性。

受访者中有37%知道《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只有7%的受访者对国家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很清楚。

36%的人不了解《劳动合同法》。

在课堂上,64%受访者的老师有粗略提过《劳动合同法》。

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学习与交流,受访者中90%偶尔看报纸、上网了解一下《劳动合同法》48%的人上网查询了解劳动人事方面的政策法规。

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受访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的了解程度都不高,虽然作为一名理工科的学生,老师也有上课讲过《劳动合同法》,但是这种途径让理工科学生学到的《劳动合同法》东西远远不够,他们更多的是从报纸和网络上来了解《劳动合同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普法力度还不足,配套措施仍欠缺。

在当今信息时代,政府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传媒的力量,但是传媒的宣传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比如观众对普法性网页的关注度不高,自然没什么人关注。

而且政府所采取的宣传方式比较传统,一般都依赖于人对人的会议、宣传单的发放、咨询等,但是这种方式的接触面有限。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人口众多,会议精神、宣传单很难直接到达每一个人。

再者,政府的宣传最多也仅能将法条的字面展现给劳动者,没有进行深入详尽地专业解释,加上法律是世上最精炼的语言,术语很多,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劳动者根本就无法理解掌握。

2.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的问题。

调查问卷的第八题到第13题,都是有正确答案的,目的是想看看受访者中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对《劳动合同法》有认识的,不过问题相对专业,也与受访者,即理工科学生息息相关!回到调查情况,5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时,不要收押金的。

50%的受访者认为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期多长,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29%的人答对是一年以上不满三年。

42%的人认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受访者中21%的人认为三年以上固定合同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试用期限为6个月。

第13题则是考察受访者的认识深度,选择的多说明认识的多。

第八题到第十三题中,一般常识性的题,都几乎有50%的人答对,而稍稍专业一点的就只有20%到30%左右的人答对,由此可见,理工科学生对于《劳动合同法》的认识的的确确不够深刻,这往往是因为大学生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面,社会实践少了,因而不关心《劳动合同法》的具体内容,很多东西都是一知半解算了。

3.《劳动合同法》对自己的影响问题。

第十四题到第二十题是研究《劳动合同法》对理工科学生的影响问题,看看理工科学生真正关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而《劳动合同法》又能提供什么实际的帮助。

调查中得知,相比较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40%的人不太愿意和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为不利于自由流动。

作为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毕业前,有22%的受访者一定会专程去学习《劳动合同法》。

对于新的《劳动合同法》最关注则有:劳动合同的订立,接触合同支付补偿,拖欠工资,试用期的侵权。

关于工作中的权利保护,工资报酬方面,社会保险福利方面,劳动保护方面,休息休假方面,职业培训方等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