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齐小梅(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第四讲:依据学生的潜能调整教学的环节潜能,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在生物进化的阶梯上,人有高于一般动物的心理潜能, 创造潜能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也可称为自我实现。
“儿童的学习是主动的, 它包含着心理的积极开展, 包括从心理内部开始的有机的同化作用” , “教育,教师的任务必须从心理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
因此之一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仅仅是传道解惑。
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外部信息与内部意会全息结构 (先天认知能力的相互作用, 使潜在的主体性,潜在能力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每个学生有自己解决特定问题的天然优势 (先天认知能力所决定的 , 这就是“优势潜能”。
关键在于传授知识的目的是用有限的知识来激发学生的这种能力,他能运用这种能力来认识无限的世界。
这样, 我们教师的课堂调控策略的目的就是发现、激发这种潜能, 让它顽强的表现出来。
这就可以大大加速学生的成长,创造奇迹。
具体的调控策略是什么呢?一、激发潜在的能力下面就以《螳螂捕蝉》对“不顾”的探究,来谈调控策略之一:激发潜在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在最后的动笔表达中,显示了他的理解力、表达力,真正把握了文本内涵,进而形成了能力。
(插播教学片断这也说明这样的调整源于教师对学生潜在能力的了解,对教学目标的熟知、对教学策略的调整能力二、顺应思维的习惯下面就以《挑山工》对“谜”的解读,来谈调控策略之二:顺应思维的习惯。
1、“用教材教”——教材仅是“范例” ,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
2、“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主动发展。
本课的教学力图在语文实践中打通阅读与习作的通道。
从:1.了解“生谜”的过程,即通内容——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梳理文章“写了什么”。
2.理解“解谜”的过程,即悟情感——学生在想象阅读中感受文章“为什么写”。
3.破解“悟谜”的过程,即明表达——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悟文章“怎么写的”。
几个环节力图渗透对习作的指导。
教学基本策略是: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的画面进入, 循着语言文字的内容、情感脉络,在深层次解读过程中,通内容,悟情感,明表达。
实现由读向写的有效迁移,使学生把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与对文章表达方法的感悟合二为一。
一、精读课文,解疑明理。
(一初读释谜——了解“生谜”的过程(这样的环节调整顺应了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二再读解谜——理解“解谜”的过程(这样的环节调整顺应了学生由内容到形式的思维习惯二、读写结合,延伸课外。
(设计意图:把课内外语文学习勾连起来, 实现由读向写延伸。
这样的环节调整顺应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输入与输出的思维习惯结束语:总之,我们的课堂调控策略与技能要“求活、求实、求新、求放”。
求活,指正视学生的差异,找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点,教材的处理要灵活化、层次化、趣味化,能直接辐射到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有所思、有所学、有所发展。
求实, 指对教学的设计和把握要实实在在,不求花样,不追时髦。
设计的目标应导向在教学的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否能度、效度是否科体现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得” ,教学环节处理的密学等。
求新, 指教师处理教学突发事件的观念要新, 要有前瞻性,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看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教学的设计共同进行的“二度创造”。
求放, 指教学框架的搭建要灵活,要开放,吞吐量要大, 能便于在课堂中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的随即处理。
教学过程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对学习的热爱, 形成积极追求的心理倾向,教学境界旨在达到“放得开收得拢”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齐小梅(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第一讲:综述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 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课改的平台, 科学合理的课堂调控能高效地传递教学信息、整合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目的。
所以课堂调控的成功与否, 决定着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当然也就更加直接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取得。
因此,善于进行课堂调控的不但可以有效地落实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 而且还能大大地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课堂教学会对师生双方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教学任务高效完成,不仅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增长,智力得到了启迪和开发,道德、情感得到了升华, 而且教师本人也从中树立了威信,获得了尊重,课堂气氛融洽。
一、何为“课堂教学调控能力”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进行状态的一种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受和感知能力, 并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
课堂实施调控能力的强弱是教师专业水平高低的集中反映, 是教师教学风采的展示。
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落实教学目标,应该善于调节气氛,掌握节奏, 控制局面。
通过调控,使教学流程节奏起伏有致,内容节奏轻重有变,思维节奏张弛有度, 使教学充满情趣。
在进入新课程的今天, 随着课堂教学的新变革, 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全面的认识。
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
每一堂课都是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 是不可重复的。
课堂教学呈现的生成性、开放性和由其产生的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具有实施调控的能力。
见案例《父亲的麦芽糖》原设计第二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 大概用时 30分钟, 第三环节只是 5分钟总结提升。
结果, 真正的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况。
由于该班学生的基础好、理解力强,前三个环节只用了 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可是北京市的青年教师阅读大赛的现场教学呀! 当时任教的张老师灵机一动, 顺学而导——将第四个环节向纵深发展, 并借助该班学生的优势——阅历广、悟性好、情感真、表达强,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动笔抒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了许多闪光的内容, 就连评委们也眼眶润湿了。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柳暗花明又一村呀。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课堂调控能力的成功范例。
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调控能力”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驾驭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保证。
因此,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调控的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调控的基本结构如下:教师接受信息——教师处理信息——教师启发信息——学生接受信息——学生处理信息——学生输出信息——反馈信息。
当然, 影响课堂教学调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调控能力呢?(一一般策略与技能1. 加强个人修养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很好地收敛自己, 他应该感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 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
因此教师的情感、仪表、举止等直接影响到融洽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2. 提高语言水平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工作语言, 它受教学规律的制约, 受各学科性质的支配。
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包括一些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情等。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一个监导者,还要是一个语言大师。
3. 练就应变能力教师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 就能处理课堂教学中各种意外情况, 特别是学生稍纵即逝的有价值的信息,要及时捕捉,合理利用。
教师还要能灵活地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灵活的使用各种教学媒体。
只有这样, 你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适应多变的课堂教学, 才能实现育人目标。
(二特殊策略与技能一般来说, 课堂教学中有六种可比成分:密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的教学任务的程度。
质指的是有效信息。
新知识多, 密度就大。
速度——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 包括新知识的学习与旧知识的巩固。
难度——指教师和学生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
重点度——指课堂内重要的和主要的教学内容, 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大小的程度。
强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 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程度。
激情度——指教师、学生双方融于情景交融的教学境界中所激起的情感共鸣。
情感共振程度、高度激情的出现,标志着教学高潮的阶段的到来。
课堂教学就是通过上述六个可比成分的重复和有规律的交替来表现。
那如何调控与把控呢?1.学习行为的调控。
课堂教学中的六个可比成分的成功重复和有规律交替,来源于对学生的知、能、情、态的充分了解、理解。
课堂是学习的场所, 既要使学生有所得, 又要生动活泼, 良好的课堂秩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成功体验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2. 教学行为的调控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特殊的认知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教材内容是学生认知的客体, 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调控好课堂的基本保证。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 教学策略是学生认知的载体,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是调控好课堂的成功保证。
后面三讲,我将从课堂调控的四个保证具体地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与技能。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课程说明:【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的课程。
该课程通过理论剖析提升学员认识, 通过课例分析引领学员实践, 通过自主体验提高学员水平。
该课程主要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与学生的学习经验密切相关;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相关;教学流程的展开要顺应学生‘学的活动’三个角度让学员了解、理解、掌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
重点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到底是什么?让学员明白如何使用调控策略及技能, 如何用好调控策略及技能,特别是让学员真正明白——到底怎么实践, 是本课的主攻目标。
整体课程安排:全课程分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依据学技能”综述、“依据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的内容”、“依据学生的潜能调整教学的环生的元认知调整教学的策略”、节”四个板块。
“依据学生的已有认知选取教学的内容”是基础, “依据学生的未有认知设计教学的策略”是核心技术, “依据学生的活动规律调整教学的环节”是重点。
【学习要求】了解——在学习过程中, 学员需要认真阅读导师提供的本课程学习资料, 自己尝试了解课程讲了什么。
理解——在学习过程中, 学员需要严格按导师思路认真听讲、思考问题, 逐步理解课程主要内容。
掌握——在学习过程之后, 学员需要根据课上导师思路, 对所留作业仔细思考、按时完成作业【课程特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及技能”课程在内容上融入了教材研读策略和和教学实施策略, 借以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解读课堂教学的调控策略与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