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我的导师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关佶红教授

记我的导师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关佶红教授

记我的导师同济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关佶红教授
--2007级博士生甘杨兰
在即将毕业之际,能够作为一名博士生,记录在同济大学学习期间,我的导师关佶红教授在师德师风上的感人事迹,倍感荣幸和自豪。

关老师自从来同济大学工作以来,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改革,认为课程应该是教育工作的载体,教师应该在具体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优质学习”,从而帮助学生获得个人、智力和综合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导师在同济大学工作以来,工作中表现出的师德师风事迹,在我们同学心目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

大家都希望能够以导师为榜样,立志做一名具有高尚师德师风的优秀人民教师,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计算机人才而努力奋斗。

我的导师关佶红教授在师德和师风上的先进事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觉悟高,与时俱进,是先进理论的忠实学习者和传播者
关老师思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各项教育方针和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导师为人诚恳谦和,易于相处,乐于帮助同事和学生。

不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管理中都能够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电信学院和计算机系其他领导和同事的总体规划工作,带领计算机系广大教职工做好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确保计算机系的教学与科研不断向更高水平迈进。

近年来在导师的带领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全系教职工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导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在教学之余,能够坚持学习各项理论、政策和方针,始终能够在教学和科研中以科学发展为导向,时刻记住国家发展的需要,除了在课堂上做好教学工作和在实验室指导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研究工作以外,她还是一名始终不忘教导研究生务必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做好科研工作,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社会急需的领域。

导师表现的高度稳定的思想觉悟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始终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榜样,更是学生心目中的精神领路人。

二、用爱心感染学生,用激情激发潜能,用恒心做好教学
有幸在导师身边作为本科生课程的助教,与导师保持近距离交互与接触,感受到导师在教学工作上所表现出的师德师风,令人敬佩和难忘。

导师用爱心感染学生,用激情激发学生,用恒心做好教学工作。

导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爱心是具体的,琐碎的,她在课程内外无时无刻关心着所带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并经常与我们沟通,寻找帮助解决学生课堂
内外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导师从心灵深处无处不在地感染班级学生,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导师的爱,感受到导师的用心。

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其实这正是一个高校教师爱心的具体表现。

自从来到同济大学工作以来,导师始终用爱心感染学生,排除学生心中的顾虑,能够将心思全身心投入学习中,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导师的关怀。

导师在教学中一直注重运用教学手段和讲课方法,用激情燃起学生强烈学习的火焰,她所带的《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一直是同济大学学生非常欢迎的课程之一,多年来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导师耗费大量精力思考如何将枯燥的课程不再枯燥,让学生从被动的聆听到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系统的开发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课程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导师的《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成功入选今年的上海市精品课程,并将在下一阶段向国家级精品课程冲刺,相信导师带领的教学组,一定能够用激情激发学生潜能和学习热情,用努力见证辉煌的教学成果。

一份辛勤的耕耘,一份丰硕的回报。

相信导师的爱心一定能够播种出硕果累累的教学成果。

三、努力做好科研工作,用责任心培养高水平研究生
导师不仅用爱心感染着课堂中的每位学生,而且在科研工作上同样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多项重要的科研成果,培养了多名优秀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作为研究型大学,导师始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好科研工作和培养高素质研究生。

自从来到同济大学工作以来,导师已培养了7名博士和20余名硕士。

在科研工作过程中,导师坚持挑战当前计算机领域前沿研究课题,例如面向海量基因组数据分析、复杂网络、GML索引与查询技术等研究问题。

导师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实验室研讨会,相互讨论科学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功夫不负有心人,导师的责任心和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具体化为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项目等。

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多个顶级或一流的期刊和会议上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认可。

导师具有的高度责任心和提供的宽松的科研环境,为实验室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验室的博士生几乎在导师的鼓励下,均具有1年及以上的海外学习和科研背景,拓展和提高了博士生的研究视野和综合科研水平。

博士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始终得到导师在研究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

每当遇到挫折时,导师总是能够理解和鼓励我们,像父母亲一样关心我们,总是以乐观的态度对待问题,使得我们在导师一次次的支持和鼓励下,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功。

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毕业的博士生均有高水平的SCI期刊论文,为学校的科研综合实力做出了贡献。

我们
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与导师的精心指导密不可分,没有导师淳淳教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进步和明天在事业上的辉煌!
小结:我的导师,同济大学关佶红教授,用她的爱心感染着学生,用她的激情教导学生和点燃课堂,用她的责任心和精湛的学术水平培养着高水平和高素质的研究生,更用她高尚的师德师风事迹影响着一届又一届同济学子。

相关主题